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庵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江城区甜酒巷48号,坐东向西,为两开三进院落,占地面积640平方米,建筑面积940平方米,1985年5月对外开放以来,香火日渐旺盛,香客游人不绝,是阳江市区目前唯一保存完好又对外开放的庵堂。
慈云庵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民国十一年(1922年)先后重修。1922年重修时,慈云庵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规模较大,至1936年,教产充公作校舍,占地面积仅存700平方米。1949年后,古庵香火冷落,十年浩劫时期,庵堂遭受破坏,佛像、经书被毁,庵舍改作托儿所和校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落实宗教政策。从1983年起,逐步收回庵舍、殿堂,重塑佛像金身,至1998年12月,先后重建了前殿、大雄宝殿,新建了讲经堂,耗资八十多万元。而今古庵殿宇生辉,焕然一新。现有常住比丘尼19人。慈云庵以佛像精美著称,中殿耸立者一尊高3.2米、七层八角的朱红色樟香木佛塔,工艺精湛,大殿两旁的十八罗汉像以樟香木精雕而成,栩栩如生。大雄宝殿供奉的佛像,重2吨,高2.8米,造价四十多万元,是目前阳江市唯一的青铜佛像;佛像两旁的阿难、迦叶尊者青铜像,造价达十六万元,五百罗汉塑像造价八万余元,又有一尊1.8米高的释迦诞生像,很受游客的喜爱和敬仰。
自开放以来,慈云庵多次派员到阳江市敬老院、福利院送温暖,支持地方残疾事业和“希望工程”,救助贫困学生,到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当地贫困农村进行扶贫慰问。1990年北京举辨亚运会,1991年华东水灾,1994年华南水灾,1998年夏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特大洪灾,慈云庵尼众都积极捐款捐物支援灾区。1997年2月16日,成立“慈云庵扶贫基金会”,住持越洪法师被推举为会长。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之际,慈云庵举行了庆祝法会。1998年举行了盛大的纪念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年法会。1998年9月6日,成立慈云庵佛教音乐组,先后到当地佛寺进行演唱,深受佛教四众弟子的好评。
为了加强管理,慈云庵成立了管理委员会,农历每月二十三日召开庵务会议,公布上月财务收支情况,学习国家法令和有关宗教法规,布置下阶段工作,接纳合理化建议,解决存在问题。慈云庵尼众严格执行有关管理规定,严守清规戒律,坚持早晚功课,勤修精进,是一个清净、文明、纯朴的道场。
慈云庵现任住持越洪法师,是慈云庵第二十一代法嗣,兼任广东省佛教协会理事,阳江市佛教协会副会长,市一、二、三届政协常委,弥陀庵筹建组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