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介绍
云林寺又名云林禅寺,俗称西寺,座落在阳高城内西门南侧。建于明代,由皇帝下诏而建。
原是一座完整的组群建筑,座北向南,东西宽60米,南北长约200米,总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有金刚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朵殿、钟鼓楼等。
现存大雄宝殿、天王殿和配殿。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平面呈长方形,单檐庑殿顶,坡度较陡,用材断面合理,纵横构件连接牢固,巧妙地把力学与美学结合起来。殿内柱同配列为金箱斗底槽的变体,殿堂和厅堂混合结构形式。对柱网的排列习用了移柱减柱法,突出了佛坛的位置。
有泥塑像25尊,其中主像3尊、弟子2尊、罗汉18尊,姿态自然,给人以艺术之美感。塑像基本完好。三面殿墙满绘壁画,计123组,重彩平涂,立粉贴金,金碧辉煌。多种文物荟萃在一起,整个寺宇富丽壮观,对研究我国明代建筑、雕塑、绘画艺术具有较高价值。是对广大人民进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现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林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初建
云林禅寺坐落在阳高县城内西门南侧,俗称西寺,西大寺。
始建年代不详,据雍正七年(1792年《阳高县志》载,云林寺是由皇帝下诏而建,系明代建筑。
修缮重建
清光绪、宣统年间修葺扩建。解放后由阳高县一中占用, 1985 年划归文物部门管理。
1990 年以来,省、市、县先后共拨款 18 万元进行了多次修葺,恢复了大雄宝殿、天王殿及东、西配殿其原来四合院式的建筑格局。
规模建制
寺院大小
原是一座完整的组群建筑,座北向南,东西宽60米,南北长约200米,总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
建筑风格
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平面呈长方形,单檐庑殿顶,坡度较陡,用材断面合理,纵横构件连接牢固,巧妙地把力学与美学结合起来。殿内柱同配列为金箱斗底槽的变体,殿堂和厅堂混合结构形式。对柱网的排列习用了移柱减柱法,突出了佛坛的位置。 有泥塑像25尊,其中主像3尊、弟子2尊、罗汉18尊,姿态自然,给人以艺术之美感。塑像基本完好。三面殿墙满绘壁画,计123组,重彩平涂,立粉贴金,金碧辉煌。多种文物荟萃在一起,整个寺宇富丽壮观,对研究我国明代建筑、雕塑、绘画艺术具有较高价值。
主要景观
大雄宝殿
大雄宝殿不但建筑风格最具特色,而且殿内保存明代文物十分丰富。
该殿面阔五间(19.35米),进深四间(14.1米),平面呈长方形,屋顶形式采用古代建筑中等级最尊贵的庑殿顶,坡度较陡,飞檐恢弘,用材断面合理,纵横构件连接牢固,巧妙地把力学与美学结合起来。檐下斗拱六铺作,制做规整。殿内梁架结构采用"彻上露明造",让构造完全暴露出来,避免了屋顶构架的木材朽坏。梁枋构件制做手法简练、古朴。柱网布局采用元式减柱造法,只在殿堂中设东、西二明柱,使室内空间高大开阔,突出了佛坛的位置。大殿正面明间和次间十二扇格扇门一字排开,窗棂图案尤其别致,分六对设计,无一雷同,工艺繁复高超,是木结构建筑中的精品。
明代泥塑
殿内有明代泥塑佳作25尊,殿堂正面建有高大的须弥座,上塑巨大的三世佛重金妆塑像,面目丰满,肃穆庄严。释迦佛座前有迦叶、阿南二弟子侍立,座下及两厢是高大的护法天王和十八罗汉彩塑,宽衣博带,束发连冠,形态逼真,比例适度,衣饰流畅,姿态自然。是研究我国明代雕塑的珍品。特别引人注目的是三世诸佛背光上的悬塑飞天、伽兰、金刚力士等,设计独特,颇具匠心。
彩塑壁画
三面殿墙满绘壁画,计123组120平方米,朱红石绿,重彩平涂,立粉贴金,金碧辉煌。画面人物众多,形态各异,有的慈眉善目,有的狰狞可怖,有的端庄娴静,有的顾盼应答,栩栩如生,壁画构图严谨,工精细致,每幅作品线条粗细有致,浓淡分明,笔力婉转,遒劲自如,其浑厚的绘画功力和准确的造型艺术,令人叹为观止。在须弥座西侧现存清宣统元年《云林寺重修碑记文》木碑一通。
地理交通
地理位置
阳高县城内新华南街文物巷24号
交通信息
1、火车:N205晚上11:29北京-阳高的火车,5:30到了阳高。
2、大同有长途车直达阳高,每天还有十趟旅客列车在阳高经停。交通可谓方便。沿火车、汽车站前的新华街向南500米,阳高县信用联社对面的小巷进去就是。
3、若从大同县经古城到阳高,包车40元单程,路况不错。能看到沿路沟壑纵横的黄土地间,阳高国家生态林试验基地的葱郁。由南入阳高县城,路东有南瓮城惨案遗址,是1937年侵华日军暴行见证之一。
4、云林寺出来,汽车站坐大巴去大同,15元/人,车次很多,可能半小时至一小时就有一班,最晚一班下午5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