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寺又名“地藏寺”、“地藏禅寺”,位于安徽省青阳县九华山的天台峰顶,海拔1306米,为九华山位置最高的寺院。因天台是佛教徒朝拜地藏圣迹必到之处地,所以往往将天台称为九华山主峰,有到九华“不上天台,等于白来”之说。
天台寺横卧于天台、玉屏峰间的凹地上,坐北朝南,块石木结构,硬山顶,是一座3层走马通楼的民居式殿宇。是1983年国务院确定的汉地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另在河北、湖北等地有同名天台寺。
原天台寺横卧于天台、玉屏峰间的凹地上,坐北朝南,块石木结构,硬山顶,是一座3层走马通楼的民居式殿宇。
因地就势,布局奇巧,古朴和谐,浑然一体。东面以峰脊(青龙背)为屏障,南面以玉屏台为墙身,西面和北面以突兀的巨岩为连接点,在凹陷地上筑高8米的石台基,构成平整的平面。殿宇的底部架空,下置蓄水井。
整个建筑借高耸的悬崖峭壁以隐蔽,既御风寒又十分坚固。其山门在大殿山墙南面,是一直径3.4米的卷拱石洞,进深4.2米。
山门上镌有“中天世界”和“非人间”两方石刻。入山门,过弥勒佛像后,三进殿堂相互通连。东、北两侧为对峙的悬岩,径直可入2层的大雄宝殿和地藏殿。由此转折向东,沿岩石上的台阶而上,再转折向北即进入3层的万佛殿。
殿长10米、宽13米,满堂有形态各异的木雕小菩萨像,悬立梁柱之上。楼后有偏门通往观音殿、客房和云水堂。原建筑总面积1540平方米。
1997年5月至1998年5月在青龙背东侧新建的寮房,坐东朝西,南对观景台、十王峰,皖南民居式,6层,框架结构,脊高18米、长28米、宽19米,建筑面积1908平方米。
天台寺原大殿因风雨剥蚀,柱朽墙裂,于1998年10月拆除,在原址上重建大雄宝殿。宫殿式,3层,框架结构,双重檐,铁瓦盖顶,飞檐翘角。脊高17米、长21米、宽20米。建筑面积1456平方米。内部结构仍保持大殿原貌,上层为万佛殿,中层为地藏殿,下层为地下室。卷拱石洞山门依旧。
大殿后,东西两边建有厢房;中有小院;北面建有观音殿,民居式,长13米、宽8米,建筑面积104平方米。
大殿山门下坡地拟建韦驮殿。天台寺周围景点众多:寺南青龙头上有六角形石亭,高3米,名“捧日亭”。亭内供有石雕佛像。亭旁有天台,四周悬崖峭壁,有铁柱环护。捧日亭为池州知府李曰章于清乾隆三年(1738)建造,并作有《捧日亭赞》以记其胜。
寺北有两块巨岩立于山巅,对峙如门,只容一人通行。右边岩石上竖镌“云峡”2字,左边岩石上横镌“一线天”3字。
在天台寺与十王峰之间有一长100余米、高近30米、宽10余米的青色岩石,人称“青龙背”。横截东天如屏,故又名“玉屏峰”。青龙背西石壁上有“龙华三会”、“登峰造极”、“东方极乐”及“高哉九华与天接,我来目爽心胸扩”等摩崖石刻。
天台寺由三组民居式殿堂组成。横卧岭凹间,东面以峰脊(青龙背)为屏障,南以玉屏台作为墙身,西面和北面以突兀的巨岩为连接点,在凹陷地上筑高八米的石台基,构成平整的平面;殿宇的底部架空,下置蓄水井,整个建筑借高耸的悬崖峭壁隐蔽,既防风寒,又十分坚固。山门在大殿山墙南面,是一直径3.4米的卷拱下洞。进深4.2米,进寺门,过弥勒像后,一目了然,三进殿堂通连,宽敞、明亮、整齐。大殿(亦为万佛楼)宽10米,深13米,各种木质佛雕像悬满梁间,被香火熏得以铁铸一般。
出弥勒殿角小门,上冈头,可见岩石上有一凹下的巨大脚印,传说为地藏足迹。有路可行至捧月亭。亭建因龙珠峰上,高丈许,呈六角形,于清乾隆二年(1737年)用花岗石琢成,亭内石雕佛像、神台,前设石凿香炉。旁有平台,不大,四周是悬崖绝壁,有铁栏杆环护。前人池州太守李鉴溪曾作有《捧月亭赞》以纪其胜,称在台上能摘星、揽月,是观月出、看云海的佳境。在栏杆下一尺多处的悬崖下有“猕猴石”,似猕猴爬山。从寺后小门可到天台最高处——云峡。二块巨大岩石,并峙如门,祗容一人通行,右边岩石上直镌“云峡”二字,左边岩石横刻“三线天”三字。在此处看日出,观云海,无比瑰丽、壮观。“天台晓日”胜景,为“九华十景”之一。
1955年青阳县人民政府拔款给佛教界重修天台寺。这座寺院原来是四层木结构走马通楼,长期以来,因受湿润空气和山泉流水影响,底层地板和立柱都又腐烂。为维持原来面貌,九华山管理处从1980年起动工改建。在极其困难的施工条件下,以最原始的搬运手段,把六百多吨建筑用料运驮到天台峰上,将底层的木结构换成混凝土结构,上面三层木结构仍然保存原有风格。这一处理方式,大在延长了原来建筑的寿命。1983年重修佛像,上漆贴金。该寺建筑面积一千五百平方米。现已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中国重点寺院。
从古拜台向上,走完十王峰下一段弧形山路,沿龙头峰下的青龙背旁向前即至天台正顶,到在天台寺前,至寺前回首一看,左有龙头峰,右有龙珠峰,对面十王峰。龙头峰下为青龙背,在门旁骈立如屏,女名“玉屏峰”。龙珠峰,又名“天台冈”,上有一颗巨大滚圆的岩石,名“龙珠口”。传说九华是“活的龙脉”,青龙居此高处,这颗“龙珠”,则是它戏耍的宝物。十王峰迎面而来,谓之“十王朝地藏”。寺前岩壁上,有“非人间”等巨字摩崖石刻,寺门在龙头峰、龙珠峰间的渡仙桥下,由桥底登石阶十余步,即进入寺门。拱形桥上的横梁镌“中天世界”四个大字。
相传唐时金地藏曾在此居住,絜瓶僧常从罗汉墩来此与地藏晤谈,留有“金仙洞”遗迹。宋时高僧宗呆笔下的天台寺已是“踏遍天台不作声,清钟一杵万山鸣”了。后寺废毁。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居士陈履泰捐资,住持僧昭莲重修,但十分简陋,仅是“茅屋几间草色青”。
嘉靖年间(1522一1566年),寺僧玺玉,巡山护林,几十年如一日,享年110岁,其事迹流传甚广。
清康熙年间(1662一1722年),僧尘尘子重建,名曰“活埋庵”。至清代中叶,天台峰周围48座寺庙已形成“八刹”,香火甚旺。
咸丰年间毁于兵燹。
光绪十六年(1890年)重建。
1920年住持僧彻德重修“天台正顶”,始为今日之规模。
1921年住持僧兰田重修天台石板路。
1939-1949年住持僧义方重整仪轨,大振沙门。
1936年大国师章嘉呼图克图赠匾额一块,今已佚。
1955年青阳县人民政府拨款给佛教界重修。
1983年重修佛像,上漆贴金,建筑面积1540平方米。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
祗园寺:是九华山唯一一座宫殿式庙宇。坐落九华街东北、插霄峰西麓。寺院由灵官殿、弥勒殿、大雄宝殿、客堂、斋堂、库院、退居寮、方丈寮和光明讲堂等9座单体建筑组成,除弥勒殿和大雄宝殿属宫殿式建筑外,余皆民居式建筑。该寺院虽按山门──天王殿(即弥勒殿)──大殿──其它配殿的传统格式来布局,但在手法上曲折多变。整个建筑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布局紧凑,层次分明。寺院还借松林、溪流布置了天然优美环境,引人入胜。祗园寺始建于明代,清末和民国期间重修和扩建,规模为九华“四大丛林”之首。建筑面积5157平方米,是中国国重点寺院。
百岁宫:百岁宫坐落在海拔871米高的插霄峰上,五层高楼融山门、大殿、肉身殿、库院、斋堂、僧舍、客房和东司(厕所)为一整体,没有单体建筑的配置,远观恰似通天拔地的古城堡。这种形制在中国现存寺庙建筑中极为少见。百岁宫的布局,充分利用由南向北下跌的坡势,楼层由低爬高,层层上升,形成曲折幽深、恢宏多变的迷宫。从山门正面看大殿,它只是一层楼,而大殿东侧的的厢房是两层楼,通高只有10米。但从它的后门看,东侧墙高达55米,为五层楼。而屋顶只是一个完整的皖南民居式有天井的四落水顶。大殿宽19米,进深14米,中有“九龙戏珠”藻井;佛龛则因地就势筑在长4.5米、高2米的岩石上;由大殿侧门可进入同一楼层的肉身殿,殿前有一天井,下建蓄水池,兼作取水灭火之用途;肉身殿后则为佛堂和僧舍。它的4个楼层内有巨岩横陈,有磐石镶嵌,岩石与建筑、建筑与山峰有机结合,巧夺天工,令人叹为观止。百岁宫建于明代,清末民初屡次修葺、扩建。为九华“四大丛林”之一。建筑面积2987平方米。属中国国重点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