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祀三公山碑》是刊刻于东汉元初四年(117年)的一方碑刻,又称“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俗称“大三公山碑”,无撰书人姓名,属缪篆书法作品,现位于河北元氏县封龙山南麓。
《祀三公山碑》为长方形,高1.7米、宽0.7米、厚0.25米,碑文共10行,行字多寡不等,共200字,主要记述常山相陇西冯君为消除天灾人祸、国泰民安而祭祀三公山神的活动。书法上,其行间茂密,大小穿插,长短变化,宛尔行草书的空间布白,由于行距相等而字距不等而具有变化中的整齐美;同时,单字结构非同一般,部首的组合变化,常常打破常规,出人意料地夸大某一个局部,使许多字展现出一种拙笨的动态,加上碑文的漫漶与剥落,从表面上又形成了完整与残缺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营造出独特的风采。
元初四年,常山相陇西冯君到官,承饥衰之后,□惟┘三公御语山,三条别神,迥在领西。吏民祷祀,兴云┘肤寸,遍雨四维。遭离羌寇,蝗旱鬲并,民流道荒。醮祠希䍐,□奠┘不行。由是之来,和气不臻,乃求道要,本祖其原。以三公悳广,┘其神尤灵。处幽道艰,存之者难。卜择吉□治东,就衡山起┘堂立坛,双阙夹门。荐牲纳礼,以宁其神。神熹┘其位,甘雨屡降。报如景响,国界大丰。谷升三钱,民┘无疾苦,永保其年。长史鲁国颜
《祀三公山碑》刊刻于东汉元初四年(117年)。据碑文记载,陇西冯君到元氏县就职时,遇到该地连遭羌人的骚扰和蝗早之灾。后祈祀三公山,结果甘露屡降,连年丰收。于是长史鲁国颜
结体上,《祀三公山碑》寓巧于拙、似正还斜、疏密有致、松紧得宜、平中有险、险而不惊、向背得体、避让有矩,形成强烈的对比关系,自由与纵横观照,虚实与疏密换置,打破了篆隶结字惯常的对称和均衡。
用笔上,《祀三公山碑》是由篆入隶之作,字体非篆非隶,盖兼两体,以隶势作篆,以方笔写篆书,方圆兼备,峻利茂密,开篆法用笔新境界。首先,其用笔横平竖直,体势开张而圆转,气魄雄强而情趣,起笔方而又重,转笔处方折明显、转折峭拔,收笔纤劲,尖笔出锋,方圆兼用(如:令、等、要、五、希),小者用圆,大者用方,在平直中亦有少数屈曲的笔画,笔力极为雄健,给人一种宽博的感觉,字势洞达、格局宏大,融合了瓦当文字与汉印文字的装饰之美,展现出一种生涩峭厉的篆书体例。其次,由于行距相等而字距不等,部首参差组合变化,甚至出人意料地夸大某一个局部(如:以、氏、公、夹、年),使许多字展现出一种拙笨的动态美。再次,行笔中字形虽方整,但收笔处时有左右开合,造成横向开张之势,又通过对弧形圆线的巧妙运用(如:神、纪、幽、堂、山),方中显圆,圆中寓方,横画末尾时有明显的波挑捺脚,许多字笔画的末端有向外弯屈的形貌(如:焉、宁、道),给方整宽博的结字带来了动势,古朴浑穆中显出灵巧和生机。
章法上,《祀三公山碑》不圃陈规,章法独特。其章法虽产生于篆书和隶书十分成熟的年代,但不固陈规,未入流俗,大胆尝试、极富新意的笔法与字法,虚实相生、主次分明、黑白适宜、纵横交织,一任自然。全文十行,每行十七至二十字,行文款式有行,横无列,大小字参差错落,直书而下,错落古劲,朴茂瑰伟不拘陈法而又浑然成章,苍拙恣肆,纯古遒厚,别开生面,仿佛《秦诏版》与《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混血天成。纵观全碑,书写者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审美视角展示了一种完整与残缺之间充满着矛盾且辩证统一的美,从局部到整体、从单纯到复杂,透露出深邃悠远而又古劲烂漫的崇高意境,构建了宏大的节奏感、错落感和空间感,增强了全碑的视觉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清代书法家翁方纲:①此刻虽是篆书,乃是由篆人隶之渐,减篆之萦折为隶之径直。(《两汉金石记·卷十一·三公山碑》)②碑凡十行,每行字数参差不齐,字势长短不一,错落古劲,是兼篆之古隶也。(《两汉金石记·卷十一·三公山碑》)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祀三公山碑》,篆之变也。(《艺概·卷五·书概》)
清代书法家方朔:乍阅之下有似《石鼓文》,有似《泰山》《琅琊台石刻》,然结构有圆亦有方,有长行下垂,亦有斜直偏拂。细阅之下,隶也,非篆也。亦非徒隶也,乃由篆而趋于隶之渐也。前之《地节买山石刻》《五凤二年石刻》《开通褒斜道石刻》,后之《延光残碑》《敦煌纪功碑》《武氏祠画像题字》《李苞开通阁道题名》莫不各有其意,仅能作隶者,不能为此书也,仅能作篆者,亦不能为此书也,必得二体兼通,乃能一家独擅。(《枕经堂金石跋·卷二·汉元初三公山碑跋》)
近代书法艺术家杨守敬:碑首初字上一字不可辨,《两汉金石记》定为元初四年,当从之。非篆非隶,盖兼而二体而为之。至其纯古遒厚,更不待言。邓完白篆书,多从此出。其镌刻私印,则纯效其体。(《激素飞清阁评碑记·卷一·汉·祀三公山碑》)
近代书法家康有为:①若《赵王上寿》《泮池刻石》《坟坛刻石》,下逮《少室》《开母庙》《建初残碑》《三公山》《是吾》,碑体皆方扁,笔益茂密。(《广艺舟双楫·卷二·体变第四》)②若《三公山碑》《是吾碑》,皆由篆变隶,篆多隶少者。(《广艺舟双楫·卷二·分变第五》)③若吴之《谷朗碑》;晋之《郛休碑》《枳杨府君碑》《爨宝子碑》;北魏之《灵庙碑》《吊比干文》《鞠彦云志》《惠感》《郑长猷》《灵藏造像》,皆在隶楷之间。与汉碑之《是吾》《三公山》《尊楗阁》《永光阁道刻石》在篆隶之间者正同,皆转变之渐至可见也。(《广艺舟双楫·卷二·分变第五》)④诸碑中苍古则《三公山》。(《广艺舟双楫·卷二·说分第六》)⑤缪篆则有《三公山碑》《是吾》《戚伯著》之瑰伟。(《广艺舟双楫·卷二·本汉第七》)⑥《三公山》为西汉分书之宗,《裴岑》《郙阁》《天发神谶》辅之。(《广艺舟双楫·卷十六·十六宗第十六》)
《祀三公山碑》原在河北元氏县西北封龙山下的三公神庙内。元代,乃贤曾访得。清代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元氏县县令王治岐在县城外重新访得。清代咸丰年间(1851年-1861年),移于文清书院(今元氏县第二中学)。1972年,与《白石神君碑》同时埋于正定隆兴寺内。1989年,元氏县旅游局和文物保管所共同掘得,重新移置于封龙山上,并盖了汉碑亭加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