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剧新编历史传奇剧,由福建省闽剧院吴永艺、陶闽榕编剧。《丹青魂》让现代化观众一睹一千二百多年前的画圣,是怎样的在“天堂”与“地狱”,洁白与罪恶,高尚与卑下的边缘上挣扎,熬煎。以致最后战胜心魔,战胜自我,从地狱步入净土,成为技高德重的名实相符的一代画圣。
闽剧《丹青魂》所揭示的主题,是一场真善美与假丑恶的灵魂深处的较量。描写的是两代艺术家-----唐代画圣吴道子与民间画家皇甫轸在东西竞画过程中因名声、地位、见解、擅长不同而引发的一场风波。。。。。。叙述了一代画坛宗师如何慧眼识人、提携后进、扶植新人。同时也展示画圣从识才、爱才、荐才、到畏才、妒才、害才的心理流程。让现代化观众一睹一千二百多年前的画圣,是怎样的在“天堂”与“地狱”,洁白与罪恶,高尚与卑下的边缘上挣扎,熬煎。以致最后战胜心魔,战胜自我,从地狱步入净土,成为技高德重的名实相符的一代画圣。
吴道子——画圣,宫廷内教博士、又封“宁王友”。
皇甫轸——民间青年。
吴子姬——吴道子的女儿。
张爱儿——吴道子的徒弟。
书童——吴道子的书童。
宁王——唐玄宗之兄。
赵国公——朝廷元老。
玄纵——景公寺法师。
众王公贵人(简称众王公)。
变形人甲、乙、丙、丁。
众仙女、牛头、马面、小沙弥、众士兵、判官、众随从、丫环等。
闽剧《丹青魂》讲述的是唐皇令吴道子在景云寺东壁画《地狱变》,并张榜招天下高手在西壁作画。因吴被称为画圣,多数人不敢应招,惟民间画师皇甫轸揭榜。皇甫轸才华横溢,吴既爱又畏,以致心烦意乱,所画均不如意。时宁王与赵国公为笼络人心,分别将赌注押于东壁、西壁。吴道子之徒张爱儿慕道子之女子姬,求婚不成,投靠宁王,耍弄诡计,陷害皇甫轸。道子出于私心误成帮凶,致皇甫轸险遭毒手。吴道子悔恨万千,终在危难之际救了皇甫轸,并愤将王公贵人及自己画入地狱之中。而皇甫轸将凡夫俗子及吴道子画入天堂之内。
此剧曾荣获中国第六届全国优秀剧本创作奖 编创人员及其简介
编剧:吴永艺(福建省闽剧院)陶闽榕
移植:宋麟锵(广东省汕头)
导演:谢平安(四川省作曲:林立勤(广东潮剧院)
舞美设计:刑大伦(中央戏剧学院)
舞美灯光设计:周正平(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服装设计:余芳(浙江小百花越剧团)
头饰造型:陈寿山
司鼓:林立勤(广东潮剧院)
领奏:郭磷书(广东潮剧院二团)
谢平安
国家一级导演,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四川剧协常务理事,四川省首屈影视剧“十佳”导演称号获奖者。一九五一年从艺乐山市川剧团,攻武生兼演其它行当,多次获省市大奖。近十年从事专职导演工作,代表作品有川剧《死水微澜》,《变脸》,《中国公主杜兰朵》,《潘金莲》等。曾荣获文化部第七届,第八届文华导演奖第一名。第四届中国戏剧节导演大奖第一名等多项奖励。曾应邀为北京、上海、广东、河南、陕西、山东和贵州等地执导新戏。曾多次以总导演和导演资格出访欧洲、日本、蒙古等国以及香港和台湾地区。一九九六年调四川省青年川剧团任专职导演工作。
林立勤
国家二级作曲。擅长司鼓。广东省剧协,音协会员;汕头市音协理事;澄海市潮乐研究会副主席。出生于澄海市一个音乐家庭,自小得到音乐的熏淘,学拉潮州弦,读中学时学习司鼓,并任学校戏剧组组长,排练潮剧,在寒暑假期间演出。一九五七年,澄海市成立潮剧团,在团任司鼓及作曲。青年时拜广东潮剧院名导演、作曲黄秋葵学艺,再得深造。参加工作以来,作了大小潮曲有百个之多。得奖剧目有《丝路花雨》、《江秀卿》、《滨海风潮》、《艳阳天》、《教育成长》、《安安送米》等获汕头市文化部门奖励。《八宝与狄青》及器乐曲《喜送丰收粮》已流行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各国。曾被新加坡华乐团选取演奏。个人传略已载入《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广东卷》、《中国名人录》、《中国高级专业人才大辞典》。
周正平
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中国剧协会员,浙江省舞美学会副会长,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灯光设计师。先后为各省市的不同剧种九十余台剧目作灯光设计。其中越剧《西厢记》、绍剧《大禹治水》、越剧《梨花情》、《琵琶记》、汉剧《蝴蝶梦》等荣获第四、六、八届文华舞美设计奖和三次中国戏剧节优秀灯光设计奖。
余芳
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国家二级服装设计师。现为浙江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浙江省舞美学会会员。主要代表作有《五女拜寿》、《大义夫人》、《南唐遗事》、《琵琶记》、《红丝错》等。曾多次获省戏剧节调演服装设计奖。
陈寿山
祖籍福建绍安,本团头饰造型设计师,多年来曾应邀为新加坡各剧种之文化团体担任设计工作。在本团担任设计之剧目有《红丝错》、《汉武之恋》、《仇荐》、《丹青魂》及多部折子戏。此次也在《丹青魂》中饰演赵国公一角。
闽剧《丹青魂》,1990年,由福州闽剧院一团参加福建省第18届戏剧会演,获剧本二等奖、优秀演出奖、优秀导演奖、音乐设计奖、优秀舞美设计奖、灯光设计奖、优秀演员奖等。1993年4月,获文化部颁发的“文化新剧目奖”“文化剧作奖”,1993年6月,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荣誉提名,1992年8月,获1990~1991年度第六届“全国优秀剧目创作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前身),1992年该剧先后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和中南海演出,受到了中央领导和首都各界观众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