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克赫斯特在州立大学毕业后,从1905年开始在一所农村小学执教。这所学校只有40名学生,因为他们分别属于8个学年一班级,她必须设计出一个年级学生上课时其他7个年级学生也有事可做的教学计划。当时她设计出的计划得到了成功,在家长和社区居民的协助下,要求入学的学生甚速增加。学生既守纪律又乐于学习,因而当局也给予了肯定。从此,她历任中学、小学、师范学校的教师。
她在工作中曾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却苦于没有找到解决的方法。这时,心理学家斯威夫特的《心理的发展》给她很大的启发,她从中学到了“教育实验室”概念。她因当时兼任监导,有可能到其他教学实验学校进行观察,不断改进自己实验计划。不久,她着手起草了教育8—12岁儿童的实验计划。
1913年,“实验室计划”告成。
1914年,请假到意大利考察蒙台梭利方法。
1915年,蒙台梭利到美国旧金山太平洋博览会进行讲演,这时在听她讲课的同时,作为助手从事她方法的实施;同年,由于得到曾在加里福尼亚州立大学提倡“灵活的个别指导法”的伯克的礼遇和支持,她的“实验室计划”第一次付诸于满意的实验,试验对象是经选拔的100名9—12岁儿童;随后,接受美国蒙台梭利事业指导委员会的一个任务,并组织一个蒙台梭利教师培训学校。
1918年,因得到威斯康星大学博士奥谢的鼓励和儿童教养院的资助,重振了旧业。
1919年,应她的朋友格雷恩夫人的邀请,到剖克希阿把自己实验室计划试行于一所不分年级的残疾儿童学校,这时她发明了确定每个儿童学习进度的“表格法”,实验获得了成功。
1920年,又到马萨诸塞州一个小城市道尔顿中学进行了实验;同年,在纽约创立私立“儿童大学”(大学一词是在学生按自己的意志进行学习的意义上使用的),对1—8年级的150名学生试行实验室计划,后来把此校改名为“道尔顿制中学”;2月,英国教育新潮先驱伦尼女士到道尔顿中学进行参观。她回伦敦后在《伦敦泰晤士报》教育副刊上登载关于道尔顿制实验室的简评。帕克赫斯特恐她实验室制被人误解,特称它为“道尔顿实验室制”(简称道尔顿制)自此之后遂沿用此名。从此在英国对班级上课制的不满日见漫延。隔了一个月,巴西特女士在斯特里瑟姆州立中学试行道尔顿制。
1921年7月,帕克赫斯特女士到英国进行讲演,这时巴西特女士把自己学校向参观者开放三天。以此为转机,在英国掀起了道尔顿制试验热潮。
1926年,约有1500所中小学试验道尔顿制。
20年代后,日本等一些国家也试行此计划。
(1)在学校里废除课堂教学,废除课程表和年级制,代之以“公约”或合同式的学习。即把各科一年的课程划分为分月的作业大纲,学生以公约的形式确定自己应完成的各项学习任务,然后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自学。学习进度快的学生可提前更换公约,能力差的学生不必强求一律。
(2)将各教室改为各科作业室或实验室,按学科的性质陈列参考用书和实验仪器,供学生学习之用。各作业室配有该科教师一人负责指导学生。
(3)用“表格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既可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亦可使学生管理简单化。
道尔顿制是20世纪初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一种产物。进步教育思潮是以自然主义和儿童中心主义为原理的。道尔顿制所以对当时美国进步教育、欧洲新教育以及日本等一些国家教育改革产生很大的推动作用,是因为除了它充分体现当时新教育思潮以外,还由于它是一种具体的“较稳健的、较少冒险性的”教学改革方案。道尔顿制是个别学习、能力别学习、程序学习的雏形,故对后来个别学习、分组学习、无学年制学习、程序学习等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并对当时教师传授式的、强制的、划一化的传绕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过程产生了较实际而深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