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该馆于1958年6月26日成立,隶属县文化局。不久,与县档案馆联合成立揭阳革命档案资料征集委员会,1962年博物馆改为陈列室,属县文化馆领导。1963年广东省人民政府重申公布揭阳学宫《为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纪念地(1957年揭阳学宫已被列为省古建筑保护单位和革命纪念地)。1966年文革开始陈列室停止活动。1979年5月,恢复博物馆建制,馆址仍在学宫,属县文化局领导。1991年12月,国务院调整行政区划,设立揭阳市,博物馆划归揭阳市。隶属市文化局。
揭阳市博物馆址揭阳学宫(孔庙)1957年列为《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纪念地和省级古建筑保护单位。学宫始建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其主要建筑有照壁、棂星门、泮池、大成门、大成殿、东西庑、东西斋、崇圣祠、尊经阁。主体建筑均为大圆柱,红瓦绿檐,采用中轴线布局,高台基殿堂式结构。整个学宫占地面积15800万平方米(现存部分)博物馆使用的是学宫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面积6344平方米。
馆藏文物
该馆藏品计有陶瓷器1425件,出土文物1052件,古字画931帧。古书籍4251册。曾展出《孔子●儒学》、《科举考试》、《揭阳出土文物》、《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等四个专题陈列。此外,每年还配合有关活动搞专题展。曾出版《揭阳文物志》、《揭阳书目叙录》、《揭阳博物馆藏书提要》等。
主要职责
按照文物工作的方针和原则,负责文物标本的征集、收藏和保藏;利用文物组织开展固定展览和临时展览,开展社会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丰富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推动我市旅游业的发展,促进我市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对博物馆学、藏品与博物馆性质、任务关系密切的有关专业学科,如:文物的科学保藏方法,陈列设计技术等专题研究,同时为其它专业的科学研究提供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协助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本市辖区内的考古发掘及勘查,协助市文化主管部门做好文物调查和文物保护工作。
机构设置
1、办公室
主要职责:协助馆长了解、掌握全馆的各项情况,处理馆内外的行政秘书事务,包括草拟馆的工作计划和工作制度并督促实施;负责为上级局提供办公信息;协助处理本馆和局属各单位的业务交流;负责本馆的安全保卫、统计、财务、后勤等工作。
2、陈列部(宣传辅导部)
主要职责:负责对本馆开展的固定展览和临时展览进行设计、制作、布置和展出期间展览场所的管理。利用本馆开展的固定展览和临时展览,开展社会教育,传播科学文化知识,接待、组织团体观众参观,进行深入细致的讲解;组织开展其他形式的馆内外社会教育活动。并完成与本部门有关的其他业务工作。
3、仓管技术考古部(信息部)
主要职责:负责对文物和标本的征集、整理、研究及对藏品的档案管理、科学保护;负责博物馆业务资料的采集,并为本馆的展览提供有关的实物资料和文献资料;负责协助省考古所和各县、市博物馆在揭阳境内的野外考古、文物勘查和文物鉴定;协助市文化主管部门做好文物调查和文物保护工作。对本馆出土文物进行科学保护管理;为博物馆业务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并完成与本部门有关的其他业务工作。
4、保卫部
主要职责:负责本馆的安全保卫工作,对安防技防设施进行专业化管理;制定本馆相关安保制度和守则,组织安保人员落实执行有关规定确保馆内外安全;配合公安消防部门完成在本馆的有关工作;并完成与本部门有关的其他业务工作。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揭阳市博物馆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韩祠路7号揭阳学宫。邮编515500
开放时间
至1989年底完成大成殿、崇圣祠主体建筑。1990年春节全面正式开放。开放时间: 8:3017:00星期一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