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症(phobia):是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症。
恐惧症是以恐怖症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神经症。即指对特定的人、物或场景有按耐不住的恐惧、紧张心理。判断恐惧症有以下几个标准。
1、某些特定对象可引起强烈恐惧或焦虑不安,并竭力回避。患者认识到这种回避反应是不合理或不必要的,但不能摆脱。
2、自知力良好,要求治疗。
3、妨碍了工作、学习或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
4、病程可长可短,研究病例病程至少是3个月。
5、排除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强迫症及伴发于其他精神疾病和躯体疾病的恐惧症状。
恐惧症的核心症状是恐惧紧张,并因恐怖引起严重焦虑甚至达到惊恐的程度。因恐怖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
1、社交恐惧症
主要是在社交场合下几乎不可控制地诱发即刻的焦虑发作,并对社交性场景持久地、明显地害怕和回避。具体表现为患者害怕在有人的场合或被人注意的场合出现表情尴尬、发抖、脸红、出汗或行为笨拙、手足无措,怕引起别人的注意。因此回避诱发焦虑的社交场景,不敢在餐馆与别人对坐吃饭,害怕与人近距离相处,尤其回避与别人谈话。赤面恐怖是较常见的一种,患者只要在公共场合就感到害羞脸红、局促不安、尴尬、笨拙、迟钝,怕成为人们耻笑的对象。有的患者害怕看别人的眼睛,怕跟别人的视线相遇,称为对视恐怖。
2、特定的恐惧症
特定的恐惧症是对某一特定物体或高度特定的情境强烈的、不合理的害怕或厌恶。儿童时期多发。典型的特定恐惧是害怕动物(如蜘蛛、蛇)、自然环境(如风暴)、血、注射或高度特定的情境(如高处、密闭空间、飞行)。患者会因此而产生回避行为。
3、场所恐惧症
不仅害怕开放的空间,而且担心在人群聚集的地方难以很快离去,或无法求援而感到焦虑。场所恐怖性情境的关键特征一是没有即刻可用的出口,因此患者常回避这些情境,或需要家人、亲友陪同。
Slater等(1977)报道患者的一级亲属中,20%的父母和10%的同胞患神经症,认为遗传因素可能与发病有关,也有人指出:至今尚无证据表明遗传在本病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在发病中常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例如某人遇到车祸,就对乘车产生恐惧,可能是在焦虑的背景上恰巧出现了某一情境,或在某一情景中发生急性焦虑而对之发生恐惧,并固定下来成为恐怖对象。
对特殊物体的恐怖可能与父母的教育,环境的影响及亲身经历(如被狗咬过而怕狗)等有关,心理动力学派认为恐怖是被压抑的潜意识的焦虑的象征作用和取代作用的结果,条件反射和学习机理在本症发生中的作用是较有说服力的解释。
病前性格偏向于幼稚,胆小,含羞,依赖性强和内向。
减轻紧张、焦虑或惊恐发作,可选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或/和抗抑郁剂,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剂等。
心理治疗是治疗该病的重要方法,常用的有:
(1)行为治疗包括系统脱敏疗法、暴露疗法等,为治疗特定恐怖症最重要的方法。其原则包括:一是消除恐惧对象与焦虑恐惧反应之间的条件性联系,二是对抗回避反应。
(2)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恐怖症的首选方法。既往的行为治疗方法更强调可观察到的行为动作,长期疗效不甚满意。认知行为治疗在调整患者行为的同时,强调对患者不合理认知的调整,效果更好。尤其对社交恐怖症患者,其歪曲的信念和信息处理过程使得症状持续存在,纠正这些歪曲的认知模式是治疗中非常关键的内容。
(3)社交技能训练社交恐怖症的患者常有社交技能缺陷或低估自己的社交技能,因此可以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来改善患者的症状。包括:治疗师的示范作用、社交性强化、暴露的作业练习、自我肯定训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