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横切成段,一端稍大,形如马蹄,少数亦呈圆锥形或腰鼓形,长约6~12厘米,直径约5~8厘米,栓皮已除去,表面黄棕色或黄色,有微弯曲的棕色线纹(锦纹)。横断面黄褐色,多空隙,星点较大,排列不规则,质较疏松,富纤维性。气味较弱。
2、四川大黄以外表黄棕色、锦纹及星点明显、体重、质坚实、有油性、气清香、味苦而不涩、嚼之发粘者为佳。
四川大黄主产于四川阿坝藏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南川等地。此外,陕西、湖北、贵州、云南、西藏等地亦产。
1、四川大黄又叫南大黄、马蹄大黄,主产于四川,其性寒、味苦,归脾、胃、大肠、肝、心包经,一般可以起到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止血、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等功效与作用。
2、大黄有较强的泻下作用,可以荡涤肠胃,又由于大黄善能泄热,因此对于实热所导致的积滞便秘,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3、大黄味苦,药效具有向下的作用趋向,能使上炎之火下泄,同时又具有清热泻火、凉血止血的功效,因此对于血热吐衄、目赤咽肿、口舌生疮等,有辅助治疗作用。
4、由于大黄既可内服,也可外用,内服可清热解毒,使热毒下泻,而外用可泻火解毒、凉血消肿,因此可以辅助治疗热毒疮疡、烧烫伤等。
5、此外,大黄还具有较好的活血、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等功效,因此也可用大黄来辅助治疗瘀血诸证、湿热痢疾、黄疸、淋症等。
由于四川大黄性味较苦寒,患者服用大黄时,不可过量或长期服用,以免损伤胃气,从而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不良反应。除此之外,孕妇及月经期、哺乳期女性,也应慎用大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