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蜂猴(学名:Nycticebus javanicus):是灵长目、懒猴科、蜂猴属动物。体重在565-687克之间,头体长293毫米,耳长16.8毫米。外观上与最大的蜂猴即孟加拉蜂猴相似。它的脸和背上有一条明显的条纹,覆盖在头顶并分叉通向眼睛和耳朵,在前额留下一个白色的菱形图案。它的皮毛颜色是黄灰色,头、脖子和肩膀有奶油色。像菲律宾蜂猴一样,它的齿列中没有第二个门牙。
爪哇蜂猴栖息在原始森林和次要森林,竹林和红树林以及可可树种植园中。海拔高度为海平面至2300米,食物包括水果、树胶、昆虫、蜥蜴和鸡蛋。仅分布于印尼爪哇岛。
该物种仅分布于印尼爪哇岛西部的万丹省,在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的西部也有发现。
爪哇蜂猴体重在565-687克之间,头长59.2厘米,口吻长19.9毫米,头宽43.6毫米,身体宽度250.8毫米,头体长293.1毫米,胸围190.8毫米,颈围136.7毫米,尾长20.4毫米,肱骨长度67.2毫米,半径长度为71.8毫米,股骨长83.2毫米,胫骨长度85.9毫米,手跨度59.1毫米,脚跨度70.3毫米,耳朵长度为16.8毫米。外观上与最大的蜂猴即孟加拉蜂猴相似。它的脸和背上有一条明显的条纹,覆盖在头顶并分叉通向眼睛和耳朵,在前额留下一个白色的菱形图案。它的皮毛颜色是黄灰色,头、脖子和肩膀有奶油色。像菲律宾蜂猴一样,它的齿列中没有第二个门牙。
华丽亚种(Ornatus)形态区别的特征是其毛发更长,平均长26.8毫米,而指名亚种毛发长22.4毫米。其他显着特征包括整体颜色(在华丽亚种中通常为浅棕色,而在指名亚种中则为棕色至红色),以及在毛皮中有一定数量的棕色颜色(华丽亚种的颜色少于指名亚种,因此腹侧区域较浅)。
夜行性、树栖,极少下地,其活动、觅食、交配、繁殖及休眠等均在树上度过,白天蜷缩成团隐蔽在高大乔木的树洞、枝叶繁茂的树冠附近或浓密枝条的枝叉上休息,黄昏后开始活动觅食。喜单独活动,行动特别缓慢,多为攀爬式运动,不会跳跃,只有在受到攻击时,才有所加快。它们是缓慢而有意识的攀登者,经常四肢中的三肢紧紧抓住树枝。为了在树木之间移动,它们小心地抓住了附近树木的末端分支,并将自己拉过小间隙。它们还会只用后脚抓紧树枝,将自己抬起,并用手迅速向前扑食。
是杂食性动物,食物包括热带鲜嫩的花叶和浆果,食虫和其他节肢动物,小鸟和爬行动物,卵、水果、树胶、花蜜和其他植被。通常整夜都在独自觅食。善于在夜间捕食熟睡的小鸟,喜食鸟蛋和蜂蜜。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15年 ver3.1——极危(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