榜单搜索

河北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榜中榜

河北博物院十大珍宝 河北博物院国宝级文物 河北博物院镇馆之宝盘点
河北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西汉刘胜金缕玉衣、战国中山王铁足铜鼎、西汉长信宫灯、战国透雕龙凤纹铜铺首、战国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元青花釉里红镂雕开光盖罐、五代白石彩绘散乐图浮雕、战国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西汉透雕双龙高钮谷纹白玉璧、西汉错金博山炉,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西汉刘胜金缕玉衣,1968年出土于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墓,现藏河北省博物院。玉衣是汉代皇帝以及王侯贵族的特制葬服,按等级分为金缕玉衣、银缕玉衣、铜缕玉衣。刘胜金缕玉衣全长1.88米,用玉片2498片,金丝1100克,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玉衣按人体结构比例制作,分为头罩、上衣、袖筒、手套、裤筒和鞋等六部分。玉衣内还发现玉璧十八块,以及饭含,佩戴之物。刘胜金缕玉衣是闻名中外的首次重大发现,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堪称国宝珍品,2002年被列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查看详细
长信宫灯,西汉铜鎏金青铜器,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中,现藏于河北博物院。长信宫灯高48厘米,重15.85公斤,大约制成于公元前151年,距今已经2200多年了。因为灯身上刻有“长信”的铭文,为窦太后居所长信宫中使用,所以取名叫长信宫灯。整座灯的表面涂满了鎏金,璀璨夺目,作跪姿宫女执灯形,主要由头部、身躯、右臂、灯座、灯盘和灯罩六部分分铸而组装成的。宫灯上还有九处铭文65字,分别记载了灯的容量、重量及所属者。根据铭文我们可以大致知道这盏灯的流转:从阳信家到长信宫再到王后窦绾。该宫灯被誉为“中华第一灯”,为国宝级文物,国家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查看详细
中山王铁足铜鼎,战国时期青铜器,1977年出土于河北省平山县中山国王墓,为国宝级文物、国家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现藏河北省博物馆。中山王鼎高51.5厘米,腹径65.8厘米,铜身铁足,圆腹圜底,双附耳,蹄形足,上有覆钵形盖,盖顶有三环钮;鼎身刻有铭文469字,,铭文字体瘦长,清秀挺拔,有所谓悬针篆风格,令人叹服。据鼎铭得知,此鼎为奉祀宗庙的礼器。中山王鼎为王墓中同时出土的九件列鼎中的首鼎,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的铁足铜鼎,也是铭文字数最多的一件战国青铜器。查看详细
透雕龙凤纹铜铺首,战国时期燕国青铜器,1966年保定市易县的燕下都遗址老姆台出土,现收藏于于河北博物院。铺首是含有驱邪意义的传统建筑大门上的装饰物,在古代社会人们认为要阻挡妖魔鬼怪进门,最主要的方法是在大门上放-怪兽衔着门环,可以防止妖魔鬼怪进门,还可以用来开门、敲门,同时具有装饰意义。这件铺首高74.5厘米,宽36.8厘米,重21.5公斤,采用浮雕和透雕相结合的铸造工艺,作兽面衔环状,是中国第一大青铜宫门铺首。据专家推测,这件透雕龙凤纹铜铺首,上刻有龙、凤、蛇等禽兽图案,为考古文物中少见器物,可能是燕下都宫殿大门上的构件,并由此文物推断出燕下都宫殿大致规模,系燕国代表性器物,具有浓重的历史厚重感,是一件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查看详细
元青花釉里红镂雕开光盖罐,元代时期青花釉里红瓷器,1964年出土于河北省保定市,现藏于河北博物院。元青花釉里红镂雕盖罐,通高41cm,口径15.5cm,足径18.5cm,罐体使用彩绘、镂雕、堆贴等多种装饰技法,共有11层纹饰。盖顶塑一昂首翘尾蹲踞的狮子,盖面绘青花莲瓣纹、卷草纹和回纹。罐身颈部饰一周缠枝菊花纹,肩部饰卷草纹和大朵如意云纹,下垂的云头内采用蓝地白花装饰技法绘水波莲花,云头之间点缀折枝菊花纹。腹部主题纹饰为四组菱花形开光,开光内镂雕四季花卉和山石,枝叶用青花渲染,花朵和山石用釉里红涂绘。此罐青花色泽浓艳,釉里红颜色纯正,蓝红辉映,工艺高超,为元代青花瓷器代表作。类似的元代青花釉里红开光贴花盖罐器物在世界仅存4件,而河北省博物馆这件保存最为完整,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完整的青花釉里红极品。查看详细
错金银四龙四凤铜方案,战国时期中山国青铜器,1977年出土于平山县三汲村战国中山王“错”墓,为国宝级文物、国家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现藏河北省博物馆。这件错金银青铜器出土时,案面已朽,仅存案座,通高36.2厘米,上框边长47.5厘米,环座径31.8厘米,重18.65公斤。它的造型内收而外敞,动静结合,疏密得当,一幅龙飞凤舞图跃然眼前,突破了商、周以来青铜器动物造型以浮雕或圆雕为主的传统手法。此器整体结构繁复适称,铸造工艺精湛,动物造型姿态优美,生动细腻,体现了鲜虞族的艺术风格和民族智慧,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工艺美术价值,堪称稀世珍宝。查看详细
透雕双龙高钮谷纹白玉璧,西汉时期玉器,国宝级文物,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县陵山西汉中山靖王墓,现藏于河北博物院。这件透雕双龙高钮谷纹白玉壁高25.9厘米、壁外径13.4厘米,玉质晶莹洁白,两面雕刻细密的谷纹,周缘起棱,璧的上端饰透雕双龙卷云纹钮,体态丰腴矫健。自龙尾部腾起对称的双股卷云纹至上端聚作一桃形顶,顶部有一小穿孔,可穿系悬挂。此器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抛光和砂钻法工艺技术,造型生动,构思巧妙,线条流畅,雕琢精细,制作精美,为汉代玉壁中一件不可多的的艺术珍品,存世稀少,同类器型的汉代玉壁仅此一件,弥足珍贵。查看详细
错金铜博山炉,西汉香熏炉,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汉墓(刘胜墓),为国宝级文物,现收藏于河北博物院。博山炉,是中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这件西汉错金博山炉,高26厘米,炉座足径9.7厘米,炉身呈青铜器中的豆形,看起来像个大杯子,由炉盖、炉盘、炉座三部分组成,炉盘与炉盖是可以随意开合的,通体错金,炉盘饰错金流云纹。盘上部及盖铸出高低起伏,抵挺峻峭的群山,山间点缀以猎人和野兽,刻划出一幅生意盎然的狩猎画面。圈足饰错金卷云纹,座把透雕成三龙跃出水面,龙首顶托龙盘,勾画出沟通天人的神山图景。该香熏炉造型生动、制作精美,是汉代文物中罕见的艺术珍品,亦被称为“史上最豪华的香薰”。查看详细
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战国时期的家具构件,1974年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中山王墓出土,现藏于河北博物院。这件战国时期的中山国青铜器,长51厘米,高21.9厘米,重26.6公斤,以虎为主体,虎双目圆睁,两耳直竖,正在吞噬一只柔弱的小鹿;小鹿在虎口中拼命挣扎,短尾用力上翘,始终无法脱身。老虎的凶猛与小鹿的弱小形成鲜明对比,是典型的战国时代风格。动物腹下刻有铭文,说明制作时间及官匠姓名。此器构思巧妙而自然,艺术效果鲜明,整体器物表现出虎、鹿的动态和身躯结构,增进了器物的艺术效果,堪称一篇弱肉强食的时代寓言,是研究中国春秋战国文化的珍贵实物资料。查看详细
五代白石彩绘散乐图浮雕也称五代彩绘浮雕女伎乐石刻,五代时期彩绘浮雕作品,1995年河北省曲阳县王处直墓出土,现藏河北博物院。这件彩绘散乐图浮雕长136厘米,高82厘米,厚17-23厘米,原嵌于墓室西壁南部下方,画面由15人组成,人物面朝墓内,采取面右方站姿,分前后两列,最前者为一男装司仪,突出表现了五代时期乐队吹奏表演的热闹场面。此石刻线条唯美流畅,姿态生动,似按同一节奏动作,极富音乐韵律感,使人观之如闻其声,颇具盛唐风格,国内仅见,可谓世所罕见的艺术珍品,在唐至五代的石雕艺术中均属上乘经典之作,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国宝级文物。查看详细
榜中榜推荐
北京故宫十大镇宫之宝 故宫博物院10大镇馆之宝 故宫的宝物
北京故宫十大镇宫之宝名单如下:五牛图、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青玉大禹治水图山子、掐丝珐琅缠枝莲纹象耳炉、黑漆彩绘楼阁群仙祝寿钟、玉云龙纹炉、石鼓、金瓯永固杯、清乾隆各种釉彩大瓶,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河南博物院十大国宝 河南博物院著名文物 河南博物院镇馆之宝有哪些
河南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春秋云纹铜禁、春秋莲鹤方壶、新石器时代贾湖骨笛、商杜岭方鼎、商妇好鸮尊、唐武则天金简、西汉四神云气图壁画、西周玉柄铁剑、北齐白釉绿彩长颈瓶、北宋汝窑天蓝釉刻花鹅颈瓶,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
河北博物院十大珍宝 河北博物院国宝级文物 河北博物院镇馆之宝盘点
河北博物院十大镇馆之宝名单如下:西汉刘胜金缕玉衣、战国中山王铁足铜鼎、西汉长信宫灯、战国透雕龙凤纹铜铺首、战国铜错金银四龙四凤方案、元青花釉里红镂雕开光盖罐、五代白石彩绘散乐图浮雕、战国错金银虎噬鹿屏风座、西汉透雕双龙高钮谷纹白玉璧、西汉错金博山炉,下面请看榜单详细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