鳓是鲱形目锯腹鳓科鳓属鱼类,别名白鳞鱼、曹白鱼、自立鱼、长鳓等。身体延长,侧扁而高,背部窄;头顶平坦,有隆起的骨棱;口上翘;脂眼睑发达,遮盖眼的一半;体被薄圆鳞,易脱落,腹部有锐利的棱鳞;无侧线。身体背部灰青色,体侧和腹部银白色;有1个背鳍,浅青色,有黑色小点;尾鳍叉形,青黄色,后部也有黑色小点;背鳍和尾鳍边缘灰黑色,其余鳍颜色较浅。
鳓分布于印度洋和太平洋西部。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东海最多。近海暖水性洄游鱼类,喜群居,白天在中下层水域活动,晚上或阴天在中上层水域活动,有时进入河口或低盐度水域。幼鱼以浮游动物为食,成鱼则捕食虾、蟹、头足类、多毛类、小鱼等。产卵期为4—7月,主要产卵期在5—6月。
鳓是中国沿海主要的经济鱼类,是流刺网作业的重要对象之一,也是大洋网、拖网的重要兼捕对象。肉细味美,含脂肪量高,鲜、干、腌制均可食用。全鱼均可入药,性平,味甘。归肺、脾经。具有养心安神,健脾益胃,滋补强壮的功效,主治神经衰弱,心悸怔仲,脾虚腹泻,食欲不振。
中文名:鳓
英文名:Ilisha elongata;longate herring,katti fish
编号:5360
拉丁目名:CLUPEIFORMES
中文目名:鲱形目
拉丁科名:Clupeidae
中文亚科:鳓亚科
拉丁亚科:Pristigasterinae
中文属名:鳓属
拉丁属名:Ilisha
拉丁种名:elongata
定名人:(Bennett)
年代:1830
中文名:鳓
ogenus:Alosa
原始文献:Mem. Life Raffles, p. 691.
模式产地:Sumatra
俗名:鲞鱼,力鱼,曹白
国内分布:沿海
国外分布:印度,缅甸,马来亚,泰国,越南,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朝鲜,日本,前苏联东部大彼得湾
鳓鱼在中国渔业史上是最早的捕捞对象之一,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据山东省胶县三里河“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曾多次在墓葬中发现鳓鱼骨头,以及在废坑中还有成堆的鳓鱼鳞片,都说明那时候古人已在海上捕鳓鱼,不仅活着的时候喜欢吃,死后还要把它作陪葬品。
因而在古代文献中,不乏有关鳓鱼的记载。如:宋代《雅俗稽言》上有说:“鳓鱼似鲥而小,身薄骨细,冬天出者曰‘雪映鱼’,味佳,夏至味减,率以夏至前后以巨艘入海捕之”。如:明代《本草纲目》所述:“鳓鱼出东南海中,以四月至,渔人设网候之,听水中有声则鱼至矣,有一次二次三次乃至,状如鲥鱼小者,细鳞,腹下有硬刺,如鲥腹之刺,头上有骨,合之如鹤喙形,干者谓之“鳓鲞”,吴人嗜之。肉甘平无毒,主治开胃暖中,作鲞尤佳。”可见古人已把鳓鱼作了较详实的记载,并称其状如鲥鱼。
经近代鱼类学者分析研究,确认鳓鱼与鲥鱼同属于鲱形目,鲱科,本来它们就源于一族。
长约22.5~33厘米,最大可达60厘米。体长椭圆形,侧扁。头后部略凸。腹缘有锯齿状棱鳞。头前端尖,吻上翘。眼略大。两颌、腭骨和舌上密布细小牙齿。体被中等大的圆鳞,无侧线。尾鳍分叉深。全身银白色。仅吻端、背鳍、尾鳍和体背侧为淡黄绿色。
鳓
体量:长约22.5~33厘米,最大可达60厘米
特征:体长椭圆形,侧扁。头后部略凸。腹缘有锯齿状棱鳞。头前端尖,吻上翘。
大鳍鳓
体量:体长188mm
特征:体侧扁而稍高。腹缘较背缘凸,有锐利的棱鳞。头侧扁且短。吻短。眼大,侧上位。眼间隔窄,中间平。鼻孔距吻端较距眼为近。
为亚热带及暖温带近海洄游性的中上层鱼类。分布于印度到日本南部海区,在中国沿海均有分布。
鳓鱼的饵料生物数量随着叉长的增大有增多的趋势,所摄食的饵料个体大小也越来越大,大个体鳓鱼摄食的浮游甲壳类较少,而主要以较大的鱼类和头足类为食。因此,随叉长的增大,鳓鱼的食物生态位宽度越来越大。
饵料生物中头足类的数量较少变化并不显著,美丽大眼剑水蚤等小型饵料数量很少,仅出现叉长较小的鳓鱼食物组成中。七星底灯鱼在叉长254~295mm所占的比例都超过55%,其余叉长组的比例相对较低;太平洋磷虾在叉长296~335mm中的比例都高于40%;中国毛虾在336~423mm的比例都高于61%,这三种饵料分别在鳓鱼的三个叉长组占支配地位,交替影响了食物组成的变化。
在产大黄鱼的海区,常伴有鳓鱼群。
以头足类、虾类、鱼类、糠虾类和毛颚类为食。每年4~6月为产卵期。
鲜食或加工成干咸品。
鳓鱼味鲜肉细,营养价值极高,其含蛋白质、脂肪、钙、钾、硒均十分丰富;鳓鱼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具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对防止血管硬化、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大有益处。
科学分类
界:动物界Animalia
门:脊索动物门Chordata
纲:辐鳍鱼纲Actinopterygii
目:鲱形目Clupeiformes
亚目:鲱亚目Clupeoidei
科:锯腹鳓科Pristigasteridae
属:鳓属Ilisha
鳓鱼性平、味甘;
具有养心安神、健脾益胃、滋补强壮之功效;治慢性腹泻,心悸怔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