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药有哪些
常用中成药
止咳祛痰的OTC中成药,市面上种类繁多,副作用较小,老百姓也普遍认为中成药能去根儿,因此多数人感冒、咳嗽的时候选用止咳中成药来治疗。但是中成药一定要对症,否则事倍功半。
1、急支糖浆
功能与主治:清热化痰、宣肺止咳。用于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感冒后咳嗽、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等呼吸系统疾病。
产品特点:
a.消炎、止咳、祛痰三者结合疗效卓越;
b.无单纯止咳所引起的排痰不爽、炎症消除难、胸闷等不反应。
c.纯中药制剂,抗菌效果显著,对耐药菌和病毒同样有效;
d.可不用或少用抗生素,避免抗生素的副作用和耐药性;
2、川贝止咳露
对症:主要适用于外感风热型咳嗽,表现为咳嗽频繁、剧烈,气粗或咳声嘶哑,吐痰白粘或黄粘,或咳痰不爽,伴有鼻流黄涕,咽喉肿痛,口渴想喝水,头痛等。
用法:口服,一次15毫升,一日3次。
注意:
a.风寒咳嗽者不宜服用。
b.忌烟、酒及辛辣食物。
OTC中成药仅适用于上述各种情况的初期,除阴虚型咳嗽在明确西医诊断的前提下可以较长时间服用外,其他类型的咳嗽,服药均不宜超过一周,如病情变化加重,应及时就医,尤其是儿童更要谨慎用药。
常用西药
轻微或偶尔的咳嗽,如上呼吸道疾病引起的咳嗽会随着痰液排出,一般短时间内可自愈,不必服用止咳药。但是剧烈而频繁的咳嗽往往是某些疾病的症状,时间久了,会转化成慢性支气管炎,不仅治疗困难,还会引起肺气肿等其它严重的并发症。
1、咳必清
对症:适用于无痰或少痰的咳嗽及百日咳等。
用法:口服,成人每次25mg,1日3~4次;5岁以上儿童每次口服6。25~12。5mg,1日2~3次。
注意:
a.偶有轻度头晕、口干、恶心、腹胀、便秘等不良反应。
b.青光眼及心功能不全,伴有肺瘀血的患者禁用。
以上两种药物都是中枢性镇咳药,中枢镇咳药对其他中枢也会产生一定影响,因此要严格遵照医嘱服用,切勿因止咳心切而加量或长期大量服用。刺激性干咳常常引起咽喉充血肿痛,此时可配合服用草珊瑚含片等清咽润喉的药物,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
2、咳快好
对症:适用于刺激性干咳。比如感冒或者急性支气管炎及各种原因引起的无痰咳嗽,还有吸烟、刺激物、过敏等引起的咳嗽。
用法:口服,成人每次20mg,1日3次。
注意:
a.过敏者禁用。
b.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c.服用时需整片吞服,切勿嚼碎,以免引起口腔麻木。
d.偶有口干、胃部烧灼感、食欲不振、乏力、头晕和药疹等不良反应。
3、麻黄碱苯海拉明片
成分:本品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每片含盐酸麻黄碱25mg,盐酸苯海拉明25mg。
功能主治:用于支气管哮喘、咳嗽、荨麻疹、枯草热、过敏性鼻炎等。
禁忌症:
a.对盐酸麻黄碱或盐酸苯海拉明中任何一种成份过敏者禁用。
b.重症肌无力患者禁用。
c.动脉硬化患者禁用。
d.高血压、心绞痛患者禁用。
e.甲亢患者禁用。
f.新生儿和早产儿禁用。
4、维C银翘片
成分:金银花、连翘、荆芥、淡豆豉、淡竹叶、牛蒡子、芦根、桔梗、甘草、马来酸氯苯那敏、对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薄荷油。辅料为淀粉、倍他环糊精、硬脂酸镁、蔗糖、滑石粉、明胶、柠檬黄、亮蓝、虫白蜡。
功能主治:辛凉解表,清热解毒。用于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咳嗽、口干、咽喉疼痛。
5、咳特灵胶囊
成分:每粒含小叶榕干浸膏.、马来酸氯苯那敏
功能主治:止咳,祛痰,平喘。用于咳喘及慢性支气管炎咳嗽。
禁忌症:孕妇禁用。
6、小儿化痰止咳颗粒
成分:桔梗流浸膏、桑白皮流浸膏、吐根酊、盐酸麻黄碱。辅料为蔗糖、枸橼酸、枸橼酸钠、食用香精。
功能主治:祛痰镇咳。用于小儿支气管炎所致的咳嗽、咯痰。
禁忌症:高血压、动脉硬化、心绞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等患者禁用。
7、蛇胆川贝液
成分:蛇胆汁、平贝母。辅料为杏仁水、薄荷脑、蔗糖、蜂蜜、苯甲酸、羟苯乙酯。
功能主治:祛风止咳,除痰散结。用于风热咳嗽,痰多,气喘,胸闷,咳痰不爽或久咳不止。
注意事项:请遵医嘱。
不管在什么时候,我们在选择药物之前,都必须先咨询一些医生,毕竟有些药物是有禁忌事项需要我们注意的。
不同类型咳嗽吃什么药
风寒咳嗽
症状:患者咳嗽声重、喘息胸闷、怕冷发烧、头痛无汗、痰稀白量多,常伴有鼻塞、流清涕、头痛、发热怕冷、无汗、肢体酸楚等症状。
用药推荐:
1、半夏止咳糖浆,用于风寒咳嗽,止咳化痰。
2、杏苏止咳糖浆,用于感冒风寒、咳嗽气逆。
3、蛇胆陈皮胶囊,用于风寒咳嗽、痰多呃逆。
4、通宣理肺口服液,用于感冒咳嗽、咳痰不畅。7岁以上儿童减半,3-7岁儿童服1/3量。
5、咳喘宁颗粒,止咳化痰,用于伤风咳嗽。
6、杏仁止咳糖浆,此糖浆用于风寒咳嗽。对于热性、风热感冒,如口干舌燥、咳痰等热性表现者则不宜。
用于治疗本症的非处方药物还有:川贝止咳糖浆、风寒咳嗽丸、复方川贝片、感冒解痛散、荃桂咳喘宁胶囊、麻黄止嗽丸、蛇胆姜粒、止嗽合剂、小青龙颗粒等。
风热咳嗽
症状:患者咳喘、喘息气粗、胸闷咽痛、咳痰稠黄或黏稠不爽,常伴有畏风、身热、鼻流黄浊涕、口渴、头痛等症状。
用药推荐:
1、川贝枇杷露,用于风热咳嗽,痰多上气或燥咳。
2、止咳定喘口服液,用于发热口渴、咳嗽痰黄、喘促、胸闷。
3、橘红片/颗粒剂/蜜丸,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咯出者。
4、二母宁嗽丸,用于咳嗽痰黄、不易咳出、胸闷气促、咽喉疼痛。
5、川贝止咳露,用于肺热咳嗽、痰多色黄。7岁以上儿童服1/2量,3-7岁儿童服1/3量。
6、健儿清解液,能清热解毒、消滞和胃。用于咳嗽咽痛、食欲不振。儿童一次10-15毫升;1岁以下每次4毫升;5岁以内8毫升;6岁以上酌加,一日3次。
7、小儿咳喘灵冲剂/口服液,用于发热或不发热、咳嗽有痰、气促。
8、牛黄蛇胆川贝液,该口服液只适用于热性咳嗽,而不宜于寒咳。适应对象是“上火”较重并兼痰多者,一般用于热症较深阶段。
用于治疗本症的非处方药物还有:白绒止咳糖浆、三蛇胆川贝膏、儿童咳液、除痰止嗽丸、二母清肺丸、复方贝母散、复方罗汉果止咳冲剂、复方枇杷青橘贝合剂,良园枇杷叶膏、平贝胶囊、消肺宁嗽丸、清金止嗽化痰丸、清气化痰丸、清热镇咳糖浆、止咳橘红胶囊、风热咳嗽胶囊,急支糖浆、蛇胆川贝露(液)、镇咳宁糖浆、祛痰灵、鲜竹沥口服液等。
燥邪咳嗽
症状:患者干咳少痰,咳痰不爽、口干、微有发烧。
用药推荐:
1、川贝清肺糖浆,用于干咳、咽干、咽痛。7岁以上儿童用量减半;3-7岁儿童服1/3量。
2、养阴清肺膏,能养阴润肺、用于咽喉干燥疼痛、干咳,少痰。其他剂型有丸剂,口服液、眨粒剂、糖浆剂、合剂。
3、儿童清肺口服液,用于面赤身热,咳嗽痰多、咽痛。6岁以下一次10毫升。其他剂型有蜜丸剂。
4、罗汉果玉竹冲剂,用于肺燥咳嗽、咽喉干痛。
5、蜜炼川贝枇杷膏,用于肺燥咳嗽、痰多、胸闷、咽喉痛痒、声音沙哑等症。
6、梨膏类,这类膏滋药多系润燥生津之品,适用于阴虚咳嗽。此种咳嗽多见于干燥时节或久咳伤阴者,表现为咽干口渴、干咳痰少或无痰。对于寒咳较多者若误用则适得其反,同时,平常脾虚者应忌用。
7、强力枇杷露,本露镇咳作用较强,主要是其中罂粟壳收敛止咳作用强劲,对于久咳不止,干咳无痰及使用一般止咳药无效者,中医会考虑使用该药。
用于治疗本症的其他药物还有止咳橘红丸、止咳梨浆、雪梨蜜膏、川贝末胶囊、镇咳宁口服液等。
肺虚咳嗽
症状:患者咳嗽日久、痰少、咳吐不爽、口干、手足心热、气短乏力、表现为咳声低弱、痰吐稀薄、自汗畏风,常由咳嗽日久不愈所致。
用药推荐:
1、秋梨润肺膏,用于久咳,痰少质勃、口燥咽干。
2、川贝二冬膏,用于阴虚肺燥、咳嗽咽干、痰少而勃之症。
3、百合固金丸,用于肺肾阴虚、干咳少痰、咽干喉痛。其他剂型有深缩丸剂,口服液。
用于治疗肺虚咳嗽症的非处方药还有:川贝银耳糖浆、川贝梨糖浆、二冬膏、扶正养阴丸、复方梨膏、橘红梨膏、理气定喘丸、润肺膏,固本咳喘片、百令胶囊等。
痰湿咳嗽
症状:咳声重浊、痰多、痰黏腻或稠厚成块、色白或带灰色,进甘甜油腻食物可加重,有胸闷、食少、体倦、便溏等症状。
用药推荐:要用理肺健脾、宁嗽祛痰药,可选择的主要有半夏露、桔贝半夏曲、橘红痰咳冲剂、二陈丸等。
久咳阴伤
症状:久咳干咳、咳声短促,或痰中夹有血丝,常伴有午后颧红潮热、盗汗、神疲等。
用药推荐:要用滋肺阴、除顽痰、生津液、降逆气的药,可选择的主要有蜜炼川贝枇杷膏、百合固金丸、鸡苏丸、秋梨膏、养阴清肺膏等。
止咳祛痰药物服用禁忌
1、糖浆类止咳药物对咽喉薪膜有保护作用,使用时不得用水稀释,应该原药服用,服用后也不宜喝水。
2、祛痰类药物不宜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以免降低药物疗效或引起不良反应。
3、糖尿病患者不宜使用糖浆剂和含糖颗粒剂、丸剂等。
4、小儿最好使用糖浆剂或含糖颗粒剂,不宜选用丸剂或胶囊剂等。
5、止咳祛痰中成药制剂处方有些雷同,使用时注意不要重复用药,以免药物过量导致中毒。
6、服用中成药时,为了更好地发挥疗效,一般都应该忌食生冷、油腻、辛辣食物,儿童、孕妇及哺乳期妇女要遵医嘱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