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菜(Eruca vesicaria subsp. sativa (Miller) Thellung)十字花科芝麻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干较矮,茎直立,呈圆柱形,浅褐色;叶子较小,呈椭圆形,有细齿,上部叶无柄;花朵较大,淡黄色,花梗有长柔毛,花萼片长圆形,棕紫色;果实呈圆形,灰褐色;种子较小,如芝麻状;花期5—6月;果期7—8月。芝麻菜的叶片有着胡麻香味,会产生刺激的辛味,因而得名“芝麻菜”。
芝麻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现在在中国分布于内蒙古、河北、山西及东北各地,国外分布于欧洲北部、亚洲西部及北部、非洲西北部。芝麻菜喜凉爽湿润的环境,喜光照,耐旱能力较强,半耐寒,耐瘠薄,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在疏松、肥沃、排灌条件较好的土壤生长旺盛。芝麻菜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一般情况下选择播种繁殖较为适宜。
《滇南本草》记载芝麻菜具有补肝肾、津枯血热、大便秘结、润肠润燥等功效,种子药用具有催吐、健胃、消炎等功效。芝麻菜食用价值较好,在中西方均受到欢迎,《图考》中记载:“芝麻菜,生云南,如初生菘菜,有黑缕,高尺许,生食味如白苣。”西餐中也属于高档的特色食材,具有很浓的芝麻香味,色泽悦目,清香味美,食用价值较高。
芝麻菜的叶片有着胡麻香味,会产生刺激的辛味,因而得名“芝麻菜”。
一年生草本,高20-90厘米;茎直立,上部常分枝,疏生硬长毛或近无毛。
基生叶及下部叶大头羽状分裂或不裂,长4-7厘米,宽2-3厘米,顶裂片近圆形或短卵形,有细齿,侧裂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全缘,仅下面脉上疏生柔毛;叶柄长2-4厘米;上部叶无柄,具1-3对裂片,顶裂片卵形,侧裂片长圆形。
总状花序有多数疏生花;花直径1-1.5厘米;花梗长2-3毫米,具长柔毛;萼片长圆形,长8-10毫米,带棕紫色,外面有蛛丝状长柔毛;花瓣黄色,后变白色,有紫纹,短倒卵形,长1.5-2厘米,基部有窄线形长爪。
长角果圆柱形,长2-3厘米,果瓣无毛,有1隆起中脉,喙剑形,扁平,长5-9毫米,顶端尖,有5纵脉;果梗长2-3毫米;种子近球形或卵形,直径1.5-2毫米,棕色,有棱角。花期5-6月,果期7-8月。
芝麻菜
一年生草本,高20-90厘米。
基生叶及下部叶大头羽状分裂或不裂,长4-7厘米,宽2-3厘米,顶裂片近圆形或短卵形,有细齿,侧裂片卵形或三角状卵形,全缘,仅下面脉上疏生柔毛。
蔊菜
一、二年生直立草本,高20~40厘米。
蔊菜叶互生,基生叶及茎下部叶具长柄,叶形多变化,通常大头羽状分裂,长4~10厘米,宽1.5~2.5厘米,顶端裂片大,卵状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牙齿,侧裂片1~5对。
芝麻菜一般生存在海拔1050~2000米左右的山坡或高原地带。喜凉爽湿润的环境,喜光照,适宜的生长温度为白天18~22摄氏度,夜晚为8~10摄氏度,温度低于10摄氏度时植株生长变得缓慢,且易未熟抽薹。其耐旱能力较强,半耐寒,耐瘠薄。
如果在高温干旱的条件下生长,其叶片会辛辣、苦涩。如果在中等光照条件下,其生长速度快,品质好。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但最适宜的土壤湿度为相对含水量在70%~80%之间。芝麻菜耐盐碱,但在疏松、肥沃、排灌条件良好的地块生长良好。
芝麻菜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在亚欧、北美、非洲等地将其作为栽培植物。中国河北、陕西、山西、甘肃、四川等省份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均有种植芝麻菜,其主要分布在甘肃中部、宁夏中南部、晋北、内蒙古中部、陕西以及河北的坝上地区。
绵果芝麻菜(变种)长角果有白色反曲的绵毛或乳突状腺毛。
分布于中国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新疆、四川。栽培或常逸为野生。生在海拔1050-2000米的山坡。中亚、地中海地区、非洲北部、墨西哥均有分布。
芝麻菜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种繁殖和扦插繁殖,一般情况下选择播种繁殖较为适宜。
自然繁殖
芝麻菜为自交不亲和植物,以孢子体自交不亲和性的方式来进行繁殖。孢子体自交不亲和性是指花粉落在柱头上无法正常发芽,或者发芽后在柱头乳突细胞上缠绕,没办法进入柱头,这种不亲和关系发生于花粉管和柱头乳突细胞的孢子体间。
人工繁殖
芝麻菜全年都可人工栽培,可分期、分批播种,栽培方式有露地栽培、生产芽菜以及水培等。播种方式多采用直播。播种后及时拔除细苗,清除杂草,可覆盖黑色遮阳网或其他覆盖物并调节温度及光照,夏季高温时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冬季注意防寒保暖。芝麻菜生长期时应保持土壤湿润,播种后大约30天即可陆续进行采收,采收方式可采用间苗、采大留小或一次性收获。
整地施肥
选择疏松肥沃的土壤,将土块耙碎,施入腐熟有机肥2000千克做基肥,混匀后,将地整平,做成1.3米宽平畦。
田间管理
中耕除草。播种以后大约4天左右出苗,出苗后,3-4片真叶时可结合幼株采收间苗和定苗,定苗时株距20厘米。拔去弱苗、劣苗。结合间苗,浅中耕一次,以后再中耕1-2次,并注意及时去除田间杂草。
浇水管理。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除雨天外,要天天浇水,以小水勤浇为原则,不要长时间土壤干旱,也不要大水漫灌,叶子在阴凉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快,味芳香,无苦味。
追肥管理。间苗完成后视植株生长势追肥,追肥以尿素或复合肥等速效肥为主,每隔7天追肥1次。在采收前5-7天不宜再追施粪肥水,以免影响品质。
温度管理。保护地种植要注意调节温度和光照,冬季早春栽培在气温低于10℃时,进行小拱棚或大棚增温保温。夏秋季节要采取降温措施,并在夏天上午11时-下午3时棚顶覆盖遮阳网,或与玉米、高梁等高秆作物进行间作套种,并经常喷叶面水,以降温遮光,要创造芝麻菜生长的最适条件。
菌核病,可选用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1200倍液,或45%噻菌灵悬浮剂1200倍液,或40%嘧霉胺悬浮剂00-1000倍液,或10%多抗霉素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雾防治。
叶斑病,可选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防治。蚜虫,可选用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6000-8000倍液,或25%噻虫螓水分散粒剂4000-6000倍液,或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等喷雾防治。
黄曲条跳甲、小菜蛾,可采用40.7%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跳甲立杀600-800倍液等喷雾防治。
食用:早在很久以前芝麻菜在欧洲的一些国家中就作为叶菜被食用。作为一种珍稀蔬菜资源,其嫩叶含有蛋白质、纤维素、维生素、β-胡萝卜素、钙、硒等成分,种子也可用作芽苗菜,制作色拉。西餐中也属于高档的特色食材,具有很浓的芝麻香味,色泽悦目,清香味美,食用价值较高。
经济:因芝麻菜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而被引种到世界各地,其种子的含油率为25~29%,在部分国家区域作为油料作物。
药用:芝麻菜可用来治疗中风、中寒以及暑热等病症,在《滇南本草》中有所记载。《滇南本草》记载芝麻菜具有补肝肾、津枯血热、大便秘结、润肠润燥等功效,种子药用具有催吐、健胃、消炎等功效。芝麻菜食用价值较好,在中西方均受到欢迎,《图考》中记载:“芝麻菜,生云南,如初生菘菜,有黑缕,高尺许,生食味如白苣。”
食物名称 | 芝麻菜 |
含量参考 | 约每100克食物中的含量 |
能量 | 25 千卡 |
蛋白质 | 2.6 g |
脂肪 | 0.7 g |
饱和脂肪酸 | 0.1 g |
单不饱和脂肪酸 | 0.3 g |
碳水化合物 | 3.7 g |
糖 | 2.1 g |
膳食纤维 | 1.6 g |
叶酸 | 97 μg |
钠 | 27 mg |
镁 | 47 mg |
磷 | 52 mg |
钾 | 369 mg |
钙 | 160 mg |
铁 | 1.5 mg |
锌 | 0.47 mg |
维生素A | 119 μg |
维生素B1(硫胺素) | 0.04 mg |
维生素B2(核黄素) | 0.09 mg |
烟酸(烟酰胺) | 0.31 mg |
维生素B6 | 0.07 mg |
维生素C(抗坏血酸) | 15 mg |
维生素E | 0.43 mg |
维生素K | 108.6 μ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