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云山,又叫耄仁山,位于太原市尖草坪区上兰村西北,距市中心28公里,海拔约1200米,深林覆盖面积3000余亩。山上有经济林4000余株,生态林100000余株,草本植物200余种,中药材100种,乔木20余种,灌木50余种。
耄仁寺坐落在慕云山腹地,四面环山。据史料记载,耄仁寺始建于汉朝,盛于唐朝,宋、元、明、清历朝屡有毁建,民国期间塌毁,但寺院大体规模仍在,规模宏大。主要建筑有上寺、下寺、龙王庙、关帝庙、观音殿。
耄仁寺现存依山开凿的石佛实属国内石刻中的珍品。佛像威严高大,神态安详。现存较完好的碑刻分属正德、天启、崇祯、乾隆、嘉庆几个时期。明正德《淮宗源碑》仍然完好地矗立在石佛之侧,虽经风雨剥蚀字迹斑驳,但碑中陈述犹可辨认。略云:耄仁寺成名于汉光武帝御封。缘自汉室遗老在耄仁寺避莽乱,18年后有幸还朝面圣之故。因该地占尽天象地脉形胜之极,且诸老均已八九十高龄故名之。
寺内龙王庙前有一泉眼,泉水富含矿物质,长期饮用此泉水对人体大有益处。凡到此的游客都免不了要痛饮甘泉,并且还要带上一瓶作为神泉圣水给亲友一尝。
耄仁寺周围的山脉形似莲花,故慕云山又有莲花山之别称。整座寺庙就居于“莲花”的中央,环境十分幽雅。该寺在汉光武帝和唐太宗时曾一度上升为国寺。李唐王朝对耄仁寺喜爱有加,唐太宗钦点重臣尉迟恭亲临耄仁寺监工修造。其后,历朝历代屡修屡毁。《淮宗源碑》载:“有阳曲县安生释子俗姓贺法号果福者,度门徒真宣与镇城巨家刘氏之子协力整率古刹寺院,重修下寺黑龙庙龙泉圣像护法,佛像环立,庙貌焕然,开垦地土,四山明至:东——石盘头、西——段壕、北——车辐梁、南——安子岭,数十里之阔。”清乾隆年间两度修葺,于废者兴之,缺者补之,略费时日,庙貌整齐,佛像辉煌,足壮观瞻。晚清、民国乃至新中国成立以来都未曾修葺过,致使千古名寺几成废墟。
耄仁寺的南面是窦大夫祠和历史名人傅山的故里,北面是凌井沟,东边是杨家将驻守的。作为太原市的历史文化遗存,不远的将来,这里一定会重要的旅游景区。
傅青主(1607~1684)本名傅山,字青竹,后改字青主,阳曲(今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向阳镇西村)人,初名鼎臣,字青竹,后改青主,别号公它、公之它、朱衣道人、石道人、啬庐、侨黄、侨松等,先世居山西大同,后徙于山西忻州,他是学者,哲学、医学、儒学、佛学、诗歌、书法、绘画、金石、武术、考据等无所不通。他被认为是明末清初保持民族气节的典范人物。傅青主与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李颙、颜元一起被梁启超称为“清初六大师”。著有《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等传世之作,在当时有“医圣”之名。
天门关位于太原北郊关口村北一华里许,现属于太原市阳曲县西凌井乡行政范围,可以驱车从太原市柴西公路往北直达。过去是山西西八县联通省城的重要交通关隘。
凌井沟西缘是吕梁山脉千里叠嶂的主体,每逢大雨,山洪暴发,大水自天而降,排山倒海灌入谷中。谷水摧动山石,水石共滚,牛吼雷鸣,十分凶险。大水过后,谷底被冲刷得青石嶙嶙,明净如镜,当地人把谷水称为扫谷水。扫谷水出天门关后过柏板境,叫柏板河,东流注入汾水。天门关矗立太原北陲,是太原府通往晋西北的咽喉要道,但却无人敢来谷底犯险。隋杨广为晋王时,去管涔山避暑,在峡谷东壁的峭崖上凿山架木,修了一条栈道,这才“天梯石栈方钩连。”但道远栈险,终是“猿猱欲度愁攀援。”正是这条大峡谷,朔风吹来,在天门关造成了一个独特的小气候,这才有了“天门积雪”的独特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