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宁寺创建于北齐,以后各代屡修。现存寺庙建筑有钟鼓楼、六角亭、中殿、后殿和僧舍等三十多间,占地九千八百平方米。寺内有元代碑记和清康熙年间碑记。大殿是全寺僧人诵经念佛之地,可容纳两千人,上方正中是住持经师的宝座,在这里大家可以尽情欣赏其独特的建筑结构,铜雕泥塑,四面悬挂的唐卡画等。“唐卡”是藏族绘画之一,源于公元7世纪前。松赞干布时,由于唐朝文成公主和尼泊尔尺尊公主先后入藏,促进了绘画艺术的发展。
法像庄严、宁静、祥和,此像根据文成公主存放于大昭寺的佛像铸造,于1994年,从尼泊尔迎请至此。这些燃着的巨型酥油供灯,可证明这儿是寿宁寺之精华所在。二楼主要收藏的是佛教经典《甘珠儿》《丹珠儿》等,《甘珠儿》是指译成藏文的佛的一切教诫。释迦牟尼佛宣传佛法时,仅是口授身传,当时并未用文字记载下来。佛陀圆寂后,他的弟子为了防止这位祖师的教诲散失或被人伪造篡改,便以集体忆通和讨论的方式收集佛陀的言行,形成了佛教的经典。佛经《甘珠儿》有103本、《丹珠儿》207本。
《丹珠儿》是对《甘珠儿》的诠释。三楼文殊殿内,中间供奉的是文珠菩萨,此殿内的所有塑像、雕刻、绘画、设计均出一人之手。此人经通五明学,是寿宁寺领经师降拥大师,壁柜上那些金身佛像也是他珍藏多年,待寺庙建成后无偿捐献的,他为整个寺庙建筑的规划和建设耗尽了心血,是寿宁寺的功臣,可惜已圆寂。右边供奉的是他的灵塔,塔内放有大师的舍利。
灵塔殿内,这些大大小小的灵塔是该寺历代活佛、格西的灵塔,塔内放有舍利,塔身用白银铸造并嵌有各种宝珠。
弥勒殿,足足有10米高,是用红铜铸造后,镀上了一层黄金,佛体内的装藏有数千册经典和各种宝物,“弥勒”是梵文的音译。意为“慈氏”,在藏语中称向巴佛,佛教传说他是译佛预言的未来佛。弥勒原出生于印度婆罗门家庭,后成为佛陀的弟子。要在译迦寂天经过天上四千岁,相当于人间的五十亿七千万年之后小能下生人间,在华树林园龙华树下成佛,弘扬佛法,还正在兜率天宫中待命。喇嘛庙一般都要供弥勒,而且是巨型的。弥勒殿右侧是藏经楼,各种经典供僧人、信徒阅读。
寿宁寺,原名“霍尔章谷嘎登绕丹郎加泽德岭”,始建于公元850年,先后为黑教和红教,于公元1650年改宗成为康区十三大黄教寺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