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到2023年4月,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设有材料工程学院、机械与交通学院、智能控制学院、数字商务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旅游与康养学院、艺术创意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海外教育学院与基础教学部、体育工作部合署,马克思主义学院,邓建军工匠学院等直属教学单位。办学专业56个,覆盖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等专业大类。学校现有全日制在籍学生一万五千余人。
学校积极服务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国家战略,紧扣常州532发展战略,对接智能制造装备、汽车及核心零部件、新材料、新能源等先进制造业集群,推进专业之间相互支撑、协同发展。聚焦聚力,以机电一体化技术、数控技术2个省级品牌专业为核心打造智能装备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培育特色鲜明的省级高水平专业群。积极融入数字化技术,大力支持管理、艺术、旅游等现代服务业专业群建设。聚焦专业群创新发展主线,加快推进专业的“智改数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打通教育链与产业链,根据市场需求和就业育人质量,持续完善专业建设动态调整,优化专业布局和培养规模,增强专业服务产业的发展能力。建有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2个、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骨干专业7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群、数控技术专业群)、省级品牌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省级重点专业群3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成人高等教育重点专业2个。获批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国家资源库子项目6个、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9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教育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25本、教育部“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1本、省级重点教材27本、十四五”职业教育江苏省规划教材10本。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10项。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参与教育部1 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28个。
学校紧密结合行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建有首批国家级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国家级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江苏省家电检测与维修实训基地、高分子材料应用技术实训基地、现代制造装备控制与维护实训基地、江苏省高校电工电子实验示范中心、化学基础课教学实验中心、江苏省数字化设计与研发中心、江苏省LED应用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100多个实验实训中心。智能制造生产线实训平台和“互联网 ”商务场景实训平台2个江苏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生产线实训基地。协作机器人开发应用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019年立项省级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智慧制造产教融合集成平台。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章程(2024年实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招生工作的顺利进行,规范招生行为,切实维护考生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和教育部有关招生规定,以及学校所向的相关招生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招生政策,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本章程适用于学校全日制普通类、艺术类专科招生工作。
第三条 学校全称: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标识码:4132013101,学校在各招生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代码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部门公布的为准。
学校办学地址:常州市武进区鸣新中路28号(科教城内)。
第四条 学校简介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教育厅主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学校创办于1958年,先后获评“全国育人成效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50所产教融合卓越高职院校”,连续五年获得“省属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就业工作连续多年荣获全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情况A等次。
第五条 颁发学历的学校名称为: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在规定的年限内达到所在专业毕业要求的学生,颁发普通高等学校专科毕业证书。
第二章 组织机构
第六条 学校招生工作的领导机构是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第七条 学校的招生工作组织实施机构是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
第八条 学校根据需要组建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工作组,负责该地区招生宣传和咨询。招生工作组组长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
第九条 学校的招生工作实行上级主管部门、内部和第三方多重监督机制,学校招生工作在监督部门的监督下进行,同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第三章 招生计划
第十条 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办学条件等实际情况,统筹考虑各省份高考人数、区域协调发展等因素,结合近年来本校分省招生计划编制情况,综合分析,确定学校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经审核后,由各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向社会公布。
第十一条 招生专业(含专业名称、专业代码、学制等信息)及招生计划以省级招生主管部门公布的信息为准。
第四章 录取规则
第十二条 凡符合生源所在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规定的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报考。
第十三条 学校严格执行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及有关规定。
第十四条 考核方式:按各省考试院相关政策要求执行。
第十五条 学校依据教育部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对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要求,实行学校负责、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部门监督的录取体制,坚持德、智、体、美、劳全面衡量,按公平、公开、公正和择优录取的原则,根据考生考试成绩和公布的招生计划,严格按招生的有关规定进行录取。
第十六条 学校严格按教育部和各省(市、区)的相关规定执行加分优惠政策。
第十七条 学校按照物理等科目类、历史等科目类、艺体类分类录取,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市)按其高考改革方案相关规定进行录取。
第十八条 学校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生源情况确定提档比例,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调档比例按照各省考试院要求严格控制在规定比例内。若生源不足,则参加征求平行院校志愿(含院校服从志愿)的录取或者按规定提取其他志愿录取。
第十九条 对普通类、艺术类进档考生的录取采用:普通类按照“按分排序,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考生的投档分为高考文化分。1、当投档分相同时,新高考改革省份,首选物理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数学两科之和、数学、语文、外语、物理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首选历史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2、当投档分相同时,综合改革省份,依次比较语文数学两科之和、数学、语文、外语单科成绩、选考科目单科成绩最高分。3、当投档分相同时,其他省份,文科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数学、外语、历史单科成绩;理科考生依次比较语文数学两科之和、数学、语文、外语、物理单科成绩。
艺术类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对于高考文化分和专业分均达到相应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按照“按分排序,遵循志愿”的原则进行录取。考生的投档分由高考文化分和专业分按一定比例构成。当投档分相同时,依次比较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艺术省统考成绩。
第二十条 普通高考各专业不限制考生应试的外语语种,但学校的公共外语课只开设英语课程。
第五章 其他
第二十一条 学校录取的考生,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由学校寄发录取通知书。
第二十二条 学校根据经江苏省物价部门核准的标准,《江苏省物价局江苏省财政厅关于公办高等学校学费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苏价费[2014]136号),按学年收取费用(币种:人民币):
文科类专业4700元/学年,
工科类专业5300元/学年,
艺术类专业6800元/学年,
中外合作专业15000元/学年。
第二十三条 学校根据江苏省物价部门核定的标准,省物价局省财政厅省教育厅关于印发《高等学校社会化学生公寓收费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苏价费[2002]369号、苏财综[2002]162号)执行,按学年收取住宿费(币种:人民币):1000元/学年(6人间)。住宿费标准如有调整,具体收费标准以省发改委省教育厅出台的相关文件为准。
第二十四条 新生入校后,学校将在三个月内进行新生入学资格审查及身体复检。经复查不合格者,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处理,凡发现弄虚作假者,一律取消其入学资格。
第二十五条 学校具有完善的奖助体系,设有国家奖学金、五育奖学金、竞赛奖学金、企业奖学金以及各类助学金、学费减免、路费补助等,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制订了专门的资助政策,同时年均提供勤工助学岗位400多个,对于原建档立卡等各类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给予相应的学费减免。详见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各类奖助学金实施细则。
第二十六条 学校通讯地址: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武进区鸣新中路28号(常州科教城内)
邮政编码:213164
免费咨询电话:4009902878
咨询电话:0519-86335008、86335009
监督电话:0519-86335028
微信: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招生信息网址:https://zs.ciit.edu.cn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七条 本章程通过阳光高考平台、招生官网向社会发布,对于各种媒体节选公布的章程内容,如理解有误,以学校公布的完整的招生章程为准。
第二十八条 学校以往有关招生工作的政策、规定如与本章程相冲突,以本章程为准,原政策、规定即时废止;如遇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有关政策变化,以变化后的规定为准。
第二十九条 本章程由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生就业处负责解释。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24年4月
本章更新于2024年5月,最新章程以官网为准。
近五年,学校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5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厅第七批教育改革发展战略性与政策性研究重点课题1项;立项教育部“协作机器人开发应用协同创新中心”;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江苏省教育教学与研究成果奖三等奖1项;获江苏省社科联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获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江苏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成果奖三等奖1项;发表核心及以上论文305篇;立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8个、市厅级科研项目335个;横向项目到账经费9300多万、技术合同成交额8000多万、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600余个,转化金额140余万。
校训:诚信、笃实、勤俭、创新
诚信―――“诚实不欺、信守诺言”,“言必信、行必果”。诚信是做人的基础,是一种大德,师生员工要秉承传统美德,坚持以德立身、诚信为本,把忠诚作为做人处事的基础和履职尽责的基本准则。诚信,是一种责任,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在工作、学习中无条件地服从命令、坚决完成任务。诚信,是一种习惯,重在实践,贵在积累,是最重要的行为准则。诚信,是一种勇气,要始终保持旺盛的斗志,诚实勇敢地面对工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与挫折,激发自己的潜能、产生巨大的力量,从而超越自我、取得成功。特别在现代社会形势下,培养学生诚信品质尤为重要。
笃实―――老实、踏实、务实、实事求是。做老实人,办老实事,具有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以及严谨的治学精神,使观念和行为得到统一。
勤俭―――“勤”即勤劳、勤奋、勤勉,“俭”即简朴、俭约、节制,两个方面相为互用,相辅相成。富而思进,合理消费,努力有为,奋斗不止。在生活上节约,不铺张浪费;在穿着打扮上,庄重大方,符合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在待人接物上,朴实诚恳,摒弃世俗虚伪的举止;在学业上,刻苦努力,自强不息;在事业上,艰苦奋斗,不断拓宽视野,开辟新的前景。
创新―――“新异”、“独特”、“最佳”、“强势”,其目的是“怎样把事情做得更好”,有益于人类的幸福、社会的进步。创新在实践活动上表现为开拓性,打破旧的传统、旧的习惯、旧的观念和旧的做法,不断改革教育教学方式方法,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在行为和方式上,要求思想解放,敢于批评,勇于挑战,学习“爱岗敬业,自强不息”为核心的邓建军精神,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学校围绕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推进品牌专业国际化合作项目建设为抓手,以“走出去”积极为企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为突破口,全方位、立体化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社会服务和学术交流等国际化工作。学校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德国巴腾符腾堡州合作,开展中德“胡格教学模式改革”项目,探索德国职教模式本土化改革;成立塔吉克斯坦研究中心,不断加强中塔在合作办学、人才培养、联合研究等方面的国际交流。2016年以来,招收来自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乌克兰、苏丹、老挝等30多个国家500余名留学生,提升了学校国际化办学水平。学校获留学江苏优秀人才遴选计划、留学江苏政府奖学金、金砖国家首届智能制造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二届中英“一带一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中国区总决赛金奖。学校与南京工业大学等本科院校达成合作意向,开通了留学生升本通道,留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1958年建校的常州市民办青山初级中学和1963年建校的常州市轻化工中等技术学校,二校合并后曾使用过常州市轻工业技术学校、常州轻工业学校等名称。
1973年9月,常州手工技校与常州轻工机械中等技术学校合并成立常州市轻工业技工学校,校址劳动西路11号。
1979年12月(《常州市教育志》显示为1980年1月),改名常州轻工业学校,由江苏省轻工业厅主管,迁址东郊雕庄镇。
2002年6月,常州轻工业学校升格为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被确定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2018年10月,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2019年11月,列入教育部1 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2023年7月15日,邓建军工匠学院成立。
以上信息源自官网,数据截止至2023年7月,请以官网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