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博物馆于2003年作为自治区政府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启动建设,在2008年自治区成立50周年之际作为重大献礼工程顺利竣工,2009年5月对公众免费开放。馆内设14个职能部门,分别是办公室、人事部、财务部、党群工作部、陈列艺术部、藏品部、文物保护实验室、民族历史研究部、民族文化研究部、古人类研究中心、社会教育部、信息技术部、产业开发部、物业与安全管理部。
馆内藏品有5万余件(套),包含铜鼓、服饰、银饰、织绣、石器、竹木器、陶瓷器、化石标本等。其中收藏古代铜鼓345面,是世界上收藏铜鼓数量较多、类型较全的博物馆;收藏纺织品1.86万件(套),涵盖广西12个世居民族,特色鲜明、体系完整;收藏有31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民俗文物3758件(套),对研究相关国家民族民俗提供了物证。
广西民族博物馆是“广西文化及自然遗产保护与利用人才小高地”载体单位、“广西文化遗产研究保护与利用特聘专家”设岗单位,也是“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广西左江花山岩画研究中心”挂靠单位,先后与四川大学、中山大学等重点院校共建教学科研基地,与广西民族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共建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五彩八桂
《五彩八桂——广西民族文化陈列》以介绍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传统文化为主要内容,在照顾整体性的基础上,注重突出广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特点,以展现中华民族文化一体多元格局中广西民族文化的独特风采和魅力。该陈列包括“序厅”和“家园”、“霓裳羽衣”、“匠心神韵”、“和谐乐章”四个展区,分别介绍和展示广西各民族基本情况、居住与环境、生产生活方式、染织与服饰、民间工艺、节日、人生礼仪、歌舞戏剧、宗教信仰等。
霓裳羽衣
广西十二个世居民族的服饰种类繁多,精彩纷呈,如艳阳光芒般炽热;纺织工艺传统古朴,世代传承,如灿烂星空般不朽;它们为中华服饰增添了无限光彩,展现出百变多样的服饰特征与文化特色。新“霓裳羽衣”展览将通过新的展陈方式呈现新面貌,给大家展示、解读八桂大地上斑斓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从桑麻丝蚕到纺车织机,从布衣常服到华锦亮绣,它们穿过历史,走过民间,在传统和历史的对话中,散发着民族文化与艺术的独特魅力。.
穿越时空的鼓声
铜鼓,是一种青铜礼乐器,流行于中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长达二千多年。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铜鼓与当地各民族的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独特的铜鼓文化。铜鼓曾作为统治权力的象征,作为祭祀用具和娱乐用具,广泛用于陈列、集众、盟会、战阵、祭祀、娱乐、丧葬等场合。铜鼓又是一种综合艺术品,集冶炼、铸造、绘画、雕塑、音乐、舞蹈于一身,其独特的造型和丰富的纹饰,反映了铸造铜鼓的民族当时的经济状况、文化面貌和心理素质,堪称一部民族历史的百科全书。迄今,广西发现了从春秋晚期到清代末叶各个时期的铜鼓,种类齐全,数量达二千面以上,铜鼓拥有量为世界之最。从《后汉书》开始,关于广西地区铸造和使用铜鼓的记载,可谓史不绝书。直到今天,铜鼓习俗仍在广西少数民族地区流行。源远流长的广西铜鼓文化,凝聚着广西各族先民的聪明智慧,闪烁着广西文明历史的光辉。
壮族文化展
“壮族文化展”旨在增进壮族人民对本民族历史文化的了解,有利于丰富大家对壮族文化的认识,促进壮族和其他兄弟民族的文化沟通和交流。展览以介绍中国壮族的历史与文化为主要内容,在对壮族进行全面、系统展示的基础上,着重突出广西壮族的特点,浓墨重彩地展现壮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突出成就和伟大文明。
69路公交车运行时间及线路:
发车时间:7:30--18:00,每日20分钟一班。
途设站点为:竹溪立交(北车场)、竹溪汇歌路口、市中级法院、市环保局、青山菜市(广西经贸学校)、青山英华路口、南宁大桥北、青环青山路口、交警九大队、青环路中、南宁孔庙、广西民族博物馆。
距离近的地铁路线:3号线“青秀山”站,下车后可步行400米左右转乘69路公交车
南宁市旅游观光专线:
票价10元/人,三天内有效,可上下车4次,每60分钟一趟,运行时间10:00——16:00
路线:南宁国际旅游集散中心——广西博物馆(文物苑)——五象广场——会展中心——琅东车站——东南亚美食街区——瓦窑古庙——广西民族博物馆——南宁孔庙——南宁大桥——青秀山风景区——滨湖广场——民族广场——澳门街——南宁国际旅游集散中心
广西民族博物馆一直致力于优秀民族文化的弘扬和传承,在未成年人教育、节庆活动、展览推广等领域,紧扣陈列展览及民族文化主题,推出了“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壮丽八桂行·乐享中国梦”“非遗之夏”“博物之旅”等主题社会教育活动,广受公众欢迎。同时,积极融合社会力量,整合多方资源助力民族文化宣传推广,开展“‘红石榴’民族文化进基层”志愿服务项目,足迹遍及30多个学校和社区。
2003年,广西民族博物馆开始兴建,占地面积约8.66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约8,000平方米,附属有约4万平方米的广西传统民居建筑露天展示园。
2003年,自治区政府将其确定为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
200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开馆时展出大型的广西民族文化陈列、东盟10国风情文化展示“东盟文化展”、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联合邀请展“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区文物精品特展”和特色鲜明的小型个人收藏展,可满足年接待观众100万人次的需要。
2017年5月18日,在首都博物馆接受晋级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授牌。
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广西民族博物馆紧密围绕早期人类起源与演化、铜鼓、岩画、民居建筑、纺织品、生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领域开展科学研究。科研人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3项,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近500篇,出版学术著作、科普读物、图录等30多部。
2015年2月,获得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的“第四届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2019年9月,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