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27年,毕业于集美高等师范学校。
1930年,考入中央大学农学院。
1934年,毕业后,经赵连芳介绍,到安徽祁门茶叶改良场工作。
1934年—1937年,任安徽祁门茶业改良场技术员。
1937年,任中央大学农学院助教。
1937年—1938年,任福建省农业改进所技士,福安社口茶场技师。
1938年—1939年,任福建省贸易公司晋江办事处主任。
1939年,担任福建省茶叶管理局副局长,曾到崇安筹办福建省示范茶厂,并在武夷山下组织开辟了数千亩新茶园。不久,转至浙江衢州协助吴觉农筹办东南改良总场。
1940年—1941年,任福建省建设厅技正。
1941年—1942年,任东南茶叶改良场技正。
1942年—1943年,任中国茶叶公司研究课课长。
1943年—1948年,任福建省农林公司总经理、董事长,兼任协和大学教授。在担任福建省农林公司总经理期间,吸收侨资,改善经营,取得很大成绩,为闽茶复兴打下了基础。
1949年—1952年,任上海复旦大学农学院教授。
1952年—1954年,任安徽农学院、武汉华中农学院教授。
1954年—1991年,任浙江农业大学茶学系教授。
1955年,任浙江公安厅十一处茶叶技术顾问。
1956年,被选为浙江省茶叶学会第一、二、三届副理事长,第四、六届名誉理事长;同年,编著的《茶作学》,是我国现代茶树栽培学的一本重要专著。
1957年,出版了关于茶树栽培的理论著作《茶树生物学》;同年,发表了《茶树根系的研究》一文,这是国内专门研究茶树根系的学术论文,使茶学界开始扭转了只重视茶树地上部分而忽略地下部分的倾向。
1963年,在中国园艺学会年会上,发表论文《茶树一些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对茶树的生长发育及其与气候条件的关系作了较深入的探讨,引起全国茶学界的重视。
1964年,被选为中国茶叶学会第一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1965年,首次培养茶学研究生,成为我国茶学研究生教育的开端。
1978年—1979年,撰写的论著《一日千里的祖国茶业》及《龙井茶香忆总理》在香港《大公报》上连载后,引起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以及国际友人的强烈反响和高度评价。
1980年,任商业部茶叶加工研究所名誉所长。
1981年,发表论文《茶树原产于我国何地》。
1988年,任司法部全国劳改系统茶叶协会名誉理事长,浙江“茶人之家”名誉理事长,浙江茶叶集团公司顾问。
1989年,任杭州中国茶叶博物馆顾问,福建省三明市茶业公司顾问。
1990年,任福建茶艺馆顾问。
1996年,逝世。
主要论著
1《东南茶树品种初步调查》
2《茶树扦插的必须条件》
3《中国的茶叶》
4《世界最北的茶区》
5《茶作学》
6《茶树生物学》
7《幼龄茶树修剪时期试验》
8《茶树根系的研究》
9《关于茶树品种的研究方向、方法及其组织领导问题的意见》
10《论愈采愈发》
11《茶树水仙品种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12《茶树一些生物学特性的初步观察》
13《茶树栽培学》
14《关于茶叶愈采愈发的问题》
15《论茶树营养特点及茶园管理的综合技术》
16《一日千里的中国茶叶》
17《谈谈茶树种植密度问题》
18《茶树栽培学》
19《中国名茶》
20《关于我国茶叶生产区划的初步意见》
21《论茶树变种分类》
22《茶的始用及其原产地问题》
23《茶树原产于我国何地》
24《饮茶漫话》
25《茶树生理》
26《径山茶宴与日本茶道》
27《从栽培角度谈发展乌龙茶应注意的问题》
28《略谈茶树分类和原产地问题》
29《皋芦考释》
30《茶叶文化与清茶一杯》
31《发扬茶叶文化,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32《茶树栽培学(第二版)》
33《中国茶史散论》
34《中国农业百科全书》
35《中国茶德》
36《茶叶与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