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萨雯蚌》又名《朗萨姑娘》、《朗萨雯波》。故事取材于江孜发生的一件真事及一些民间传说,写西藏奴隶王统治时期,美丽的藏族农家姑娘朗萨的不幸遭遇。
1960年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整理上演了此剧,剧名为《朗萨姑娘》。1978年由白牡、刘志群改编,西藏自治区藏剧团重新上演,在西藏各地掀起传演《朗萨姑娘》的热潮。1980年,胡金安、伊不口巴图、白牡、徐文艺对此剧进一步修改,加强了朗萨的反抗性格,将朗萨死后还魂、成佛的情节删除,以朗萨遭查钦全家毒打,被逼无奈逃回娘家,查钦率众追来,将朗萨烧死在房中,朗萨的灵魂飞升天界结束全剧。改编本以《朗萨雯蚌》为剧名,仍由西藏自治区藏剧团排演,胡金安导演,边多配曲并设计唱腔,宋新科设计舞台美术。阿玛次仁扮演头人查钦,小扎西次仁扮演管家索朗巴结,多吉占堆扮演信差阿宗,兰嘎扮演朗萨,。1980年赴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文艺调演,获国家民委和文化部的奖励。此剧藏文本由西藏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汉文本收入西藏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的《西藏戏剧选》中,原本1981年由赤烈曲扎、蔡贤盛译成汉文,收入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戏曲志·西藏卷·附录》。
剧本运用了藏族传统的繁复比兴的文学手法,将成组成套的比喻排列在一起,或写景,或抒情;谚语、民谣、成语、格言信手拈来,精彩纷呈,通俗易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剧本的前半部生动真实地反映了西藏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和阶级矛盾,后半部宣传了因果报应的佛学教义,故民间戏班一般只演前半部,其中《庙会逼婚》、《青稞地受虐》两场戏常作为折戏独立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