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夜》是唐代苏味道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诗中描写了长安市民元宵之夜的欢乐景象。首联写灯火辉煌,成语“火树银花”即由此而来;颔联写人流如潮,明暗相间,纵横交错;颈联写夜游之乐,突出歌伎艳若桃李;尾联写人们对良辰美景的无限留恋。全诗律对精切,风调清新,是初唐比较成熟的五律。
正月十五①夜
火树②银花③合④,星桥⑤铁锁开⑥。
暗尘⑦随马去,明月逐⑧人来。
游伎⑨皆秾李⑩,行歌⑪尽落梅⑫。
金吾⑬不禁夜⑭,玉漏⑮莫相催⑯。
①正月十五:称上元节,这天晚上称“元宵”,唐代有观灯的风俗。
②火树:树上点缀装饰着灯火,故称。
③银花:明亮灿烂的灯彩。
④合:灯光连成一片。
⑤星桥:城河桥上,灯如繁星。
⑥铁锁开:唐朝都城有宵禁,此夜取消禁令,城门铁锁开启,任人通行。
⑦暗尘:暗中飞扬的尘土。
⑧逐:追赶。
⑨游伎(jì):歌女、舞女。一作“游骑(jì)”。
⑩秾(nóng)李:《诗经·召南》“何彼秾矣,华如桃李”。此处指观灯歌伎打扮得艳若桃李。
⑪行歌:边走边唱。
⑫落梅:乐曲名,即《梅花落》。
⑬金吾:原指仪仗队或武器,此处指禁卫军。
⑭不禁夜:指取消宵禁。唐时,京城长安每天晚上都要戒严,对私自夜行者处以重罚。一年只有三天例外,即正月十四、十五、十六。
⑮玉漏:形容漏刻的精美。漏:漏刻,古代计时器,这里指时间。
⑯莫相催:一作“莫频催”。此句意为时间莫要走快了。
灯光连成一片好像树上银白的花朵,城河桥上,灯如繁星,关锁尽开,任人通行。
马蹄飞扬暗中带起尘土,明月当空似乎在追随行人。
游玩赏月的歌伎都装扮得华美艳丽,边走边唱着《梅花落》。
京都的禁军们今天取消了夜禁,计时的玉漏壶不要催促天明。
据刘肃《大唐新语·文章》载:武则天神龙之际,正月十五夜京城大放花灯,金吾弛禁,特许夜行,观灯者人山人海。文士数百人赋诗纪事,当时以苏味道、郭利贞、崔液三人所作为绝唱。此诗即当时苏味道所做,大约作于唐神龙元年(705年)正月。也有学者认为,此诗作于神功元年(697年)或长安元年(701年)。
苏味道(648年—705年),赵州栾城(今河北省栾城县)人。青年时即有才名,二十岁举进士及第,任咸阳尉。延载中,历凤阁舍人,检校侍郎。出为集州刺史。不久,召拜天官侍郎。武后圣历初拜相,但无所作为,处事含糊,时人谓之“苏模棱”。神龙初,中宗复位,贬眉州刺史,复改益州大都督府长史,寻卒。今存诗十六首,多为五律。《全唐诗》录为一卷。
“火树银花合”,是说元宵的装点,每年的这天晚上,长安城里都要大放花灯。各式各样花灯挂满街头,像一棵棵开满鲜花的树,一排排,高高低低,错落有致。一个“合”字说明灯火之繁富,就像要向人们围拢过来。人太多了,摩肩接踵,熙熙攘攘,平日紧锁的城门也被打开了。因为护城河两岸彩灯高挂,看起来就像天上的银河,所以此处说“星河”。
以上写元宵之夜的整体氛围。下面就人们的具体活动作了分述。达官贵人坐着马车,所过之处,尘土飞扬。明月高悬,普照人间,人们无不在月光的笼罩之下。歌女们穿得花枝招展,唱起了流行歌曲《梅花落》。由这些描写不难想象,洛阳城里的元宵之夜,成了不眠之夜,不知不觉已至深更半夜,但欢腾的人群仍然乐而忘返,希望这一年一度的良辰美景不要匆匆过去。这就逼出了结尾两句:“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一个极富中国特色的节日就这样寥寥数笔气息全出,给人一种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祥和温暖的感觉。这首诗生活气息浓厚,写出了中国人向往的一种国泰民安的生活情景。读来有种打动人心的力量,毕竟,追求生活祥和是任何时代都不会改变的。
这首诗在艺术上,对仗工整又不失自然天工。如各联末尾字一“合”一“开”、一“去”一“来”、一“李”一“梅”,既是情境内容的需要,又不失艺术上的严整。《唐诗镜》说此诗“纤浓恰中”,《姜斋诗话》说此诗“浑然一气”,都得其中三味。
宋末元初方回:味道武后时人,诗律已如此健快。古今元宵诗少,五言好者殆无出此篇矣。(《瀛奎律髓》)
明代陆时雍:纤浓恰中。(《唐诗镜》)
明末清初王夫之:“火树银花合”,浑然一气。(《姜斋诗话》)
明末清初冯舒:真正盛唐。《品汇》所分,谬也。(《瀛奎律髓汇评》)
清代屈复:此诗人传诵已久,他作莫及者。元夜情景,包括已尽,笔致流动。天下游人,今古同情,结句遂成绝调。(《唐诗成法》)
清代纪昀:三、四自然有味,确是元夜真景,不可移之他处。夜游得神处尤在出句,出句得神处尤在“暗”字。(《瀛奎律髓汇评》)
清代卢麰、王溥:陈德公先生曰:三、四故是爽笔。“秾李”“落梅”工切,便极见妍姿。结语得“金”“玉”字小对,弥足增致;他处金玉纁黄、藻丽堆垛者,又复无致。此所须辨矣。(《闻鹤轩初盛唐近体读本》)
清末许印芳:八句皆对,唐律多如此。(《瀛奎律髓汇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