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净音寺的由来,当地流传着一个传奇的故事。相传于唐太宗年间,归安县(今湖州市中心骆驼桥东堍)松亭有户官宦人家,姓陈名焕,字百陶,当时陈焕任苏州知府,其夫人仍在乡里持家。陈夫人为人贤淑善良,满腹经文,不拘尊卑,待人和蔼,常常救灾济贫,有求必应,赡养乡间孤寡老人,为乡亲慷慨解囊,修桥铺路,乐善好施,致使花家村百姓平平安安,生活丰衣足食,所以陈夫人颇受当地老百姓的爱戴。陈夫人膝下只有一位小姐,芳名月娥,不仅生的美丽非凡,而且博学成器,琴棋书画件件皆能。陈小姐喜爱花卉,陈府四周宅地种满了花树,百花争艳,一年四季五颜十色,光华璀璨。陈小姐十八岁那年,陈知府将她许配给了京都吏部郑侍郎的儿子郑鹏飞。可不知情的陈夫人后来又擅作主张,将小姐婚事配以当地归安县官门大族的内侄周斌为室。这样错许二家亲,给陈府酿成了无可挽回的灾难。贤德的陈小姐,为人一贯听从长辈以孝为本,无一句怨言。郑周二府择定吉日举办婚礼之时,陈小姐在迎娶的船上投河自尽,以表贞烈。 事情发生以后,陈府不计一切代价,雇人找捞,半个多月的时间,仍找不到残物。四月十八日那天是九天化育娘娘的生日,乡里百姓看到陈府河埠水面上有一段檀香木头漂浮着,众人将该段木头捞起,发现树皮上影有“月娥”两字,于是众口一词传颂,说此木是陈小姐的玉体化身,陈小姐已上云霄仙界。陈小姐代父母至孝,为忠孝愿牺牲自我,对待邻里不拘尊卑,深受众人的敬重。当地老百姓为了纪念陈小姐,发起集资将这段檀香木雕塑成了一座娘娘神像,并建一座庙宇,坐落当地松亭乡间花家村,定名为“净音庵”,又名“陶庵”。这就是净音寺的由来传说。据说陈百陶为官清廉,受到当时皇上的器重,觉察陈家小姐为了尽孝求德自尽,净音庵曾受到皇上敕封,从此花家村易名为陶庵前。 孝德精神留人间,懿范风采人常敬。后人歌颂陈周圣母娘娘为人善良、举止孝德的精神,特别是她凄惨的结局,让人唏嘘不已。香客群众大多数是当地年迈的老人,信众烧香念佛,祈求家人平安,健康无恙。全国各地香客亦慕名前来进香。净音寺有众多香客信仰,一直来香火兴旺。漫长岁月流逝过去,随着世代变化庙史的资料也早已失落。追溯近百年前的历史借鉴,传说清代同治年间,双林镇上有座大庙,庙里有桥,拥有一千多名僧侣,寺方丈长老曾派住持和尚到净音庵,并改寺名为净音寺。当时净音寺后面有庙产田地由僧人自己耕种,有道场,曾有五六个和尚操作法事。历届住持和尚的法名都无从无从得知,直至新中国建立后,该庙只剩一个名为长生的和尚住持,长生法师于1954年端午节前后病逝,以后仅靠当地几位老居士持续照料,净音寺得以保留下来。1958年大跃进时,前面两殿被当时里庄建牧场拆除,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双林净音寺全部被捣毁,所有建材、破碎庙碑、庙墙基石都被改建成学校和原大队办公室。
朱居士心系净音寺,一心发愿兴建净音寺,庄严道场。1995年,经广大信众要求和上级宗教部门批准,在朱居士的带领下,双林净音寺得以开始重建。朱居士四处筹集资金,身体力行,倾其所有,在当地佛教徒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在2005年建成了占地面积200平方米的五间陈周大殿。现净音寺已初具规模,前有天王殿、中间是大雄宝殿、后面有陈周大殿,饭厅、西厢房,会客厅等一应俱全。前天王殿供有弥勒佛、韦驮,两面有四大金刚;中间大雄宝殿内供有如来佛祖、阿弥伽沙佛、南海观音、善善龙女和童子文殊普缘菩萨,两边有十八罗汉;后大殿有九天化育娘娘、地藏王、三官圣帝、观音佛像。净音寺环境清幽,现已成为湖州城东一带较有名声的一座庙宇。传说九天化育娘娘求子必灵,求财必富,故双林镇周围的四方善男信女每逢初一、十五都前来进香拜佛。每年农历三月十八日净音寺都会举行一次庙会,参加人数有上千人,净音寺的名声远播,香火日盛。2010年3月,朱居士辞去村委会计的工作,专心主持净音寺的日常工作,闲暇时在家务农。数十年来,朱居士始终本着“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佛法宗旨把握自己,利益众生,把佛陀的爱洒向人间。其高尚的操守,热爱祖国、奉献社会、服务大众的善举,深深地感召着、督励着佛门四众,同时也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高度赞扬。自管理净音寺后,朱居士一直担任湖州市及南浔区佛教协会理事。2006年,朱居士还被南浔区佛教协会聘为顾问。朱阿祥现任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佛教协会顾问,湖州市南浔区净音寺法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