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开元寺始建于唐代开元年间(713-741),原址在柳侯祠内。明徐霞客于1637年游历柳州时曾游过此寺。并在《粤西游记》中具体记录了开元寺位于柳候祠东北面,与刘贤良祠相临,旁有千佛楼,三官堂。历史上柳候祠的设施维护及祭祀活动皆由开元寺僧侣负责。千年以来,开元寺多有修葺,至清渐毁。1932年柳候公园扩建时,拆除地面墙垣;在柳宗元诗作《酬娄秀才寓居开元寺》中,它的影子曾隐约浮现;历代名人诗文中也多有记叙。历经千年的风雨沧桑之后,古刹至清末民初才倾颓湮没。
2005年6月,柳州市博物馆和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对柳侯祠附近地面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时,发掘出开元寺明清时期大殿和山门石柱础、墙基,以及一批生活用品残骸,还发现了开元寺门前30多米长的一段青砖小路,千古名刹得以重见天日。
很多地方都有名为开元寺的寺庙,开元寺只是一个通称,这源于唐朝的“开元盛世”。唐开元26年(739),唐玄宗敕令各郡建造大寺一座,均以“开元”命名,作为官方之寺院,主要负责国家之祝典法仪。至于建寺的原因,一说是为了超度在战争中死亡战士的亡灵,主要建在曾经发生过重大战争的地方。一说是当时玄宗皇帝曾与胜光法师于延庆殿对论“佛恩”问题,论后玄宗乃誓为佛门弟子,遂于天下之州府各置开元寺一所。不管起因如何,散见于全国各地的开元寺,都见证了那个国力强大、佛风日盛的辉煌时期。
历代名人诗句中对开元寺的记载如下:
《柳州开元寺夏雨》▪吕本中
风雨潇潇似晚秋,鸦归门掩伴僧幽。
云深不见千岩秀,水涨初闻万壑流。
钟唤梦回空怅望,人传书至竟沉浮。
面如田字非吾相,莫羡班超封列侯。
《故开元寺吊赵松川殡,示僧洞如》▪李宪乔
不忿旧游地,郁阴中有君
长号入衰草,久立背寒云
虚位当松见,馀香近塔焚
转惭对师坐,未解泪纷纷
开元寺重建
柳州开元寺的重建得到了佛教信徒与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
广西李宁基金会带头捐款5000多万元人民币。历时两年多,开元寺重建完成。重建后的柳州开元寺占地面积约8.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
整体寺庙建筑群以唐风为范本,大雄宝殿全木结构由工程木与传统木相结合,采用榫铆相连接,室内大空间采用穹顶屋盖形式,在中国工程木结构建筑史上实属罕见。目前,柳州开元寺是广西目前最大的佛教寺院,是集生态、文化旅游、休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佛教文化观光区。
2012年1月30日,柳州开元寺在都乐公园重建落成,并举行了盛大落成庆典。中国佛教协会副秘书长、北京广济寺方丈释演觉大和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和尚,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广西佛教协会会长释成清大和尚等高僧前来参加庆典仪式,数万佛教信众参加典礼。目前,开元寺已成为规模宏大寺院,也是柳州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标志之一。开元寺落成后即免费向市民开放。
玉佛殿
2010年,中泰建交35周年,适逢开元寺恢复重建之际,为增进中泰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泰中友协特赠与开元寺玉佛一尊,玉佛殿是传统泰式风格建筑,中泰人民友谊的见证。
开元寺借鉴泰国寺庙的设计风格,精心打造玉佛殿,并将泰中友协赠与的玉佛供奉于此。整座玉佛殿全部由柚木打造,殿内玉佛以泰国“国宝玉佛”为蓝本制作,通高1.03米,重400公斤,佛身由缅甸玉和河北黄玉精雕而成,殿外纯铜打造的泰式四面佛,无不彰显着玉佛殿的异域风情,使信众仿佛置身于佛国暹罗的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