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府全称“嗣汉天师府”,亦称“大真人府”。府第坐落在江西贵溪上清古镇,南朝琵琶峰,面临上清河(古称沂溪),北倚西华山,东距大上清官二华里,西离龙虎山主峰十五里许。整个府第由府门、大堂、后堂、私第、殿宇、书屋、花园等部分构成。规模宏大,雄伟壮观,建筑华丽,工艺精致,是一处王府式样的建筑,也是中国现存封建社会“大府第”之一。院内豫樟成林,古木参天,浓荫散绿,环境清幽,昔有“仙都”,“南国第一家”之称。
天井周以楼屋,堂为楼厅五间,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浮雕如生,呼之欲出。图案大致为三,一是神话故事和戏剧人物,二为云龙玉免,瑞兽祥禽,三为松竹花卉,清淡高雅,不落俗套。穿后厅而进,过八卦门,通灵芝园。门旁书有“八卦涵宇宙,双龙卫乾坤”对联,园东西各建廊房四间,整齐相对,原为书房,现为道教研究室。园中有古老四季桂一株,树姿婆娑,四季飘香。灵芝园北为敕书阁,是保存皇帝圣旨诏文、书信之所,毁于清咸丰年间,正待恢复。书屋后为百花园,临池建纳凉居。池内养鱼,园中栽树,花木葱郁,秀色可餐。躺在这里纳凉,低头看水,枕流看山,清风徐来,沁人心脾。万神集聚的“万法宗坛”坐落在私第西边。正殿为三清殿,供奉着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东西殿为灵官殿和财神殿。灵官为道教巡察、护法、监坛之神,财神殿为骑黑虎杨银鞭“上天奏善事,下地降吉祥”的赵公元帅,他是守护张道陵玄坛的守护神,又号赵玄坛。
万法宗坛院落内有雌雄罗汉松二株,偏大者为雄,偏小者为雌。传为南宋赵构母亲所栽。时隔千年,却依然树繁叶茂,生机勃勃。正一观和上清宫遗址正一观旧址在龙虎山麓,坐北朝南,而水背山地方开阔平坦。乃第四代天师张盛从汉中携祖天师印剑符??迁回龙虎山建祠,祀祖天师的地方。《水浒传》第一回“张天师祈禳瘟疫,洪太尉误走妖魔”就以“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这样生动的语句来描述这里的景色。天师府迁上清后,正一观渐渐被冷落,只留下一片废墟供人凭吊。从正一观继续往上走,便到了祖天师结炉炼丹的水帘洞、炼丹岩了。炼丹岩前临溪涧、峭石壁立,丹灶遗址尚存,草庐足迹仍在。水帘洞瀑布飞泻,状若珠帘,当年张道陵就是用此水炼成九天神丹的。龙虎山对面有成片的天师板栗林,据说为当年张天师亲手所植。天师栗个大香甜,据说可以益寿延年。
上清宫距天师府二里,在上清镇东首,左拥象山,门对泸溪,面云林,枕台石。始建于东汉,为祖天师张道陵修道之所,时名“天师草堂”。汉末,第四代天师张盛自汉中迁还龙虎山,改“天师草堂”为“传录坛”;唐会昌年间,真宗赐传录坛额曰:“真仙观”。北宋大中祥符年间,真宗敕改上清观。正和三年(公元1118年),名上清正一宫,简称上清宫、大上清宫,是历代天师供祀神仙之所,故有“仙灵都会”、“百神受职之所”之称。道教兴盛时期曾建有九十一座道宫、八十一座道观、五十座道院、二十四殿、三十六院,它原是我国规模最大、历史最为悠久的古老道宫之一。它和皇帝宫殿相比,仅矮一尺。我国古典名著《水浒传》对上清宫的仙都风貌作过极为精彩的描写,从而使这座古老道宫显得更加神奇。上清宫整个建筑以三清殿和玉皇殿为中心,分八门四方。现殿宇绝大部分被毁,但这座古老道宫的声名仍然显赫,家喻户晓,现存的东隐院,善恶井、梦床、神树和传说中的镇妖井等文物古迹,仍然强烈吸引着中外游人。
东隐院在上清宫院内东侧,是龙虎山上清宫一座著名道院,也是上清宫至2013年残存的唯一道院。
创建于南宋年间,现有建筑为明末清初建筑,有门屋一间,正厅三间,左右丹房各四间,后厅三间,左右耳房各一间。建筑风格古朴,院墙外有“善恶分界井”和“神树”等古迹。虽然今昔对比,面目全非,但群山环抱,云雾缭绕,仙迹缥缈,仙气犹存,站在这里,仍可领略一番仙都风貌。在这里需要特书一笔的,就是施耐庵在《水浒传》开篇第一回用浓墨重彩绘声绘色描写的伏魔殿的镇妖井。伏魔殿早已不存,但此井仍在殿口,石栏依旧,口如谷罗,井圈四周长有青苔绿草。站在“遇洪而开”的洞口朝底探望,井底幽深,确是黑洞洞地啥也不见。哪里去找《水浒传》中“只见一道黑气,从穴里冲将出来,掀蹋了半个殿角。那道黑气直冲上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的奇观?令人感叹的倒是施耐庵的生花妙笔,把梁山好汉出世铺陈得如此神奇,如此惊心动魄,至今还牵动着多少游人好奇的心!上清宫周围还有许多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沿泸溪河而上是上清林场的林区,对岸一片樟林,是当年红十军与中央红军会师之处。宫南隔河的桂洲是明代武英殿首席大学生夏言故里,这位明代嘉靖年间的耿耿名臣、朝廷宰相,因支持收复河套的主张被奸臣严嵩所害,其父夏鼎之墓便在上清宫南二里处,可供凭吊。另外,围绕着龙虎山上清宫周围,还有十八道宫、八十一座道观和三十六座道院遗址,以及天师墓等等。道教祖庭龙虎山,真的不虚此名。
天师府宋崇宁四年(1105)始建于上清镇关门口,元延祐六年(1319)重建于上清镇长庆坊,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建于今址。占地二万四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一万一千多平方米,主要建筑有府门、仪门、玄坛殿,真武殿、提举署、法篆局、赞教厅、万法宗坛、大堂、家庙、私第(即三省堂)、味腴书屋、敕书阁、观星台、纳凉居、灵芝园、以及厢房廊屋等。
明代的建筑大部分已毁于清康熙年间,现存六千平方米左右的建筑,多是清代乾隆、同治年间重建和修建的遗物。
府门(即头门)临溪耸立,古镇小街东西横穿,面阔五间,约二百平方米,高达二丈有一,十几根大木柱,六扇三开大门,中门正上方悬“嗣汉天师府”直匾一块,金光夺目。前正中两柱挂有黑底金字抱柱对联,上联“麒麟殿上神仙客”,下联“龙虎山中宰相家”,东侧置大鼓一面,名曰:“通报鼓”。门前东西墙间有石刻“道尊”,“德贵”二坊(今不存)。建筑雄伟,气势不凡。
二门距头门一百二十步,建于清同治四年(1865),现已修复一新。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东西耳房各一间,共一百六十平方米。较头门矮三尺,红墙绿瓦,脊兽腾飞。十二根大木柱设门六扇三道,门上画有秦琼、尉迟恭、杨林、罗成、程咬金、单雄信六尊像为三对门神。中门上端悬直匾一块,上书“敕灵旨”三个金字:前两柱挂有黑底金字抱柱对联,上联“道高龙虎伏”,下联“德重鬼神钦”。十八般古代兵器金光银闪并列两旁,显得十分威严。
二门前,东为玄坛殿,西为法篆局、提举署(均毁待建)。进入二门有一大院,院内合抱樟树十余株,枝叶繁茂,十分葱翠。元至正十一年铸造的九千斤铜钟,曾于一九七九年从太上清宫移放院内(待建钟鼓楼),以供欣赏。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手书的大石碑也移放在古樟之下、以供考究。在二门通往大堂的甬道中心,掘有一井,深二丈七,据传系南宋道士白玉蟾奉天师法旨所建。名:一日“丹井”,二日“灵泉井”,三日“法水井”,院内二门两厢设有品茶亭和小卖部,游客至此可品上龙虎山仙茶和上清板栗等龙虎山土特产。
大堂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大堂是天师实施道政的地方,前距二门“九九”八十一步,后靠私第院门,面阔五间,约三百平方米,较头门矮二尺,比二门高一尺,三面红墙,门前建有“塞身亭”,堂后门直通三省堂,中厅正上方横悬康熙十七年“御书“碧城”匾和乾隆七年御赐“教演宗传”匾各一块。堂内原置有法台、令旗、朱笔、兵器、御赐半副銮驾,以及麒麟图祖天师像等,颇有公堂神威之感。
私第是历代天师的住宅,名“三省堂”,为江南院落式,是明建清修之物。院门梁记载:“皇清同治六年谨修”。今已再次油画修缮。这区建筑是天师府的主体,面积约二千平方米,分前、后、中三厅和东西廊房,以及前左右花墙厢房,并与后花园和敕书阁结成一体,雕梁画栋,金碧辉煌。院门前上书白底蓝字对联一副,上联“南国无双地”,下联“西江第一家”。院门隐壁画有“鹤鹿蜂猴”巨画一幅,象征高官厚禄,宰相门第。绕隐壁登上三省堂,三省前后中三厅:前厅为客厅,面阔五间,三明二暗,四柱前伸,石阶五级,敞门而进,东西花栏,各设台阶,厅前地面有一绿色园石,名“匝送石”。堂壁挂有墨龙穿云图和祖天师像,东西四壁皆书名诗古画。堂壁上方悬匾三块:“道契崆峒”一匾置位正中央,“仙派名裔”排于东,“纳甲周呈”列于西。
中厅(亦称狐仙堂),相传是天师祀奉“狐仙”之所,堂内设有供桌、神台,常明灯等供品神器。建筑结构,前与前厅用以天沟搭接,又以砖墙石门分之,后与后厅天井厢房连缀。前门额上书“道自清虚”四个金光大字,东西二门分“紫气”、“金光”,各有额书。
后厅:后厅是天师的食宿生活厅,面阔五间,用以房室四问,宴厅一间,前有天井后有院,东西厢房上有楼,厢房与中厅连接,天井周十柱明现,门窗四壁,雕刻精致,中置金鱼大缸,两旁假山列之。宴厅摆设为清代款式,四壁名画诗词,中堂正上方悬黑底花边金字匾一块,上书“壶天春永”,据说是袁世凯送六十一代天师六十辰寿匾。厅前上方悬“福备箕畴”一匾,说为清代一状元徐甫所题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