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坊七巷天后宫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三坊七巷郎官巷中,位于严复故居斜对面,是福州旧城内仅存天后宫。目前建筑为清代重修并保存至今,与比邻的绥安会馆同为一体,为清绥安会馆附属建筑,祀天后妈祖,系建宁人出资修建。重修于清代,占地面积1470平方米。
郎官巷天后宫为坐南朝北的单进建筑,临街开三个门,进大门后依次是前殿、正殿和后殿。保持着清代福州建筑婉约、别致的风格。前殿有戏台,院内石板铺地,两侧建有厢廊其木构件雕刻精美,正殿的顶部有鎏金藻井,由七层如意斗拱叠涩螺旋结顶,优美华贵,殿正中供奉了妈祖神像。现在这个妈祖神像是建莆田籍著名工艺美术大师佘国平设计并建造完成。塑像所有彩绘均使用矿物彩,可经千年不褪;手工按金工艺,其光泽度足以和镀金相媲美。
后殿供奉九尊神像,正中三尊分别为,正一盟威道创始人祖天师张道陵(中)、武财神赵公元帅(左)、送子金阙监生高元帅(右);左侧三尊分别为北方之神真武大帝(中)、紫霞仙府督署裴师真人(左)、掌管武术、音乐、戏曲的九天会乐三田都元帅(右);右侧三尊分别为慈航普度天尊(中)、泰山奶奶碧霞元君(左)、顺天圣母临水夫人陈靖姑(右)。
戏楼
逢年过节,前殿戏台唱戏,两侧的厢楼和天井人山人海,十分热闹,是福州坊巷中一处重要的道教信仰活动场所。
三国后期到唐代初年,绥安包含了建宁、泰宁及宁化等周边地区。绥安会馆为建宁、泰宁人设在省城福州的机构,馆址的房屋供同乡、同业聚会或寄寓。古时郎官巷西接大小水流湾(宋代称水流坑),内河与闽江相通,是早期水上交通道口,通连罗城大濠的浦尾,这里的入城船只可达三处,是福州市民和官绅西出福州城,经洪山桥、洪塘古渡,沿闽江北上南下的证据。
据清《绥安会馆碑记》记载, “纸、木、茶、笋等帮,贸迁至省,暨转运天津等处者,险历滩河,逾越海澨,莫不感戴神灵,生计日隆,备臻利涉,思有以报答天后之鸿慈,图建会馆。”三坊七巷古时内河水路四通八达,是福州城区内商业汇聚的通衢和中转码埠,随不临海,但承担着南北贸易的中转枢纽作用,许多与“海上丝绸之路”的南北文化交融形成 于此。古时郎官巷内入城船只可达三处,是出海商贾沿江北上南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贸易集散口岸。继而形成了与“海上丝绸之路”中闽商文化、闽台商贸历 史密切相关的祈福信俗,蕴含着闽商文化精神以及闽台特色。例如“茶帮拜妈祖”文化、礼斗祈福、福船开光等,并成为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福建是台湾绝大多数 同胞的祖籍地,信仰民俗文化极为相似,而随着两岸经贸文化往来的发展,三坊七巷天后宫近年来举办的初五迎财神活动,也逐步成为三坊七巷乃至福州、福建两岸 信俗文化交流中的一个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