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马油鱼,产于中国广西巴马的盘阳河,是广西特产。其肉质鲜美,食用价值极高,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被誉为“水下人参”。
巴马油鱼个头小,一般长10~15厘米,体形长而圆,重50克左右,小巧玲珑,青额绿头,黑背,白肚,两肋细鳞银亮,跃到水面似闪电流光。
巴马油鱼是产于巴马盘阳河的一种珍稀鱼类,喜群栖。
油鱼,顾名思义,入锅不放油,文火煎到一定时候,自行出油,也不粘锅,若看了煎巴马油鱼的过程,就会明白当地人为何要叫它油鱼。
当地有“一家煎油鱼,十家闻鱼香”的说法。油鱼入口,油溢于唇而不腻,鲜嫩甘美,鳞皮醇脆,味道醇香,鱼骨细如丝,不需吐骨。巴马油鱼肉味鲜美,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和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营养价值较高,还有滋阴健脑的功效。
虽然巴马油鱼重量轻,每500克20条左右,但巴马油鱼的食肉率很高。据当地厨师介绍,剖鱼时,只需用刀尖轻轻划破鱼鳃下面的部位,挖出有苦味的鱼胆,无须解剖鱼身,洗净入锅煎熟即可食用。巴马油鱼骨细,所以吃巴马油鱼可以不吐骨头。
巴马油鱼的脂肪多,所以当地居民在煎油鱼时,根本不添加食用油:油鱼入锅,慢火煎,鱼油就从体内慢慢渗出。煎油鱼也不用放配料,加点食盐就可以了。虽然做法简单,但当地人煎油鱼很讲艺术,所煎油鱼要整整齐齐排好队,煎第一面鳞皮至黄色,翻过来煎第二面。
巴马油鱼,学名叫巴马穗唇鲃,产于中国广西巴马的盘阳河,也就是长寿河,生活在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乡坡月村百魔洞到巴马镇练乡村这一段10多公里的盘阳河流里。巴马油鱼被称为寿乡水下人参。
巴马油鱼仅产于巴马盘阳河一段10多公里的河段,因味道香嫩甘美而身价颇高。《巴马县志》对巴马油鱼没有记载,但民间认为,巴马油鱼在当地已有很久的历史,是巴马盘阳河里的特殊鱼种。
巴马油鱼对水质要求非常高,还无法人工养殖,所以产量很低。
198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科委曾在甲篆乡进行巴马油鱼繁殖试验,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获得成功。
从2004年起,巴马县畜牧水产局与广西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又开始了巴马油鱼繁殖试验,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一旦试验成功,巴马油鱼将会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2004年,广西大学副教授程光平研究巴马油鱼刚好有眉目时,池塘里的巴马油鱼被洪水淹,试验被迫结束。程光平说,在南宁人工养殖巴马油鱼已经成功,人工繁殖巴马油鱼仍未成功,不过有了进展——虽然雄性巴马油鱼的性成熟情况尚未得知,但雌性巴马油鱼的产卵情况已被掌握。
一到阴雨天,河水浑浊,油鱼就不会露脸了。
所以,慕名来尝鲜的游客想到巴马去吃油鱼,要想不失望而归,需要选择合适的天气。到巴马游玩,能吃到当地的油鱼,是一种荣幸。
虽然说其他地方也有油鱼,不过在口感方面,巴马油鱼比其他地方的油鱼更加脆、嫩、鲜。小孩子或老人吃油鱼的时候需要注意,这种油鱼不宜吃太多。游客有钱也不一定就可以买到油鱼,就能吃到巴马油鱼。
因为这段河流里的巴马油鱼日捕获量比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