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位于湖南省浏阳市文家市镇,总占地104亩,主要包括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历史陈列馆、积谷仓、秋收广场、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等部分。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整个建筑群规模宏大,有前后殿、东西两斋、文昌阁、成德堂等二十余处建筑;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现保存有毛泽东住室、前敌委员会会议室、会师草坪等遗址。
纪念馆1974年正式对国内外观众开放,2008年实行免费对外开放。先后获评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湖南省十大魅力场馆。
会师旧址原为文华书院,创办于1841年,占地面积5677平方米,建筑面积3834平方米,为土木结构,是浏阳四大书院之一,书院后更名为里仁学校。书院建筑群传承明清风格,均为土木结构,颇具艺术造型,其中心轴线连接街门、巷道、过路亭、前门、讲堂、大成殿、状元桥、成德堂、后山亭;左有关帝庙、东斋、讲堂;右有文昌阁、西斋。此外,在浏阳的大围山镇、张坊镇、中和镇及文家市镇还分布有其他14处秋收起义旧址。
历史陈列馆建筑面积6957平方米,围绕“光辉起点”主题,通过“一场危机、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支军队、一部史诗”的展示线索布局,分为“序厅、高举新旗帜、开辟新道路、创建新军队、苦难辉煌”五个部分,运用声光电、场景复原、电子沙盘等技术和形式,融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于一体,尽显秋收起义红色文化底蕴,2017年入选全国十大主题展览。历史陈列馆建筑面积6957平方米,围绕“光辉起点”主题,通过“一场危机、一面旗帜、一条道路、一支军队、一部史诗”的展示线索布局,分为“序厅、高举新旗帜、开辟新道路、创建新军队、苦难辉煌”五个部分,运用声光电、场景复原、电子沙盘等技术和形式,融思想性、观赏性、艺术性于一体,尽显秋收起义红色文化底蕴,2017年入选全国十大主题展览。其中,序厅面积380平米,由三个元素组成,一是我党一面鲜红的军旗,寓意着我们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二是一条宽敞的道路向前延伸,寓意着秋收起义开辟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伟大道路。三是一组英雄群雕,生动地再现了毛泽东同志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向浏阳文家市集结的情景;整个展区陈列251张照片、45件文物、18份文献、运用声光电、场景复原、电子沙盘等技术和形式真实再现了90年前秋收起义时的那段烽火岁月。
杨勇故居位于浏阳市文家市镇市场路,故居始建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为江南地区传统民居建筑。故居占地面积1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60平方米,坐北朝南,砖木结构,小青瓦,悬山顶,前面五间泥瓦老屋基本保持原貌,后面两间临街门面曾是杨勇父亲所开“杨利生饭铺”的场所,现做了复原陈列,屋前的庭院栽种了一些果树和花木。
杨勇父亲杨贵蟾因早年参加丙午年洪江会起义,失败后为逃避官府追捕,于1906年携全家从文家市老屋(即现故居)躲进了偏僻的清江冲里,因妻子刘氏娘家居住于此,便从刘氏宗祠租到了几间破瓦房开了家名叫“清江店”的小饭铺。直到1912年,杨贵蟾一家才重迁回文家市老屋重开“杨利生饭铺”。解放后,杨勇故居基本保持原貌,老式麻石大门架,左厢房为杨勇父母住房,右厢房则是杨勇及二哥的住房。解放后,杨勇母亲居住在故居,直到1963年病逝。
杨勇将军童年生活在故居直至参加革命离开,后于1949年和1960年两次回到家乡,并在故居居住兼接待来访群众。2004年,杨勇故居被公布为浏阳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家市大捷遗址位于浏阳市文家市镇文家市社区,遗址主要由掩体、堑壕、火器座等防御工事组成,工事依山而筑,九峰寺、棺材岭、高升岭、宝塔岭、炮台岭上保存了大量碉堡遗址和战壕遗存。有的战壕保存相当完好,各层都设有轻重机枪掩体、上下战壕设有关卡。战壕宽处有丈许,窄处仅容单人通行,战壕因战需要设计深浅不一,深处丈许,浅处四、五尺。整个战壕群遍布相连的各个山头纵横交错,覆盖方圆2平方公里,绵延10余公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是湖南省现今保存较好的战壕群。碉堡遗址共有四处:老街毛屋巷、宝塔岭、九峰寺、炮台岭,现已毁,只保留下了堡基和部分青砖。在高升岭背面的龙头湾保存着当年战时红军医院,占地500余平方米,现存部分房屋保存完好。
文家市大捷是红一军团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大胜仗,狠狠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壮大了革命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湘鄂赣边区的革命根据地。此外,文家市大捷也为红一军团与红三军团胜利会师并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文家市大捷遗址于2011年1月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南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秋收起义开仓放粮处旧址(积谷仓)位于文家市镇人民中路里仁巷内,西南距秋收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80米。据考证,积谷仓始建于清代中期,为文家市区域一处赈灾扶贫机构驻址,坐西北朝东南,占地面积63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建筑物现只保留部分遗址。
积谷仓槽门秉承清代建筑风格,白墙青瓦、重檐翘角、中置宝葫芦顶,金碧辉煌,双核实踏大门,庄严肃穆。槽门牌楼顶部镶嵌有“文市积谷仓”五字石碑,两边对联分别为“耕三余一,积旧生新”。内设工具房,分别复原陈列了竹箩、扁担、扫把、皮篓、铁钩、棕绳、竹楼梯、晒垫、垫板、土推车、麻袋、量尺、谷耙等工具。储藏粮食的木仓为整个积谷仓的核心部分,根据当地百姓回忆,每个木仓都设置有4个小谷仓,谷仓呈田字形摆布,每个谷仓可容纳20箩稻谷。
2005年8月,积谷仓被长沙市人民政府公布为长沙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毛主席植板栗树遗址,位于文家市镇湘龙村东北部,交通便捷,距310省道约一公里,当时毛泽东在铁炉冲的住处为其同窗好友陈绍休的祖屋,位于铁炉冲口右侧约300米的山麓。据考证:此屋是陈绍休高祖陈永履遗留下来的产业,为土木结构三合式清末民居,至今约200多年。该栋房屋有上下厅堂,正房、厢房、书房、库房及用来安置铸铁用的炒炉、高炉、锅炉的房屋大小约有19间,故得名为“炉下屋”,占地1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
2011年,毛泽东所植两棵板栗树被列为浏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长龙炮:秋收起义部队使用的长龙炮。
钟表箱:秋收起义前夕地下党传递情报用的钟表箱。
油灯:1927年9月19日晚,前敌委员会开会时使用的油灯。
实行免费开放参观,携带个人有效证件前往景区窗口领票
9:00~17:00(16:00停止入馆)
总线路:入口→红旗广场→秋收起义历史陈列馆→武帝庙→过街亭→里仁学校门楼→中厅→大成殿→大捷馆→烈士馆→将军馆→成德堂→卢德铭住房→两战士住房→毛泽东住房→文昌阁→会师草坪→标语巷→出口
主轴线:成德堂→大成殿→讲堂→头门
1959年,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会师旧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3月4日,中华人民和国国务院公布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一里仁学校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3年,浏阳县人民委员会派李海亮同志负责会师旧址文物保护管理工作。
1965年2月15日,在维修旧址中发现旧址墙头石灰壁内苏维埃革命标语六处。
1966年4月,文家市区公所发文成立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简称“文管会”并启用印章。
1967年7月25日,文家市区武装部印发《关于保护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一一里仁学校的通告》,原里仁学校师生从会师旧址内搬迁至新里仁学校。
1969年1月1日,湘潭地区革命委员会发布《成立毛主席文家市革命活动纪念地建设指挥部的通知》,同时启用印章。随后,省委书记华国锋,省委副书记,省军区司令员李振军来文家市考察纪念馆建设点。
1969年3月9日,召开纪念馆工程敬建动工誓师大会。
1969年4月18日,湖南省委传达中央文革批示“纪念建设工程全部停工。”并将原“毛主席在文家市革命活动纪念地建设指挥部”改为“毛主席革命纪念地文家市建设办公室”,简称“纪建办”。
1971年11月19日,浏阳县革命委员会,浏革发(71)80文件通知:“毛主席革命纪念地文家市建设办公室"改名为“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纪念馆”。
1972年,郭沫若同志为本馆题写馆名。
1973年,“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纪念馆”改名为“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纪念馆"。
1978年10月,上级拨款6万元,维修旧址,次年11月维修结束。
1982年,湖南省文物局拨款2万元,维修前委会议旧址,对标语巷墙头标语进行防潮防脱落保护。
2015年,启动秋收起义纪念园改扩建工程。
2017年9月,秋收起义纪念园一期工程全面完工。
2021年5月,成为长株潭区域博物馆联盟成员。
第一是以会师旧址、杨勇故居及红色标语墙为核心的核心文物保护区。核心文物保护区是项目依存的基础。建筑本体、建筑空间格局、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等各项内容,均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在园区的整体概念设计上,该部分应予以重点保护和修护,使旧址、故居、标语墙、积谷仓都能够最大限度的还原历史原貌,将革命年代的信息和精神继续传递。会师旧址操场将矗立秋收起义主题群雕,再现红军会师的历史景象,与会师旧址形成呼应。
第二是以纪念广场、稻田景观、秋收起义纪念馆、青少年活动教育基地、红色主题公园为主的红色文化体验区。红色文化体验区是本园区规划的核心亮点,将通过丰富的体验项目,使受众全方位的感受红色文化的不朽魅力。
纪念广场将矗立一组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大型主题群雕,重新演绎工农革命起义会师的壮观景象,使观者感受空间和时间的震撼交错。
稻田景观将引用全新农业技术,种植真实稻田。在稻田中设置仿旧农舍及部分红色标语墙,并放置形象生动的人物雕塑,反应、还原秋收起义前后中国百姓的疾苦生活及红色革命精神在农村星火燎原的景象。
秋收起义纪念馆是项目的核心建筑,建筑以文家市传统民居为原型,采用三进合院式的空间布局,结合纪念馆的功能需求,植入现代设计语言;除满足纪念园的陈列、展览等常规功能外,秋收起义纪念馆还设置大型多媒体互动展馆,将引进立体影像、三维互动、仿真硅像等先进的互动技术和设备,打造高科技数字化互动体验项目,使红色爱国主义教育见物见人见精神,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同时,纪念馆还将规划更多的功能区域,满足群体爱国主义教育、地方党校培训、大型企业文化培训等社会功能。
青少年活动教育基地设置在园区南部的山地区域,依山就势装置安全的拓展训练设施,使整个园区成为青少年参观、瞻仰、纪念、体验、训练等多功能一体的综合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主题公园是园区红色文化体验的补充部分,将融合自然环境及红色文化景观于一体,为游客提供休闲、放松的游览区域。
第三是以接待中心、仿古街市为主的附属功能区。附属功能区包含接待中心(由现有纪念馆改造)和仿古街市,可为园区提供丰富的旅游服务项目,主要负责解决游客的衣、食、住、行、购等消费需求,是项目未来商业发展的重要拓展区。可根据旅游发展的需求逐步开发,开发过程中应尊重城市自身的发展脉络,保留街市现存格局,对外墙及部分建筑进行改造,以适应旅游发展带来的功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