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鳗,俗称鳗王,为热带、亚热带、洄游性、高营养、高价值鳗鱼品种。主要分布于太平洋西海岸和印度洋沿岸的中国、菲律宾、苏门答腊、马来西亚、印度等地。
菲律宾鳗的正常生长水温为20-35℃,最适宜水温为23-28℃,水温低于14℃或高于35℃停止摄食;生长速度前期慢,后期快,且后期饲料转化率高。
1、技术尚不够成熟
菲律宾鳗为近年新兴的养殖品种,技术行为与生产管理操作不规范,处于探索和积累阶段,产业支撑技术薄弱。养殖主体多为从事罗非鱼饲养业转产转行的分散农户,虽有一定的养殖经验,但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生存生长特点,要掌握其饲养技术仍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交付一定的学费,技术的积累、完善、成熟与规模化发展也要历经磨练。同时该品种饲养周期长,属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产业,许多不可预测的天灾、人祸、病害均可随时发生,潜在风险大,饲养者从业前应慎重对待,视自己的抗风险能力而行之。
2、病害频发
几年的饲养证明,造成养殖鳗鱼失败的直接原因是病害。而其中主要是寄生虫,尤其是一些饲养多年的老池塘更易发生疾病,多病并发等病情。滥用药物加重了病情及为产品质量安全留下了隐患。随着饲养面积,放养密度的增加,区域分布扩大,养殖环境会进一步恶化,疾病的交叉感染,病害的种类也会呈现多样性,如困扰产业的对虾白斑病,罗非鱼链球菌病等。
3、市场潜在风险较大
菲律宾鳗为内需型,高档次、活体水产品,在深加工产业未形成时,受区域性市场与消费群体的限制,易出现供大于求,供求矛盾突出。同时在缺乏政府引导和市场调研,评估的情况下,一哄而上,风险系数无形之中也会大大的提高,最终受损的是饲养者。
1、科学引导,推动产业良性发展
菲律宾鳗在海南养殖具有较大的区域优势,并为此招来了大批的南下饲养者。但其为基础薄弱,饲养周期长,高风险,发展快,缺乏技术支撑产业。为此需要政府、科研推广部门,饲养户三方共振并进,加快组织力量对遏制产业发展的技术难点问题进行科技攻关,产业创新,制订发展规划,尤其是产业的深加工与市场的开发。逐步完善产业链与服务保障体系,为推动产业良性发展保驾护航。
2、完善养殖技术规范与加大培训力度
要把菲律宾鳗发展成为特色、高效产业,必须走标准化生产之路,规范养殖行为。与此同进,菲律宾鳗为技术弱势产业,在常年性技术培训,资金安排,教材编辑等安排上应有所倾斜,培养一支技术过硬、具有引领作用的第一线实操人员。
3、为苗种来源创造有利条件
保障菲律宾鳗苗种来源是产业做大做强的关键。据调查显示,海南菲律宾鳗苗渠道主要来自于福建,为中间环节,约占90%以上,既浪费社会资源,价格偏高且易受到遏制。为保障渠道通畅与降低鳗苗成本,政府职能、技术部门等应组织有实力的养鳗企业直接从产地引进,集中防疫检疫,集中培育,分散饲养与技术指导等,为推动产业发展与产品质量安全从源头上抓紧抓好创造条件。
4、大力推广生态健康养殖技术
根据菲律宾鳗的产业特点,不应片面追求产量,而应在质量与品牌上进行深层次解读,走高起点、生态型、健康型、设施渔业型的养殖模式。近期已立项并实施的“菲律宾鳗池塘健康养殖技术示范”,将从池塘环境、苗种质量、水质调控、饲料投喂、病害防控及药物的使用、运输等多方面进行探讨、总结与示范。它必将为我省建设友好型养鳗业提供可操作性的技术依据,推动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