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梓纪念馆
全椒县吴敬梓纪念馆位于全椒县河湾路88号,南临新襄河,被依走马岗,与吴敬梓故居“探花第”隔河相望。吴敬梓纪念馆建于1984年,1986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占地面积5000㎡,建筑面积1000㎡,建筑仿明清样式,三厅两厢,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曲槛回廊,既有南方园林之秀,又有北方古建之雄。吴敬梓纪念馆既有吴氏家珍,又有学者名流政要墨宝,馆藏文物十分丰富,国家三级以上文物共有36件。吴敬梓纪念馆建成以来,共吸引了中外游客均百万人次,其中热情的接待态度也受到广大游客的好评。县委、县政府十分重视纪念馆的建设,纪念馆周边预留了文化用地120亩,给景区建设河招商引资展示了良好的效果。
气势恢宏的吴敬梓纪念馆。重建于一九八五年。原建于1959年的吴敬梓纪念馆在文革中被铲平。
吴敬梓,字敏轩,晚号文木老人,在他三十六岁时写了不朽名篇《儒林外史》,这本书被鲁迅先生称作为清代讽刺小说之祖,流传了几百年而不衰。为纪念这位历史名人,全椒县政府在其故居北极阁修建一座典雅、古朴、气势恢宏的纪念馆。建筑仿明清风格,雕梁画栋,翘角飞檐。大门前正方四座旗杆石像征着吴氏家门前期的鼎盛。过厅正中矗立一尊巨型石碑。碑阳刻看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集》中的一段话:“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乃秉持公心,指挝时弊,机锋所向,尤在士林;其文又蹙而能诣,婉而多讽,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碑阴刻着《吴敬梓》传。正厅过道一尊七米高的吴敬梓铜像,手握长卷,面视人生,苍海茫茫,给人以栩栩如生的感慨。正厅内安放一尊吴敬梓座像,馆内陈列着《儒林外史》、《文木山房集》各种版本和“园石刻”,“默岩手稿”等吴氏家珍;还有吴氏家谱,《儒林外史》插图,吴氏家族住宅大院全景图,中外名流书画、字等等。纪念馆内芳草习习,百花争艳。无论从建筑风格和馆内布展,给人以全新的感觉。流涟忘返。自八六年对外开放后,已接待百万观众前来观光,这包括中央有关领导。深受好评。 现全椒县政府决心扩大规模,加大投入,拟扩建成敬梓公园,内部增设全椒历史名人展,全椒旅游产品实物和图片展。中共全椒县委县政府决心将吴敬材纪念馆建成《儒林外史》吴敬梓研究中心,以纪念吴敬梓诞辰三百周年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影响,建成全椒对外文化交流的阵地。
机构概况
纪念馆位于安徽省滁州市全椒县城西北隅走马岗。始建于1959年夏,原址在全椒县城荷花塘畔。文革期间毁损。现馆为1984年10月施工重建,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 。建有东西展厅及古朴回廊,1986年7月1日正式对外开放,隔着襄河与“探花第”旧址相望。全馆气势恢宏,建筑仿明清风格,雕梁画栋,曲槛回廊,典雅幽静。馆内树秀竹翠,花开四季。整个馆园既有南方园林之秀,又有北方古建之雄。馆里收藏有各种吴敬梓研究资料。
纪念馆大厅前立有吴敬梓一尊铜像,高4.5米,重500千克。大门前正
方四座旗杆石像征着吴氏家门前期的鼎盛。过厅正中矗立一尊巨型石碑。碑阳刻看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集》中评论吴敬梓的一段话,碑阴刻着《吴敬梓》传。正厅过道有一尊七米高的吴敬梓铜像,手握长卷,面视人生,苍海茫茫,给人以栩栩如生的感慨。
主要馆藏
馆内收藏有《儒林外史》的各种版本以及吴敬梓的其他著作,如迄今发现最早的刻本《卧闲草堂本》、民国时期的《增补齐省堂本》以及《文木山房集》、《文木山房诗说》,还有其七言古诗手迹《奉题雅雨大公出塞图》的缩小件(原件大约长2米、宽1米,是我国一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等。东西展厅还陈列了中外专家学者对《儒林外史》的研究成果和其故居的部分文物、石刻以及国内著名书画家的作品。
建筑风格
全馆气势恢宏,建筑仿明清风格,雕梁画栋,曲槛回廊,典雅幽静,馆内树秀竹翠,花开四季。整个馆园既有南方园林之秀,又有北方古建之雄。馆里收藏有各种吴敬梓研究资料。
全椒吴敬梓纪念馆纪念馆正面有三进仿古建筑,二到三进之间,两边各有两阶厢房,别具一格的走廊使相互之间委曲相连。碑阳刻看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集》中评论吴敬梓的一段话,碑阴刻着《吴敬梓》传。
吴敬梓纪念无论从建筑风格和馆内布展,都给人以全新的感觉。2006年成功通过旅游局AAA级旅游景区小组的检查,成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吴敬梓介绍
吴敬梓(1701~1754年),字敏轩,号粒民(现存吴敬梓手写《兰亭叙》中盖有印章:“全椒吴敬梓号粒民印”),清代小说家,滁州全椒人。吴敬梓生于清圣祖康熙四十年,卒于高宗乾隆十九年,年五十四岁(一生54年,在全椒23年,在赣榆10年,在南京21年)。所著《儒林外史》五十五回,(一本作五十六回,又一本作六十回,均非原本)专写熬中于此者之真相,幽默诙谐,读之捧腹。又有《诗说》七卷,《文木山房集》五卷,诗七卷,《中国小说史略》并传于世。因家有“文木山房”,所以晚年自称“文木老人”,又因自家乡安徽全椒移至江苏南京秦淮河畔,故又称“秦淮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