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青少年电影节由中国-欧盟电影节创办,是中国与欧盟唯一双边共同支持举办的青少年国际电影节,电影节组委会位于欧盟总部所在地比利时布鲁塞尔。是经比利时政府批准设立的非营利组织(NPO)。自创办以来,中欧青少年电影节每年举办一届,至2023年已举办九届,从中国和欧盟27个国家中征集优秀的青年和中学生原创影像作品,进行评选、展示和颁奖,获奖作品分别在中国和欧洲进行展映和交流。
2024年,经中国-欧盟电影节理事会共同决议,“中欧青少年电影节”正式更名为“中欧青年电影节”。同期举办第十届中欧青年电影节。
2016年10月13日,第二届布鲁塞尔“中国电影节”暨首届“中国-欧盟青少年电影节”开幕式在布鲁塞尔著名的弗拉吉艺术中心影院举行。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杨燕怡大使、驻比利时使馆陈栋公参、比利时埃丝梅拉达公主及欧盟机构官员、欧洲议会议员、欧盟智库学者、驻比外交机构代表、比利时文艺界人士、高校师生代表、中外媒体等约150人参加。
电影节由中国驻欧盟使团和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联合主办。在青少年电影交流环节,来自中国近十所大中学校的青少年电影导演及制作团队将与欧洲电影界人士及比利时国家视觉艺术与传播技术高等学院、鲁汶大学、布鲁塞尔自由大学等高校师生进行多场互动交流,并展映近20部中国和欧洲青年学生制作的优秀短片。
新华社布鲁塞尔10月13日专电(记者刁泽梁淋淋)第二届布鲁塞尔中国电影节暨首届中国-欧盟青少年短片电影节13日在布鲁塞尔弗拉吉文化艺术中心开幕。为期8天的中国电影展映活动将使欧洲观众从多角度感知中国。
中国驻欧盟使团团长杨燕怡大使在开幕式上表示,电影在促进跨文化交流和沟通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次电影节展映的影片将向欧洲观众展现经历巨大发展与深刻变革的中国社会。
本届布鲁塞尔中国电影节将展映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8部中国影片,其中包括《百鸟朝凤》《师父》《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解救吾先生》《第三极》等。同时,在中国首部反映青藏高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纪录片《第三极》放映期间,中国驻欧盟使团还将邀请西藏文化代表团到影院与观众交流互动。
欧盟委员会官员莫妮卡·尤莉安在致辞中说:“欧盟期待进一步加强同中国在文化和艺术领域的合作,致力于让更多中欧民众参与其中。”她还表示,举办电影节这样令欧洲民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有助于中欧人民相互理解与尊重。
为加强中欧青少年在影视方面的交流互鉴,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同时举办首届中国-欧盟青少年短片电影节,中国和比利时高校学生摄制的13部短片将在中国文化中心、比利时鲁汶大学及比利时国家视觉艺术与传播技术高等学院放映。
短片《格姆山下》是中国青年导演张曦予的毕业作品,她以云南泸沽湖摩梭族走婚习俗为主题,表现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她说:“如果你拍的东西能引起世界共鸣,走出国门就不是问题,电影主张个性,但与世界产生共鸣更重要。”
2016年中国欧盟文化艺术节于10月至12月在布鲁塞尔、斯特拉斯堡等欧盟机构所在地举办。第二届布鲁塞尔中国电影节与中国-欧盟青少年短片电影节作为两大平行项目,是2016年中国-欧盟艺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办单位:中国-欧盟电影节、中国传媒大学
联合主办:欧盟-中国青少年文化艺术发展委员会、中欧青少年文化艺术节
承办单位:中欧青年电影节组委会、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学院
支持单位:比利时中国文化艺术学会、欧盟-中国联合创新中心、新睿国际文化、安乐(北京)电影发行有限公司、深圳百老汇电影中心、广州市电影家协会
院线合作:百老汇电影中心
媒体合作:凤凰秀
自创办以来,中欧青少年电影节每年举办一届,至2023年已举办九届,从中国和欧盟27个国家中征集优秀的青年和中学生原创影像作品,进行评选、展示和颁奖,获奖作品分别在中国和欧洲进行展映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