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鹤古镇,位于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观海卫镇南部,是一座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体的江南古镇。古镇依山成街,因河成镇,镇边有寺,渔耕人家枕河而居,素有“鹤皋风景赛姑苏”之称。鸣鹤古镇是明清时期的国药发源地,被誉为“国药首镇”,集国药、宗教、青瓷、海盐文化于一体。古镇内保存着大量的明清时期古建筑,白墙黛瓦,小桥流水,沿河两岸商铺林立,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风貌。河上横跨着多座明代时期的古桥,这些古桥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古镇的标志性景观。古镇周边有多座寺庙,如金仙禅寺、五磊寺等,这些寺庙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为古镇增添了神秘色彩。古镇内设有多个文化展览馆和博物馆,如国药文化展示馆、青瓷文化展示馆等,游客可以深入了解古镇的历史文化。古镇内有许多传统小吃店和餐馆,如阿雷鱼馆、望湖酒楼等,游客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江南美食。
金仙寺
金仙寺初建于佛教鼎盛时期——南朝梁大同年间,它背靠隐山,面临白洋湖,坐落于鸣鹤古镇白洋湖畔的金仙寺,素有“以山而兼湖之胜”的美誉。金仙寺背靠禹王山,南临白洋湖。初建于南朝梁大同年间(535年~545年),已有 1400余年历史。1942年,浙东抗日武装在金仙寺成立了第三战区三北游击司令部,寺院成为抗日活动的重要场所。绕山环湖的名胜古迹,造就了鸣鹤当时的辉煌。由此就有了“鹤皋风景赛姑苏”的美誉。
湖滨广场
湖滨广场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14平方米。这里将作为古镇一个休闲文化商业区,作为游客休闲娱乐,生态观光的场所。如今的鸣鹤古镇以国药、宗教、青瓷、海盐、儒商文化内涵为支撑,打造以中高端休闲养生、商务会议为核心,集观光、休闲养生、人文居住、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江南首座休闲养生山水古镇”。
药材馆
鸣鹤形于盐而盛于药。鸣鹤古镇在明清以来就是中国国药业的发源地,有“国药人才集浙江,浙江有慈溪,慈溪首推鸣鹤场“之说。药材馆现位于湖滨广场内,馆内四周现挂有150多家国药老字号品牌,其创始人大多是慈溪鸣鹤人或在外开设的著名药铺。比如清代南北两大国药店“北同仁堂、南种德堂”分别为鸣鹤乐氏和叶氏所开,比北京同仁堂晚一年,鸣鹤叶氏在温州开设同仁堂,后成为东南第一药铺,与北京同仁堂合称“南北同仁堂”
24间走马楼
24间走马楼是嘉庆十四年间国药巨商叶心琣之子叶赐凤所建,距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该宅共7间2弄2层,有24间之多,并且楼屋四周都有走廊可通行,甚至骑马可以 在里面畅通无阻。楼内部做工细致。枋柱上刻有花卉、鸳鸯、花篮等表示吉祥如意的装饰,门窗,扶梯都用花格,墙上有砖制花窗、龙凤、蝙蝠图案,所以有“回廊挂落花格窗”之说。
银号
清代豪宅银号,建筑面积约1855平米,屋共三进,每进五间,呈狭长型。此屋主人姓沈,据传说是沈氏先人,曾在北京开银楼,积财后捐官,故可在此建五马山墙大屋。银号已经建成银号客栈(五叶级民宿),通过现代和古典的有机结合,造就新的民宿经典。客栈保存和再现建筑原来的风貌,回归自然享受安静的古典老宅,是人们能够放松身心的积极方式。
小五房
小五房是鸣鹤国药业巨商叶天霖为六个儿子所建,叶氏共六房大屋,小五房是保存比较完好的一幢,占地面积约1700平米。现已经建成融茶道、香道、琴艺、珍玩鉴赏、艺术沙龙、国学易经讲座、辟谷养生等项目为一体的修身养心之佳处。小五房占地面积约1200㎡ 建筑面积约1450㎡。,给人以自然、简洁、禅意、创新、轻松的特点和享受。打造一山一水一清风,一月一竹一流云的意境。
古街
鸣鹤古镇主要有三条长街组成,分别为上街,中街,下街,以中街最盛,它曾是鸣鹤的精华,承载了千年来古镇的所有辉煌,长约1500米,是昔日三北历史上的商肆繁华之地。自宋代起便形成集市,后每逢一、三、五、八为集市日,是三北农副产品重要集散地。民国初年,鸣鹤古镇是慈溪重要的“三白”(棉花、白布、大米)集散地。当时停泊在街河的船只多达200多余只,今日老街,虽没有昔日的繁华,但仍能领略古镇风韵。
彭公祠
彭公祠又称彭侍郎词。彭公原名彭韶,字凤仪,福建莆田人,明代天顺丁丑(1457年)进士。弘治年间任刑部侍郎兼佥都御史政治浙东盐政。他力排众议,整盐事,革流弊,逐盐霸,换盐官,承诺盐民后代可以肄业念书,使盐场恢复了生产信心和动力,被盐民尊为再生父母。新建的祠内,不仅泥像以示纪念,还在正殿的墙上,绘上彭韶亲手描成的“煮盐八图诗”。每逢农历六月十二日彭公生辰,百姓顶香上供,虔诚祭祀。
国医馆
国医馆又称崇敬堂,它是鸣鹤国药的源头,占地1619平米,分修缮和复建两部分,总建筑面积1806平米,修缮部分786平米,复建部分1020平米,崇敬堂大门上方雕书有“居仁由义”四字,始祖是创办温州叶同仁堂药店的叶心培。大门上方雕书有”居仁由义“四字,文革时曾被用作鸣鹤知青厂。开发建设”国医国药“板块,挂牌开设”上海国医馆鸣鹤分馆“,是一家集中医诊疗、养生保健、健康管理、学术交流等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医疗机构。
《宝庆四明志·叙山》记载:“鸣鹤山,县西北六十里,耆老相传云,昔有鹤栖于此山,一旦飞鸣,冲天而去。”
《延祐四明志》有相同的记载,只是在句末增加了“故名”两字。另一种说法是鸣鹤山“形如鹤翅,舒而喙张,有飞鸣之状,故名。”
《刘宗墓志》中就有“止越国东之州,居于句章,乡名鸣鹤。”这说明2200年前已有鸣鹤乡,且隶属于越国句章。
墓志的作者范当,这位乡贡进士写的就是公元前205年的行政系属的称谓:“越国东之州,居于句章,乡名鸣鹤”。
明确地证明了公元前205年,离现在2220多年前,越国句章之地已有鸣鹤乡。
《刘宗墓志》将鸣鹤建乡的历史由1200年上推到了2220余年。由于乡名来自山名,那么山的得名无疑要更早些了。
据史料记载,虞世南的先祖虞耸,曾在这里建造过测天楼。其侄虞喜,利用这一高楼发现“岁差”,为中国古代科学家对世界天文学的一大贡献,也是历史上的伟大成果。
宋以降监千,鸣鹤以错番乡建制监千,北宋咸平年间,设鸣鹤场。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置错番鸣鹤刮买盐场课涨衍司。
民国时期仍以乡建制,1952年改乡为镇,2001年与观城、师桥合并为观海卫镇。
鸣鹤不仅以历史悠久见著,而且以人杰地灵闻名。自东晋始,在这片土地上以虞叶望族为首的名人志士辈出。
东晋杰出的天文学家虞喜于公元330年发现了“岁差”现象,在天文历法领域作出了贡献,他的“安天论”等学说,为古代著名科学家祖冲之创制《大明历》奠定了基础。
东晋思想家、史学家虞太撰《晋书》,著《父倡会黄尼稽典录》,对史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初唐名臣虞世南以“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五绝而享有盛名,谥文懿,葬昭陵,像入凌烟阁。“杜洲先生”童居易,所治之域“夜不闭户,狱室笔适无屡参爷空”,政绩卓著,被传为佳话。
明嘉靖年间,抗倭义士杜文明、杜槐舍生取义,壮烈殉国,名垂青史。至清康熙时,叶氏一族崛起,举人、进士、诗人、巨贾层出不穷,尤其是叶天霖兴办国药业,开创慈溪国药贸易之先河。
之后,魏殊慈溪人经营的杭州追卖叶雾石种德堂、温州叶同仁堂、绍兴核沉震元堂等国监千药店纷纷开设,极大地推动了浙江乃至全国的药业发展。一方水土,育一方人。
一千多年来,鸣鹤名人荟萃,独领风骚,其中亦不乏关爱乡里、造福桑梓父娇之士。宓式菲彰孝的畜搁畔畲帜慷经义塾、叶鸿年辖滞的抓亡敬乐眷大小学以及叶启宇的慈航医院等,为发展故乡文化教育事业创造了契机,为乡人带来了众多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