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观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漱珠岗,为清代岭南高道李明彻祖师始建于清道光四年,是广州市较大的道教宫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纯阳观虽位居商业闹市之中,山门内却别有洞天,清寂宁静,纯阳观无论在建筑风格,还是供奉的道教其他神仙人物,或是其儒雅韵味积淀的人文氛围,无不具有浓厚的岭南文化特色。
纯阳观坐北向南,依山构造,高踞岗顶,石径幽深,多怪石青松,占地1万余平方米。原有山门、灵官殿、大殿、拜房、东西廊房、步云亭、东西客房等11座建筑物,现仅存山门、灵官殿、大殿、拜亭、朝斗台及李明彻墓。其中朝斗台为李明彻观测天象之地,是广州现仅存的古观象台。
从纯阳观的正山门向下俯望,可以看见正山门的牌坊。牌坊建于2007年,牌坊上纯阳观三字是现任中国道教协会任法融会长题字。正山门,是当年道光四年建纯阳观留下来的建筑。门头的横额和对联均出自当年十三行的首富潘仕成之手笔。山门为道教宫观的第一座建筑灵官殿,内供道教护法神王灵官。山门的左侧是全石构造的华光亭,为纪念拜祭火神华光大帝而建。华光亭下面就是纯阳观的斋堂所在。
穿过灵官殿,可以看到的是一幅巨型书法作品《道德经》,《道德经》是道教道德天尊,也就是世人称颂的老子西行至函谷关楼观台时留下的旷世巨作,是全人类的精神宝库。该碑为广州市著名书法家梁鼎光先生所写,字体端庄秀丽,为不可多得的书法精品。
拾阶而上,我们两旁有精美的石雕,这些石雕故事组图既有《八仙过海》、《邱祖传》的宗教文学作品、也有《三国演义》、《说岳全传》等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这些文化,旨在传递我们道教度人度已,得道成仙的宗教情怀。面前这座塑像是纯阳观开山祖李明彻祖师的塑像。李明彻祖师是广州番禺人,生于乾隆年间,自小在罗浮山冲虚观出家。他以天文地理历算学而闻名,担任过《广东通志》的地理编修,得到了当时两广总督阮元的赞赏,并帮助明彻祖师修建纯阳观。李明彻祖师著有《圜天图说》、《道德经注》、《黄庭经注》等书;而且他擅长西洋画,作为贡画而上贡给朝庭。
在大殿广场我们一块石头,称之为漱石,远看象一只雄狮守护着这里,所以又叫狮石。因为整个山岗的风光,前拥珠江,后枕白云,东联七星,西接五凤,就象玉碟上的明珠一样,所以人们称它为漱珠岗。当时的道士还在岗上种植了很多梅花,每当梅花盛开的时候,游人络绎不绝,石头上刻着梅社两个字,正是当年文人墨客在这里赏梅雅集,吟诗作画的见证。现在纯阳观恢复了这个文化传统,2009年7月15日,“广州市梅社书画院”在纯阳观正式成立,定期邀请书画家在纯阳观雅集。
广场左侧是慈航殿,2007年开光,面阔三开间,硬山屋顶,屋脊琉璃瓦造,素瓦剪边,辘筒瓦面,琉璃正脊上方为双龙抢珠,正脊中部陶塑历史故事题材,工艺精美。里面供奉有慈航真人,关圣帝君、财神赵公明元帅。
文昌殿位于大殿前广场的西侧,对称于东边的慈航殿,2008年开光。文昌殿为面阔三开间,硬山顶,琉璃瓦饰。殿正面有檐口封檐板木雕,雕刻有历史故事题材,雕刻工艺精细并贴金箔装饰,富丽堂皇。里面供奉的是文昌帝君、天后娘娘还有药王三位神灵。
纯阳观,因为供奉纯阳祖师,也就是吕洞宾祖师而命名的。吕祖生于唐朝,原为儒生,后被钟离权祖师点化而修道,创立了道教史上的钟吕金丹道,被奉为道教全真派的祖师。纯阳宝殿在2003年重修,并由当时的中国道教协会闵智亭会长题字。大殿为传统岭南建筑形式,青砖墙,麻石脚,梁架结构为进口波萝格。大殿周边古树参天。大殿依山势而筑有月台三层,层层用雕刻精美的青石栏杆围护。大殿的屋顶为硬山顶,琉璃脊饰,绿色琉璃前边辘筒瓦面。纯阳宝殿里还供奉全真派开宗祖王重阳祖师、全真龙门派立派之祖邱处机祖师。
纯阳宝殿右侧是明彻亭,有纪念李明彻真人生平事迹的道行碑和纪念2003年重修纯阳宝殿的碑文。还有一块金石循环的石头。相传是钟离权祖师十试吕祖所留下的。
朝斗台坐落于漱珠岗最高处,纯阳大殿东北面,始建于清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系广东著名天文学家、纯阳观开山祖师李明彻真人为观测天文星象而建。此台是四方型的碉楼式建筑,高八米,面阔八米,进深七米,全部用白色石块砌筑而成。台分两层,底层为一石室,楼顶是一平台,有石梯级直达,四周有石栏。顶上原有亭阁,内设各种观测天象的仪器,今已不存。
朝斗台是广东最早建立的天文台,比香港皇家天文台建立还早几十年,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历史价值。朝斗台的建立,体现了道教对自然科学的不断追求和探索。李明彻祖师不仅继承和发展道教的星象学说,还大大促进了近代中国气象观测学和地图绘测学的建立。李明彻真人虽然是一个传承中国古老文化的道士,但他又敏锐地把目光投向世界日益发展的自然科学,他把西方近代的天文学与中国古老的星象学结合,极大地丰富了近代的天文学宝库,他将自己总结出的宝贵经验编写出《寰天图说》一书,为我国天文学事业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纯阳宝殿下面就是纯阳观的道教文化碑廊。这个道教文化碑廊集道教经典与历代咏颂纯阳观的诗篇于一炉,这些都由现代书法家们书写后再隽刻。在碑廊的对面是道教文化宣传栏,这些文化设施,让信众与游客在游览纯阳观景观时,可以同时感受到道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元辰殿也叫太岁殿,是广州市内的最大拜太岁的场所。里面供有斗姥元君和六十太岁。元辰殿建筑为八角形,形似八卦,是南方较为少见的建筑。
南雪楼是纯阳观的旧有建筑名称,我们沿用此名称,这座大楼第一层是办公区域,里面设有办公室、讲经堂,供日常办公和讲经弘法之用。第二层是梅社书画院,里面藏有道教陶瓷、名石十供、广式木雕等文化精品。还有纯阳观收藏的上千幅书画作品,作不定期展出。
南雪楼前有一水池,池中鱼、龟为善信所放生。池中有一石坛,上有石雕地动仪,及中国古代天文地理图案,象征“天地一体,天人合一”。池边有一原木方亭,圜天亭,是为了纪念纯阳观开山祖师李青来(李明彻),祖师有天文著作《圜天图说》,影响甚大。
由于开山祖师李明彻的博学多才、知古通今,精通诗文书画及天文之学,纯阳观在岭南艺术界更是名声鹊起,苏六朋、居巢、居廉及其弟子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文人墨客在此雅集创作,还种了梅花,所以纯阳观也称“梅社”。2009年7月15日,“广州市梅社书画院”在纯阳观正式成立,集聚了岭南地区数十位有影响力的书画艺术家和诗人学者,并由著名书画家陈金章、陈永正、黎明任名誉院长,潘崇贤任道长重现“梅社”雅集,效百年“梅社”之法,以画会友,酬唱诗文,以此缅怀岭南画派之先师大德,弘扬吾中华民族之优秀文化。
3元
08:00-16:45
1、乘坐地铁8号线至中大站C2口出下车,步行即可到达。
2、乘商务专线2路、夜12路公交车前往。
纯阳观的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其艺术风格也各臻其妙。它将文化、建筑、雕塑、石刻、书法等各种艺术溶铸造于一炉,生动地反映了道教文化的思想情感,理想追求以及中华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一直以来,纯阳观全体道众团结广大信徒,弘扬道教优秀文化,兴办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保护生态环境,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
2005年和2009年纯阳观分别被评为“省、市文明宗教活动场所”。
2010年被评为“全国和谐文明宗教活动场所”。2011年被评为海珠区十大文化名片之“漱珠朝斗”。
广州道教中人素有“北至三元宫,南去纯阳观”之说。纯阳观虽位居商业闹市之中,山门内却别有洞天,清寂宁静,纯阳观无论在建筑风格,还是供奉的道教其他神仙人物,或是其儒雅韵味积淀的人文氛围,无不具有浓厚的岭南文化特色。然而这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却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秉持,正是由于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道教也被誉为中国的活文化,道教的生命力也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
纯阳观所在的漱珠岗环境清雅幽静,古松怪石,郁郁葱葱,清幽宜人,一直为避暑游览胜地,自汉代以来,曾为杨孚、崔与之等名仕雅聚之所,清道光年间,得两广总督阮元资助,天文学家李明彻祖师开山建纯阳观。由于李明彻的博学多才,知古通今,精通诗文书画及天文之学,纯阳观在岭南艺术界更是名声鹊起,苏六朋、居巢、居廉及其弟子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等文人墨客在此创作、交流,并结成“梅社”。为了传承纯阳观的文化传统,对书法艺术颇有造诣的潘崇贤道长在经历了百年的沧桑变化后,建立“广州市梅社书画院”,再现百年梅社的盛世重光。他透露,创办梅社书画院在广东道观中属首创,纯阳观效法“梅社”雅事,以画会友,酬唱诗文,以此缅怀岭南画派之先贤,弘扬吾国吾族之优秀文化。
为了传播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年轻人在传统文化中吸取养份,纯阳观还在弘道堂举办系列道教文化讲座,潘崇贤道长特延请教内外高道大德面向十方信众、弟子举办的道学、国学、养生、易经、中医等各方面的免费专题讲座。当中就包括了中山大学教授、香港道教学院教授、珠江医院中医教授,内容涵盖国学、中医、养生等多文化领域。
为弘扬道教传统养生文化,改善信众健康,纯阳观开办道教养生太极拳学习班,向信众传授道门养生功与正宗太极拳,受到了信众的热心欢迎,学员人数不断增长,殿堂之间、绿荫之下不时闪现太极拳学员的矫健身影,古老的养生术在纯阳观焕发新的魅力,纯阳观一直致力于道教文化事业的推广,经纯阳观道长校对,由善信自发捐资,印刷的各类道教经典、道教知识普及读本,各方善信可以在纯阳观内自由索阅,使信众了解更多宗教知识,正信正教。此外,为了加强广州市道教与社会各界沟通,提升广州道教整体的文化品位,纯阳观还承担了市道教协会会刊《恒道》的编辑工作。
据地质学家考证,漱珠岗是二亿年前火山喷发出的熔岩堆积而成。汉代杨孚、宋代崔菊坡、清代岭南画派鼻祖居廉等名人都在这里设帐讲学。
纯阳观为清代岭南高道李明彻祖师在道光四年所建。自从1987年归还道教管理后,我们在2003年重新对纯阳观进行修复,工程历时7年,至今还在完善之中。
李明彻(1751—1832)祖籍江苏,出生于广州。少年时曾入道观当道士,其间,除受教于道教学说外尚攻读了先秦诸 子百家学说。成年后,又对已传入国内的西方科学知识产生兴趣,曾赴澳门向外国传教士学习观察天象推算地理测绘法和三角几何学。自此,他与天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由于李明彻兼学了西洋油画的画技而被视为通晓西方艺术之才。
他曾受地方官府之命,携带西洋油画进京城向朝廷进贡,因而有暇到主管天文历数的钦天监观摩,从而开阔了对传统的天文学认识。回到广州后,他依据自己历年对天文现象的观察成果,并结合中西方天文学的资料,陆续写成了《寰天图说》三卷、续编两卷。全书论述了对太阳系星球位置及对日蚀、月蚀成因、地球昼夜节气变化的测定之法,并对自然现象作了探讨。这是一部广东地区最早撰成的关于天文学的著作,揉合了中西方天文学的精粹。由于其资料翔实、论述精确,该书被公认为中国近代天文学的一部有较大影响的著作。李明彻写完《寰天图说》后,又受两广总督阮元的邀请,主持编写了记叙全省地理形态的《广东通志·舆地略》。道光六年(1826年)春天,在南方发现彗星,他推算有天旱现象,向阮元建议大量进口洋米以备饥荒。当年秋天果然天旱,广东因采纳其建议,市面米价平稳,被后人传为美谈。至道光九年(1829),他主持筹建的广州纯阳道观(位于今广州河南漱珠岗)竣工后,他以此地作为天文观测台,继续从事研究星际与修道养息。
道光十二年(1832年),李明彻在广州仙逝,始葬于三元里松柏岗,后来为了纪念他对天文学的贡献,1850年迁葬漱珠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