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崔护
崔护(772年-846年),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省定州市)人。他是唐代著名诗人,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诗中“人面桃花相映红”成为千古佳句,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崔护的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
2.崔湜
崔湜(671年-713年),字澄澜,定州安喜县(今河北定州)人。唐朝宰相,中书侍郎崔仁师之孙,户部尚书崔挹之子。他“少以文词称”,年纪轻轻便进士及第,并凭能力一路晋升。崔湜在政治上有着重要地位,同时他的诗作《早春边城怀归》等也广为流传,展现了其文学才华。
3.崔颢
崔颢(704年-754年),汴州(今河南开封市)人。唐代诗人,以《黄鹤楼》最为人称道。此诗意境深远,被李白等后世诗人高度赞誉,对唐代乃至后世诗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4.崔与之
崔与之(1158年-1239年),字正子,一字正之,号菊坡。广东增城(今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人。南宋名臣、学者,历任广西提点刑狱、金部员外郎等职。他为官廉洁奉公,政绩卓著,同时在学术上亦有建树,被称为“岭南儒宗”。
5.崔浩
崔浩(?-450年),字伯渊,清河郡东武城(今山东武城县)人。南北朝时期北魏杰出的政治家、军事谋略家。他历仕北魏道武帝、明元帝、太武帝三朝,是太武帝最重要的谋臣之一。崔浩在政治、军事上有着卓越成就,同时他的文化贡献也不容忽视。
6.崔宏
崔宏(?-418年),字玄伯,清河郡东武城县(今河北省故城县)人。北魏时期重臣、政治家。他是曹魏司空崔林六世孙,北魏司徒崔浩之父。崔宏不仅在政治上有显著成就,其书法也自成一家,为世人所推重。
7.崔瑗
崔瑗(?-92年),字子玉,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东汉著名书法家、文学家、学者。他专心好学,即使身处颠沛流离之中也一心从事学问。崔瑗的书法和文学作品在当时颇具影响力,对后世书法和文学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8.崔寔
崔寔(?-约170年),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东汉后期的政治家。他以节俭、反对贪污压榨等政治理论著称,著有《政论》和《四民月令》等作品。崔寔的政治思想和农业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9.崔骃
崔骃(?-92年),字亭伯,涿郡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东汉辞赋家、学者,以博学多才著称。他自幼聪明过人,13岁便精通《诗》、《易》、《春秋》,擅长文学创作。崔骃的文学作品在当时颇受赞誉,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10.崔玄暐
崔玄暐(639年-706年),本名崔晔,字玄暐,博陵安平(今河北省衡水市安平县)人。唐朝宰相,后燕秘书监崔懿后裔。他早年历任库部员外郎、天官郎中、凤阁舍人等职。武周长安三年(703年),拜相。崔玄暐在政治上有着重要地位,同时他的清廉和正直也为后世所称颂。
这些崔姓历史人物在政治、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卓越成就和深远影响。从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到南宋名臣崔与之的政绩卓著;从北魏政治家崔浩的谋略过人到东汉书法家崔瑗的书法造诣;从崔颢的《黄鹤楼》到崔玄暐的清廉正直,他们各自在各自领域内发光发热,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