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丰田凯美瑞(TNGA架构)
凯美瑞基于丰田TNGA-K平台打造,车身超高强度钢(590MPa以上)占比达33.5%。中保研测试中,其正面25%偏置碰撞、侧面碰撞、车顶强度均获G级评价,AEB系统在车对车/车对人场景中全部有效触发。全系标配10安全气囊,包括同级罕见的膝部气囊。
2. 沃尔沃S60
沃尔沃以“零伤亡”愿景著称,S60采用笼式车身结构,硼钢比例达34%。中保研侧面碰撞中,B柱与驾驶员座椅中心线距离达25cm(远超12.5cm的优秀标准)。全系标配City Safety系统,含对向车辆智能避让功能。
3. 宝马3系(G20/G28)
CLAR平台车身热成型钢使用量增加20%,车顶抗压强度达5.6倍车重(中保研G级)。正面碰撞后A柱无变形,门槛最大侵入量仅5cm。标配主动刹车与车道纠偏,行人保护测试得分率达89%。
4. 特斯拉Model 3
纯电动架构带来高强度车身框架,前备厢充当碰撞吸能区。中保研测试中,侧面碰撞后电池包零侵入,车顶强度达6.1倍车重(同级最高之一)。Autopilot基础版包含碰撞预警与自动紧急制动。
5. 领克03(CMA架构)
吉利与沃尔沃联合开发的CMA平台赋予其超高安全性。正面25%偏置碰撞中,乘员舱完整度超越美版IIHS标准。全车73.2%高强度钢,标配AEB(可识别行人/自行车),主动弹起式引擎盖降低行人伤害。
6. 本田雅阁(第十代)
ACE车身结构在正面碰撞中分散冲击力,中保研25%偏置碰撞后假人伤害值全优。车顶强度达4.5倍车重,全系标配Honda SENSING(含低速跟车与车道居中)。
7. 奥迪A6L(C8)
铝钢混合车身(铝占比58%),纵置引擎布局预留更长吸能区。中保研侧面碰撞中,侧气帘覆盖至第三排座椅。标配Pre Sense系统,可识别路口横向来车。
8. 马自达阿特兹(SKYACTIV-Body)
1800MPa超高强度钢用于A柱/B柱,正面碰撞后方向盘位移量仅3cm(行业顶级)。i-ACTIVSENSE系统全系标配MRCC自适应巡航(支持0-145km/h范围)。
9. 日产天籁(VC-Turbo版)
Zone Body区域车身结构,后防撞梁采用1.5GPa超高强度钢。中保研行人保护测试得分率86%,ProPILOT系统实现L2级辅助驾驶(含弯道车速自动调节)。
10. 比亚迪汉EV
刀片电池结构强化车身刚性,侧面柱碰测试中电池包无起火。车顶抗压强度达5.4倍车重,标配DiPilot系统(含交通标志识别与盲区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