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单搜索

如何预防冠状病毒传染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症状 新冠病毒防控知识

2020年01月24日 举报反馈 版权声明
2019年年末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受到大家广泛关注,正值春节期间,病毒爆发城市武汉,大量人员返乡探亲,造成其传染速度惊人,目前全国已多个省份有发现并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湖北多市已封城,周边多个城市已启动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人心惶惶,全国人民都心系武汉,关注疫情发展。冠状病毒潜伏期最长14天,如果有一些相关症状必须尽早就医治疗,那么具体的症状有哪些呢?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为了您和家人的健康,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相关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知识请认真阅读,具体防护措施以官宣资料为主。

新型冠状病毒的临床表现

发热咳嗽并非唯一首发症状

1、发热;

2、有呼吸道症状,主要是干咳;

3、部分病人有呼吸困难、严重的可以有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4、胸部CT有肺炎表现;

5、血常规、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偏低,淋巴细胞可以降低。


权威部门日前发布的《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的通知》指出,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而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消化内科等多学科在诊治新型肺炎过程中,已发现多例“不典型”病例。还有以下症状。

1、消化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轻度纳差、乏力、精神差、恶心呕吐、腹泻等;

2、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头痛;

3、心血管系统症状为首发表现如心慌、胸闷等;

4、眼科症状为首发表现如结膜炎;

5、仅有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

所以如有以上症状,患者要强化自我隔离,提高警惕,及时排查,医护人员也要加强防护。

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一、加强个人防护

1、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发热呼吸道感染病人,周围有人出现感冒或肺炎,如需近距离接触时要佩戴口罩。

2、勤洗手。尤其在手被呼吸道分泌物污染时、触摸过公共设施后、照顾发热呼吸道感染或呕吐腹泻病人后、探访医院后、处理被污染的物品以及接触动物、动物饲料或动物粪便后。

3、不要随地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4、加强锻炼,规律作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5、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二、避免接触野生禽畜

1、避免接触禽畜、野生动物及其排泄物和分泌物,避免购买活禽和野生动物。

2、避免前往动物农场和屠宰场、活禽动物交易市场或摊位、野生动物栖息地或等场所。必须前往时要做好防护,尤其是职业暴露人群。

3、避免食用野生动物。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

4、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做饭时彻底煮熟肉类和蛋类,避免交叉污染。

三、杜绝带病上班、聚会

如有发烧、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居家休息,减少外出和旅行,天气良好时居室多通风,接触他人请佩戴口罩。要避免带病上班、上课及聚会。

四、及时就医

从武汉等地外出旅行归来,如出现发热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应根据病情就近选择医院发热门诊就医,并戴上口罩就诊,同时告知医生类似病人或动物接触史、旅行史等。

总结就是:少外出、勤洗手、戴口罩。钟南山院士说,必要时候减少人情交际,不走亲访友,不要觉得人情浅薄,疫病面前,人命第一,春节年年有,今年不聚会,是为了日后更好地相聚。

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多长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潜伏期平均在7天左右,短的在2-3天,长的10-12天,最长14天,在病毒潜伏期,患者不会任何典型症状,但已经具备传染性了。所以不要掉以轻心觉得,无症状人员就不会传染,积极防控才是关键。

新型冠状病毒传播途径

1、通过咳嗽或打喷嚏在空气中传播;

2、没有安全防护情况下与病人密切接触;

3、触摸被污染的物体表面,然后用被污染的手触碰嘴巴、鼻子或眼睛等。

4、接触到可疑的被感染的动物。

什么时候需要洗手

1、咳嗽或打喷嚏后;

2、照顾病人时;

3、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4、饭前和便后;

5、手脏时;

6、处理动物或动物排泄物后。

如何正确佩戴口罩

1、洗:首先清洗双手,以免不干净的手污染口罩内面。

2、挂:将口罩横贴在脸部口鼻上,用双手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3、拉:双手同时向上下方向将口罩的皱褶拉开,使口罩能够完全覆盖住口鼻和下巴。

4、压:最后用双手的食指紧压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能够紧贴鼻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