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陕西霍乱是疫病从东向西传播的一个关键节点, 是现代性经济扩张的直接结果,1932年陕西的第一例霍乱病例发现于潼关县,相比以往的疫病流行, 1932年陕西霍乱无疑蔓延泛围更广, 影响面更大, 死亡人口的惨烈程度也是历次疫灾无法比拟的,陕西省死亡人口多达20万。
1932年,中国发生大面积霍乱,由南而北迅速传播,波及23个省市。陕西省受害尤烈,霍乱肆虐关中、陕北、陕南60余县,死亡人口约达20万,是陕西历史上的一次大劫难。
霍乱从沿海向内地蔓延
霍乱首次登陆中国,大抵始于嘉庆二十五年(1820)。世界第一次霍乱大流行时期(1817—1823),由印度途经曼谷传入中国。
此后,中国沿海几乎每年都有霍乱侵入的记载。交通的发展、人口的流动以及医疗卫生设施的落后,使得霍乱逐渐传播开来,并逐渐向内陆蔓延,沿海和华北地区的居民对霍乱已不陌生。
1932年前,没有史料证明霍乱曾经越过潼关进入陕西境内。内陆的封闭性特征,使得陕西侥幸躲过了霍乱一次又一次的肆虐。
火车把霍乱带到陕西
1931年12月,陇海铁路延展至潼关。次年6月19日,在潼关县东关车站内发现霍乱患者,这是陕西省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个霍乱病例。截至7月中旬,已传播至临潼、西安、华阴、华县、大荔、渭南、澄城、平民、朝邑等县。此后,又形成两个疫病区,即以三原、泾阳为中心的渭北西部地区和以凤翔为中心的关中西府。8月,霍乱已蔓延至陕北和陕南各地。在发病的高峰期,有些县日均死亡人数高达数十人以上。
从此次霍乱的传播过程来看,一般以近距离传播为主。一地染疫,即通过人口流动而形成大面积传染,这种传播方式属于典型的传统社会流行病传播途径。
此次霍乱影响之严重,不仅体现在死亡人口众多,而且对于陕西的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陕北位于黄土高原,处于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原本并非霍乱易发区。然而,此次霍乱大流行却打乱了这里的生境,一直蔓延到延安、府谷、榆林各县,遍及全省。
脆弱环境助长霍乱流行
陕西地处黄土高原,地貌形态多样。除部分河谷平原外,多数地区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北接风沙地区,处于风沙侵袭的前沿地带,属于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带。这种自然环境使得陕西的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1932年,陕西共有1896926户。其中,农民为1384579户,占总户数的73%。工业发展水平基本停留在手工制作阶段,几乎没有现代卫生防疫设施。霍乱大流行之时,陕西省的防疫药品储备严重不足,疫病因而肆意蔓延。陕北、陕南、关中州县及乡村因无西式医药,大多数患者无药救治,造成人口大量死亡。
生态环境的脆弱、经济的落后以及医疗设施的极端匮乏,使得普通民众的承受能力非常低下。1929年,陕西省发生大旱灾,据统计,三年间因旱灾而死亡的人口约250万。1932年霍乱流行恰恰发生在此次大旱之后,从而加重了受灾程度。民众对于霍乱缺乏足够的防疫知识,流言纷起。无药可医的民众四散逃亡以躲避瘟疫,加剧了霍乱传播。
初步建立现代医疗卫生体系
此次霍乱流行成为陕西近代历史上空前的大灾难,死亡人口不亚于战争和匪患。为了控制瘟疫,陕西省政府成立了陕西省防疫处。这是继北平中央防疫处之后成立的第二所防疫机构,也是在省域范围内率先成立的省属防疫机构,标志着陕西省现代卫生事业的起步。
为了让民众了解疫病知识,陕西省防疫处编印了相关材料,广泛宣传现代卫生观念。同时,大力研制疫苗,定期为各县培训卫生护理人员,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县级卫生院和卫生助理员制度,初步形成了现代医疗卫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