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史
河南省沁阳市博物馆为一县级小型博物馆,干部、职工不到20人,自1984年创建以来,在文物保护、宣传教育、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馆藏文物由建馆初的200余件增至现在的近2万件,未发生一起文物被盗、被毁事故;陈列展览推陈出新,先后举办“沁阳石刻陈列”、“沁阳革命史迹陈列”、“沁阳文物图片展”、“沁阳出土文物展”、“国防教育展”等陈列展览80多个,接待各类观众近百万人次;科研工作硕果累累,先后撰写发表学术论文近百篇。流散文物征集、文物库房管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等多项工作更是走在全省县级馆之前列,被作为典范在全省推广,先后荣获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河南省“继往开来·百年文物”征集先进集体等殊荣。为确保博物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县里专门成立了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由一名副县长任主任,下设办公室,与博物馆合署办公,无形中把博物馆建设纳入了领导责任制,同时,也确立了博物馆事业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拆迁难题
由于种种原因,博物馆建成后,原在拆迁范围内的博物馆东南角的几户居民一直未动,致使规划中通向馆内的消防通道无法修建,直接危及馆内古建和文物的安全,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博物馆的环境风貌。为解决这一久拖未解的难题,1990年,时任泽区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的王锡柱,亲率公安、文物、土地、城建等相关单位主要领导,现场办公,终使民居拆迁这一难题得以解决。原建文物库房为五间砖造平房,面积仅80多平方米,许多珍贵文物因无处安放,不得不堆放在柜架间的空地上,有的只好寄存在其他地方,严重影响了藏品的安全。1995年,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及时研究决定,将原市委机要室、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天主堂医院旧址——三层砖造楼房移交博物馆作为文物库房使用,解决了更多文物的安全存放问题。
干部培养
沁阳博物馆在建馆初期,不仅经费短缺,且人才匮乏,大多数干部职工为半路出家,缺乏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开展业务举步维艰。博物馆班子清醒地认识到:事业要想有发展,关键是人才。遂果断决策,克服经费紧缺困难,制订详细的人员培训计划,把提高人员素质作为建馆、兴馆的根本。20多年来,先后选派讲解员、保管员及保卫人员等业务人员赴国家、省、市举办的专业培训班学习深造达30多人次,不少同志经培训后成为业务骨干,并在本职岗位上屡创佳绩。像保管员靳爱萍,进馆前为影院售票员,进馆后,经学习培训,很快成为保管工作的业务带头人,不仅为单位赢得“全省县级藏品总账评比第一”等多项殊荣,自己也多次被省市主管部门评为优秀保管工作者。
班子领导
90年代中期,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沁阳博物馆和全国大多数博物馆一样,一度出现门庭冷落现象,不少干部职工对自己所从事的事业和肩负的职责开始怀疑和动摇。在博物馆事业兴衰之际,该馆班子大胆决策,一改计划经济条件下坐等靠的工作模式,在不断更新、充实馆办陈列、展览的同时,走出去、请进来,组织小分队深入学校、部队等单位演讲,邀请老红军、老革命入馆做报告,与学校、部队等单位建立共建机制,利用流动展览深入偏远乡村学校进行巡回展出,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这不仅使博物馆在短时间内摆脱了门庭冷落现象,宣教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同时也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
职工风采
建馆初期,虽然县里在资金方面尽力倾斜,但仍有较大缺口,为节约开支,全馆干部职工和建筑工人一道吃住在工地,充当小工角色,搬砖、卸瓦、拉运木材,整天一身泥一身汗,有时干到深夜。刚开始,由于不少同志以前从未干过如此重累之活,一天下来,满手打泡,腰疼腿酸,两眼发黑。经过两年苦战,昔日的臭水坑终于变成了古塔倒影、碑碣林立、楼台亭廊、莲池拱桥、集古建与园林风格于一体的综合博物馆,成为当时县里的一个亮点。
在1996年深秋的一个夜晚,倾盆大雨半夜突来,使地处低凹的博物馆院内水位急剧上升,眼看就要漫入文物库房和展室,在这危急时刻,正患感冒在家休息的馆班子成员李建兴,强支虚弱的身体,组织抢险人员采取紧急措施,围堵沙袋,疏通地下排水管道……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奋战,险情得到了排除。
在创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过程中,按计划需增加“沁阳革命史迹”和“沁阳文物图片”等四个陈列展览,而展览制作的关键在于拟定陈列方案,这一重任落在了年近六旬的文博副研究馆员邓宏里身上。为制定出一套集科学性、真实性、艺术性、趣味性于一体的可行性展陈方案,他整日查阅资料、伏案笔耕,起草、讨论、修改,再讨论、再修改……由于长时间坐写和过度劳累,在三易其稿之时,原有的顽疾腰椎间盘突出再次复发,疼得他直不起腰来,只好住进了医院。住院治疗期间,他不能坐着写,就趴在床上写。经过一个多月的辛勤努力,终使四展陈方案提前完成,并通过专家论证。
文物征集
1999年沁阳开展首次近现代文物普查征集工作,因博物馆经费紧张,基本上没有任何补助,普查人员始终任劳任怨,不计个人得失。为节约开支,他们不吃食堂饭,自己骑单车,带干粮,起早摸黑,深入三百多个村庄,走街串户进行普查。常平乡是沁阳的一个山区乡,离城60多里,道路陡峭难行,普查队员杜景利和杨丽霞,没向单位反映困难,三次借用朋友车辆上山。由于晕车,两位女同志每次上山几乎粒米未进,在忍饥挨饿的情况下,坚持工作。经过普查队员两个多月的艰苦努力,征集各类近现代文物16000多件,其中“‘耕者有其田’土地证”、“抗美援朝捐献账”等珍贵文物2111件,征集文物的质和量位居全省县级榜首,河南省文物局专门在沁阳召开了“近现代文物征集工作现场会”,推广他们的做法并给予表彰。
新馆建设
计划沁阳市博物馆新馆位于沁阳市新区,为沁阳市文化艺术中心主体建筑之一。新建博物馆地上三层,地下一层,建筑面积约6500平方米。其设计以中国现行《博物馆建筑设计规范》为准,建筑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基准期50年,抗震设防烈度7度。馆舍集文物库房、陈列展厅、文物鉴定、装裱、修复室、办公室、接待室等于一体,充分满足文物收藏、保护、展示、教育和研究等功能的需求。预计新馆2009年建成,届时,“沁阳革命史迹陈列”、“沁阳出土文物陈列”、“沁阳民俗陈列”等基本陈列展览将入列新馆。
该馆位于沁阳市覃怀东路,是在金代天宁寺旧址上建立起来的。1979年文管会成立之后,在此建立了文物保护区,集中搬迁了散存在辖区内各地的石刻文物,并通过周围居民搬迁逐步建起了文物库房,陈列展室、办公用房、山门、石刻廊房等建筑。
1984年11月正式建立沁阳博物馆。中国书协主席启功亲题馆名。沁阳博物馆是一处古建与园林相结合的建筑群体。主要布局由两部分组成。
博物馆现有面积106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沁阳市博物馆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三圣塔为主体。馆中设苑,石苑内150米的长廊内陈列着历代石刻造像,书法碑碣和墓志石(《河内石苑石刻艺术陈列》)200多件,上自汉魏,下迄明清,以其宝贵的史料价值,卓越的造型艺术和精湛的书法技艺为国内外学者、艺术家和广大书法爱好者所珍视。此外沁阳市博物馆还有另外两个基本陈列:《沁阳革命史迹陈列》、《唐代大诗人李商隐陈列》。
沁阳博物馆位于沁阳市覃怀东路,是在原天宁寺旧址上建立起来的。天宁寺历史悠久,创建于隋代,时名长寿寺,唐武后时易名为大云寺,金代又更名为“天宁寺”,至明清达到鼎盛时期。民国之后,由于连年战乱,该寺才逐步衰落,解放后仅剩后部的三圣塔和唐代刻立的《大云寺皇帝圣祚之碑》,寺内其余建筑皆荡然无存。1979年开始将这里辟为文物保护中心,并征集搬迁了一大批文物,修复了山门、两厢、碑墙和河内石苑,这里已成为一处人们休憩、游览和接受知识教育的场所。在此基础上于1984年正式建立了沁阳博物馆,馆内除基本陈列展览外,还有石刻艺术陈列。二百余年的沧桑巨变,覃怀书院已荡然无存,该法帖也散于民间。经文物部门多年的调查征集已收集到五十余块,1994年石苑建成将其存于此间。
建筑布局
沁阳市博物馆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三圣塔为主体,前有雕梁画栋的仿宋式山门,后有大雄殿之台基,两侧为仿古建筑的展厅和办公用房,院内碑碣林立,错落有致,环境优雅,景色宜人。馆中设苑是沁阳博物馆的一大特色,苑内玉泉翠蔚,鱼跃荷池,中有古建与园林相结合的楼台亭榭,围建150多米的长廊内陈列着历代石刻造像,书法碑碣和墓志石。其中许多都是国内比较珍贵的精品和孤品,琳琅满目的石刻文物上自汉魏下迄明清,各以其宝贵的史料价值,卓越的造型艺术和精湛的书法技艺为国内外学者、艺术家和广大书法爱好者所珍视。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宁寺三圣塔,建于金大定十一年(公元1171年),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居河南三大金塔之首。
三圣塔总高32.76米,由基座、塔身、刹顶三部分组成。方形基座占地140多平方米,高6.5米,其上置边长8.6米的须弥座,承托着十三层密檐式塔身。三圣塔外观仿唐,内结似宋。庞大的石造基座内为双环体壁,两壁中间设回廊走道。塔内为竖井式的方形通道,通道两壁有脚窝,可供游人攀登,通道至九层后从外部攀沿而上,才可登上十三层极顶。三圣塔最珍贵的是塔内保存了丰富的石刻资料,门额上有“玉泉龙宫藏”半月形刻石,左右线刻云龙和花卉图案,塔身第一层正中有铭石一方,具体记载了建塔者的姓名、简历、砖匠、木匠、泥匠以及烧砖的地点和人名,为金大定十一年六月一日刻。塔内有“隐瑞洞”、“腾云洞”还有泥石造像多尊。三圣塔是目前中国金塔中保存状况最好、形体最大、石刻资料最丰富的一座,具有一定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基本陈列
沁阳市博物馆的基本陈列为《历代石刻艺术陈列》、《沁阳革命史迹陈列》、《今日沁阳展》、《江总书记在沁阳》等。历代石刻艺术陈列包括
部分内容:一为历代石刻艺术品,以汉代石辟邪、石棺床、北魏石刻造像、北朝线刻石棺床等20多件石雕文物,展示了从汉到清历代石刻文物精品;第二部分为书法艺术品,展示了王铎延香馆碑贴、康熙点翰堂御书法贴,两大部分书法艺术精品;第三部分为历代墓志,展示了从北魏至民国年间的各种墓志百余块。《沁阳革命史迹展》通过实物、照片、文献资料反映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沁阳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抗击侵略,为建立新中国而浴血奋斗的光辉历程。《今日沁阳展》通过150米长的展线展示了沁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工业、农业、乡镇企业、城市建设、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全面实施改革开放,加速两大文明建设的情况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江总书记在沁阳》主要通过图片展示了江总书记1996年6月3日在沁阳视察的具体情况和场景。
此外馆内还制作了《沁阳历史文物图片展》、《沁阳国防知识教育展》、《沁阳英烈展》、《迎香港回归祖国图片展》、《国情党史、爱国主义教育图片展》、《书画展》等流动展览,深入工厂、部队、学校、农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1997年5月被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沁阳博物馆现有三级以上文物藏品1600多件,主要分为陶器、瓷器、石器、铜器、玉器和书法、绘画及近现代文物等。其中以王铎书的书法碑帖最为著名。王铎书法碑帖由创柏香镇善建城碑铭、延香馆仿古碑帖、杨公景欧生祠碑三部分内容,共24块横长方形青石组成,有“宗伯学士”、“王锋之印”图章各一枚,张尔楫镌字。王铎书法碑帖不仅有格调古峭、遒逸俊美、苍劲有力的大楷,又有纵横跌岩、自然出奇的行草,还有笔法纵逸挥洒自如的大草,该帖草中有楷,纵中有敛,错落有致,韵味无穷,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是王铎晚年书法艺术的重要代表作,也是目前保存最好、数量最多的王铎大楷作品。
《河内石苑》,沁阳古称河内,故名《河内石苑》。石苑内集中搬迁沁阳境内的石刻精品二百余件,按其内容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是历代石刻造像。陈列石刻文物20多件,其时代上迄西汉,下至民国,其中的石辟邪、石棺床、佛教造像等都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由于汉代厚葬之风盛行,棺床作为葬具属新兴产物,所以比较简单。中国古代由于身份等级的不同,随葬品也有明显区别,帝王贵族墓葬中随葬品除有大量衣、食、住、行的明器或实有器外,还在墓葬中和地面上雕造一些假想的镇妖驱邪物来保卫死者的安全和太平,帝王用麒麟、贵族用天禄辟邪。辟邪是飞廉的别名,也是神话中的猛兽,由于汉代道教比较盛行,人们迷恋得道升仙,于是飞廉便成了升仙上天的工具,墓前的辟邪一是表明墓主人身份显赫,二是象征墓主人死后即可上天成仙。这件石辟邪虽是半成品,但它头上生角,身生双翅,昂首鼓腹的雄伟外形已展示在人们面前,它为研究汉代石雕艺术提供了实物依据。从汉代到北朝,经过五百多年的发展演变,石棺床已日臻完善,在形体上不仅增加了床腿,床围,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绘画雕刻艺术。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内容为书法艺术品。其一为明清之际著名书法家王铎所书的《延香馆帖》。王铎,字觉斯,号痴庵,河南孟津人,曾历任明清两朝礼部尚书,其一生博古好学,精史学,通绘画,尤长于书法,后人誉为神笔,王铎的传世作品很多,最著名的有《拟山园帖》、《琅华馆帖》和《延香馆帖》。《延香馆帖》楷书部分字字骨力润达,纵逸豪迈,格调高雅,既有颜公的深厚含蓄,结构端庄之状,又有柳公遒劲刚健,神气清雄之感,它是王铎一生楷书的代表作。王铎所书行草,既风神洒脱,又挥斥刚劲,在结构上,纵中有横,险中见下,跌宕起伏,错落有致,富于变化,他拟张旭帖、笔法流畅,一气呵成。王铎一生与沁阳结下了不解之缘,多次居住怀庆,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书法墨宝,目前发现最早的是王铎为郑王朱载堉撰写的神道碑,书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全碑1774字,现收藏于朱载堉纪念馆。其二为康熙《点翰堂御书法帖》。康熙作为清朝的一代帝王,不仅在治国安邦上是一位有所作为的皇帝,而且在书法艺术上也有很高的造诣。他自幼爱学功书,前期作品多为临历代名家之作,以习董为主,兼临米芾,赵孟頫,其作品俊逸秀美,和谐优雅,中年以后书法日臻成熟,挥洒自如,不失为金石之精品。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内容为历代墓志石。陈列着魏至民国墓志石80余方,内容涉及人文、地理、边关等重要文史资料,尤其是曹谨墓志,详细记载了曹谨一生在台湾兴修水利,抗击英军,兴办教育其一生的政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些墓志石是研究地方名人名迹的珍贵史料。
馆藏文物
王铎《延香馆帖》
延香馆仿古碑帖,明 崇祯14年(公元1641)。长100-120(厘米),宽
34厘米,厚12-14(厘米)。青灰质地,一套10方,每方为横长方形,碑面平磨阴刻,全套由行、草、楷书多种字体构成。每块24-30行不等,每行6-10字左右,临有王献之、张旭等书家字体,内容有“思崧涧书舍柬友”、“春咏”、“思牛首山”、“登滕王阁”等,落款处有“王铎之印”和“宗伯学士”图章两枚。延香馆仿古碑帖为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王铎所书,内容多为其崇祯十四年饱览怀庆山水之后,抒发情怀的诗篇。其中既有格调高古、风韵逼人的楷书,又有纵横跌宕、自然出奇的行草,还有笔法纵逸挥洒自如的大草,其作品草中有楷,纵中有敛,错落有致,韵味无穷。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是研究王铎晚期书法艺术成就的重要参考资料,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青花百寿瓶
1985年征集。清 乾隆,高81厘米,口径32厘米,底径28.5厘米.喇叭口,束颈上有两寿耳、圆肩、鼓腹、下部收敛,
八字形底足,颈部饰变形如意纹和花卉纹,肩饰缠枝卷草纹、回纹和如意纹各一周,腹部满饰120个形体各异的“寿”字。下部饰莲瓣纹和回纹各一周,足部饰蕉叶纹一周。体形庞大,造型精美,端庄规整,釉面光润,肥厚匀净,白釉闪青,为清乾隆年间官窑烧造,特别是120的个形体各异的“寿”字,集中国历代对“寿”字传统写法之成,是研究中国“寿”字体源流的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也显示了当时制瓷技术的水平。
双龙尊
1992年3月23日沁阳市文物队在水南关腾飞制革厂发倔出土。
唐代,高41.5厘米,口径7.7厘米。底径10.7厘米。盘口,束腰,鼓腹,下收敛,平底,肩上双龙系高出盘口,系上各有四个凸乳钉,颈部有凸弦纹一周;施青釉至半腹,釉面有冰裂纹,不平整,红胎。造型、釉质为唐代巩县窑典型特征,出土于唐代墓葬,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
八仙人物炉
1985年7月20日征集。
明代,高13.2厘米,口径18.2厘米,底径16厘米。筒状,直口,三乳足,平底泛火石红。腹部有凸棱一周,棱上饰网格纹和花卉纹,棱下饰八仙人物和云纹,口沿饰青花弦纹四周。青花料采用国产平等青,釉面柔和、淡雅均匀,其上部青花采用笔点法仿进口苏泥勃青,但无其凸凹不平之效果,具备明代晚期的特征,为研究明末瓷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