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郑吉
郑吉,西汉会稽(今江苏吴县)人,是西汉著名的外交家和将领。他以卒伍从军,数出西域,因功升卫司马,使护鄯善以西南道。汉宣帝时,他任侍郎,率士卒屯田渠犁,并发西域诸国兵攻车师有功。郑吉是西汉派驻西域的最高军政长官,从此西域地区列入了西汉王朝的版图,这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形成和发展史上的重大事件。他因功被封为安远侯,是西域都护府的第一任都护,对西域进行有效的管理,为统一与安定西域提供了可靠的物资保证。
2.郑道昭
郑道昭(455年-516年),字僖伯,自称“中岳先生”,荥阳开封(今属河南)人,是北朝魏的诗人、书法家。他出身于北魏大臣家庭,自幼好学,博览群书,擅长诗文和书法。郑道昭的书法被誉为“魏碑体鼻祖”,工书善正书,体势高逸,被誉为“书法北圣”,南与王羲之齐名,有“南王北郑”之誉。他的书法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
3.郑虔
郑虔(691年-759年),字趋庭,又字若齐(一字弱齐、若斋),河南荥阳荥泽人,是盛唐著名的文学家、诗人、书画家。他精通天文、地理、博物、兵法、医药等,是一位近乎百科全书式的一代通儒。郑虔的诗作清新自然,风格独特,深受后世赞誉。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书画家,其书画作品被誉为“三绝”。诗圣杜甫称赞他“荥阳冠众儒”、“文传天下口”。
4.郑买嗣
郑买嗣(又名郑昶),是大长和国的建立者,世为南诏清平官(即宰相)。他在唐末昭宗李晔乾宁四年(897年)杀死南诏圣明文武皇帝隆舜,又在天福二年(902年)杀死隆舜之子舜化贞(孝哀帝)及蒙氏皇族八百人,并夺取政权,建立大长和国,自称圣明文武威德桓皇帝,建年号“安国”。郑买嗣的统治对南诏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带来了新的篇章。
5.郑光祖
郑光祖,生卒年不详,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县)人,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他的杂剧作品在当时“名闻天下,声振闺阁”,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齐名,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郑光祖的杂剧作品数量不多,但质量上乘,其中《倩女离魂》尤为著名,对后世戏剧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郑和
郑和(1371年-1433年),原名马三保,出身云南咸阳世家,是明朝伟大的航海家。他先后率领船队七下西洋,经东南亚、印度洋远航亚非地区,最远到达红海和非洲东海岸,航海足迹遍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郑和的航海活动不仅展示了明朝的海上力量,也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航海图被后世称为“郑和航海图”,对中国和世界的航海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7.郑成功
郑成功(1624年-1662年),名森,字明俨,幼名福松,是17世纪明末抗清名将、民族英雄。他因蒙隆武帝赐明朝国姓朱,赐名成功,世称“国姓爷”。郑成功在东南沿海抗清,成为南明后期主要军事力量之一。他率军横渡台湾海峡,击败荷兰在台湾大员的驻军,收复台湾,对台湾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为明朝的复兴和民族的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
8.郑板桥
郑板桥(1693年-1765年),原名郑燮,字克柔,江苏兴化人,是清代著名的书画家、文学家。他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书法家,其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郑板桥的作品被誉为“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之一。他的作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9.郑复光
郑复光(1780年-约1853年),字元甫、瀚香,安徽歙县人,是清代著名的科学家。他精通数学、物理与机械制造,并撰写了多部科学著作。其中,《费隐与知录》和《镜镜詅痴》两部光学专著尤为著名,代表了中国19世纪上半叶的光学发展水平。郑复光的科学研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0.郑万钧
郑万钧,著名林学家、树木分类学家、林业教育学家,中国近代林业开拓者之一。他在树木学方面有极深造诣,发表树木新属4个,新种100多个,其中不少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树种。郑万钧的学术研究对中国林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著作和研究成果为中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同时,他也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为培养中国林业人才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