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中国十大求子最有名的神仙 送子的神仙有哪些

2025年03月26日 举报反馈 版权声明
送子神仙是掌管子嗣、生育的神祗,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民间信仰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篇文章为大家整理了中国十大送子神仙,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送子观音、碧霞元君、张仙等人物,他们广受民间崇拜和祭祀,经过几千年发展及沉淀,构成了独特的求子民俗文化。下面和小编一起了解一下这些求子的神仙吧!

送子观音

普度众生,保佑孕妇生产平安、广赐子嗣

送子观音,俗称子孙娘娘、催生娘娘、授儿娘娘、奶母娘娘等,是观音菩萨化身之一,被视为生育、子嗣和儿童保护的神灵。送子观音通常被塑造为怀抱婴儿的中年妇女,也有作观音双手合十状、身前立一孩童的形象,主司救苦救难、护佑孕妇平安生产、赐予子嗣,能够满足众生的各种美好愿望。

碧霞元君

送子之神,负责送子、保佑生育和家庭幸福

碧霞元君,又称泰山玉女、泰山娘娘、泰山奶奶、三仙圣母,其道场位于东岳泰山之上。碧霞元君“庇佑众生,灵应九州”,在民众心目中神通广大,能保佑农耕、经商、旅行、婚姻,能治病救人,尤其能使妇女生子、儿童无恙,在民间信仰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民众心中的慈母、圣母。

送子娘娘

司产之神,专门保护孕妇、产妇和婴儿

送子娘娘,又称注生娘娘,是中国民间宗教信仰中的一位掌管生育的神祇,左手持生育簿册与笔,右手执花或怀抱婴儿,面容慈祥而威严,以协助孕妇平安分娩、保护新生儿免遭邪祟侵害为职能,是妇女们祈祷生儿子及平安生育的尊神。注生娘娘的传说源自道教生育神体系,信仰融合了道教、闾山派及地方民俗,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张仙

送子之神,保佑婴幼儿及未出生的胎儿

张仙,又称张仙爷、送子张仙,是一位能够赐给世人儿女后嗣的道教男性神祇,形象通常是手持弓箭,指向天狗,以保护小儿不被天狗吃掉。张仙原本是保佑民家幼子的神,后来职能被合理延长至保佑未出生的胎儿,手中所持的弓箭更是有为人消灾避邪且助人得子的寓意,被民间供奉为吉祥神。

临水夫人

安胎保产之神,负责保护孕妇儿童平安

临水夫人,即陈靖姑,精通医术,拯救了众多难产孕妇,以“救产、护胎、佑民”的慈悲形象,深深植根于民众心中,成为福建、广东、浙江等地无数妇女儿童心中的守护神。随着历代福建先民赴台垦殖、下南洋谋生,陈靖姑信仰也在中国台湾和东南亚地区广泛传播,被尊为“妇幼保护神”。

三霄娘娘

掌管人间生育,是妇女和儿童的保护神

三霄娘娘,是云霄、琼霄、碧霄的合称,是中国道教及民间信仰中的重要女神组合,与生育、孩童护佑紧密相关。她们通常三人一起出现,手捧混元金斗、金蛟剪、如意宝珠等,主要庇佑女性怀孕、生产、育儿一切顺利,有时也会帮助解决不孕不育的问题,在求子和保佑家庭幸福的信仰中占有重要地位,广受中国华北、台湾及东南亚华人社区的民众崇拜。

‌千子娘娘‌

象征多子多福,保佑生育和家庭繁荣

‌千子娘娘‌,是中国民间信仰中象征多子多福、护佑孩童的女神之一,其信仰多见于华北、中原及部分南方地区,‌千子娘娘通常为手持石榴、宝瓶或百子图卷的形象。人们通过借鞋、挂锁、撒种祈愿、认干亲等仪式,向千子娘娘祈求多子多福和人丁兴旺。在医疗条件匮乏的时代,‌千子娘娘的存在为不孕、流产等生育困境提供超自然的解释与解决途径,缓解社会焦虑。

‌引母娘娘‌

负责引导孕妇生产,保护孕妇及胎儿

引母娘娘,是中国部分地区的民间信仰中与生育、母婴保护相关的女性神祇,多为站立或微躬身形,双手前伸作“接引”状,流传于华北、中原及江淮一带。引母娘娘聚焦于母体健康,主要护佑产妇避免难产、血崩等危险,确保婴儿顺利降生,是民众对“生育-生存”双重保障需求的具象化体现。

‌送生娘娘‌

专门负责送儿送女,保佑妇女生育

送生娘娘‌,是中国民间信仰中掌管生育与保生的女神,保佑世间人家、送儿送女,保护小儿一生平安。据说‌送生娘娘‌有两张面孔,前面是善脸、慈眉善目,背面是恶脸、凶恶骇人。送生娘娘把小孩送生到人世时,唯恐孩子留恋不舍,在送生时先是善面,后又回过头来露出恶脸,孩子一害怕就降生于人世,顺利来到父母身边。

‌百子娘娘‌

多子多福,保佑子孙满堂和家族昌盛

百子娘娘,是中国民间信仰中象征多子多福、家族昌盛的女性神祇,其信仰多见于华北、中原及部分南方地区,常与千子娘娘、送子观音等共同构成生育神体系。百子娘娘多塑造为手持百子图卷、聚宝盆、如意的形象,寓意广赐子嗣、多子多福、家族昌盛,是传统社会对“大宗族”执念的表现,与宗族祠堂文化深度绑定。

其他送子神仙

花公花婆:主管生育、护佑儿童成长,被苗族、壮族等民族奉为生育之神。在传说中,花公花婆以“花”为象征,花朵代表未出世的孩子,他们细心照料每一朵花,掌管人间子嗣的孕育与孩童的健康。

女娲:大地之母,代表孕育和生命的起源。她的创造行为被延伸为对子嗣的赐予,因此被一些地区民众将其与“送子观音”、“碧霞元君”等神祗一起祭祀,祈求子嗣。

金花夫人:主司保胎、护产,是岭南地区的妇幼保护神。无子家庭通常到金花庙中“换花”,以此向金花娘娘祈求子嗣;如果要为孩子求金花夫人保护,就要由道士用纸扎“关隘”,让孩子“过关”破除灾厄。

高禖神:古代婚姻与生育之神,掌管男女婚配、保佑子嗣。古代于仲春之月举办高禖祭祀,帝王与百姓都会通过祭祀祈求子嗣、鼓励男女婚配,但在唐代之后逐渐被送子观音、碧霞元君等神祇取代。

九天卫房圣母元君:属于道教“生育保护神”体系,与“送子娘娘”等神祇职能相近。主司生育与护佑母婴,保护家庭平安与祛除灾厄,是妇女怀孕、分娩及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守护神。

九天监生明素真君:属于道教“生育保护神”体系,专职保护胎儿的神灵。真君被认为掌握“监生簿”,记录众生的出生、寿命及善恶行为,分配其投胎的家庭、身份及寿命,帮助胎儿消除业力顺利诞生。

妈祖:是护航救难、庇佑海上平安的神祗,在民间同样也被奉为赐予子嗣的神祗。人们认为“凡有所求,皆可祷于妈祖”,向妈祖求救助、护佑、求财求官的同时,也会求子求女,是民众心中的“全能母亲”。

保生大帝:医术高明,去世之后在民间被延伸至治疗妇科疾病、护佑孕产安全、庇佑婴孩健康。孕妇向保生大帝祈求孕期平安,避免流产、难产;民众为祈求小孩健康,携病童衣物至庙中“过炉”驱邪,或求取“小儿药签”治疗痘疹、惊风。

伏羲:在传说中伏羲和女娲用泥土捏制小人,创造生命,成为生命繁衍的表现之一,伏羲也因此被后世视为人类始祖。在部分地区的民间信仰中,女娲和伏羲被纳入地方神系,成为人们祈求子嗣的神祗。

床神:包括床公、床母,主要保佑女子生育顺利和母子平安,同时促进夫妻和美与多子多福。古代女子分娩时,会在产房设置床母神位祭拜,祈求或感谢其庇佑。平时人们也会祭拜床神,以寻求家庭能够多子多福。

土地神:因土地象征“生养万物”,部分地区的土地庙兼司生育。一些地区的土地神祭社活动常与求子结合,不少夫妻也会前往土地庙祈求土地神赐予孩子。

痘神:古代天花致死率高,儿童存活率低,为保佑孩子战胜天花,家长祭拜痘神,祈求病情温和、孩子顺利康复。子嗣能够顺利长大,家长也会愿意继续生育,到痘神庙“还愿”时部分家庭还会追加祈求再添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