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City 南京》是一首微博上热传的MV,创作者是肖佳。
“2010年大学毕业后,我去酒吧做了驻唱,跟着他们全国各地地跑,大概半年时间,我觉得很疲惫,同学朋友都在南京,那个时候,我和他们说:‘我要回南京。’”肖佳说,当时的那一个“回”字,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把南京当作第二故乡了。
“有一个地方没人比你更加熟悉,在它的每个角落,都曾留下你的足迹。有一个地方你始终想要为它努力,因为它是你的荣耀,它代表着你的根蒂。”回到南京后,肖佳开始独立做音乐,创立了自己的小团队,“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说唱其实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吧,我没有什么其他的能力,就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南京的说唱做一些贡献。”
“有太多习惯,包括所有衣食住行,那每条小巷里的小吃你比谁都清楚。没离开之前你不知道你有多爱它,离开之后发现身在外,心在家。”肖佳说,他的爷爷曾经在南京的水西门工作过,也正因为如此,大学毕业后,他哪都没看,直接在水西门旁边租了房子,“到现在搬家三四次了,始终没有离开水西门。”在肖佳看来,这里有他熟悉的每一家巷子里的面馆,有天天打篮球的南湖体育场,有楼下美发店熟悉的理发师,还有能和兄弟一起喝啤酒聊天的南湖,“说简单点,就是习惯了。”就像肖佳在歌词里写的那样:“我闭上眼都能画出这座城市的构图,此时我的身后依然还是莫愁湖……
肖佳说,这首歌曲最初的创作其实是2012年,那时他刚回到南京,从漂泊的驻唱生活回归“正轨”,“当时真是有感而发的。”
至于MV的创作,那是去年年底肖佳的好友张津菘提出的,“南京有太多故事,太多类人,我们挑选了其中三种。”
肖佳说,第一种小情侣在南京相识相恋,最后在南京分手,“这种故事在外地来南京读书的大学生中很有代表性,南京这座城市会承载很多他们的记忆。”
第二种则是兄弟之间的,“即使有争执、吵过闹过,但最后都会和好。”第三种则是地下通道里卖场的“歌手”,“这是我对南京最初的印象,觉得这是南京地下通道的文化。”肖佳说,这其实也代表了这座城市里很多人的样子,有梦想,但很难实现,只能靠这样的方式维持生活。
《My City 南京》的创作者肖佳,25岁,从小到大在福州、盐城、南京三个城市住过,2006年来到南京读大学后,他便没有再离开。
上周,MV首次上传至网络,引起网友的共鸣,一些在外地的南京人看了之后泪眼婆娑,“The most beautiful city”“突然想回家。”而一些曾经在南京停留过的网友也很有感触,“走了许多地方,从未有哪座城市可以超过南京。”而一些即将离开南京的网友则更是留恋不已,“待了7年,还有一个月就要离开,很舍不得。”网友“奋斗的小柿子”说:“毕业季,送给自己的第二故乡。
一座城,一个人,一群朋友,一个她,一些事。他们、它们、她,总有一些值得你去祭奠。诚然,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城市,有自己的信仰,这里没有人比你更熟悉你的这座城市。而当你离开时,或许你会没有什么感觉,但事情总是失去了才知道它的美好。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年,都是我们青春的回忆;我们终会老去,但当我们老去的时候,去蓦然回首的时候,才发现——原来我曾拥有这么美好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