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海战役纪念馆,是为了纪念解放战争时期三个大战役之一的淮海战役(1948.11.6~1949.1.10)而建立的纪念馆。纪念馆与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同时兴建,1965年落成开放,元帅题写馆标。建筑面积3950平方米,馆内陈列面积2800平米,陈列分前厅、序言厅、战役厅、支前厅、烈士厅、后厅六部分,共展出珍贵文物、历史照片以及油画、国画、雕塑等2200余件,包括中央军委起草的《关于淮海战役作战方针》的电报手稿,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作战用的电台,韩联生等86名烈士的遗像、遗物等。展览文物丰富,重点突出,布局合理,设备先进。
是1948年10月11日为中共中央军委起草的给华野并告华东局、中原局的电报。电报中提出首歼徐州以东黄百韬兵团及“攻济打援”等作战方针与部署,在第一阶段得到的成功。
文物是总前委接受中央军委指示,指挥部队作战用的通讯器材。总前委对战役的指挥通常由刘陈邓三位常委酝酿决定,用电报、电话同粟裕磋商实施。战况紧急时由常委临机处置,重大问题报告军委。战役期间,总前委坚决贯彻中央军委指示,民主决策,提出了许多战略性建议,有效指挥中原、华东两大野战军协同作战,统筹规划各地区的后勤支前工作。一封封电报从总前委指挥部发出,及时将战场情况上传下达,为夺取战役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粟裕喜欢看地图,他说看地图看地形是军事指挥员的必修课。每到一地,工作人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挂军事地图。这是粟裕在淮海战役期间,考虑战略全局问题时使用过的地图。此图是1947年冬,缴获原国民政府国防部制印的全国一百万分之一地图。
1948年11月15日,中野三纵对宿县发起总攻。某部七连在突破西门战斗中,以勇猛神速的动作,冒着国民党军密集火力的封锁,用老百姓支援的门板、木料,在三丈多宽水深没顶的护城河上,强行架桥,使攻击部队快速通过,冲入城内,全歼国民党军第二十五军一四八师及交警第十六总队等部1.2万余人。宿县的攻克,对切断徐蚌间联系,完成对徐州刘峙集团的战略合围具有重大意义。
炸药发射筒构造简单,将汽油桶锯掉顶盖,把桶埋入土中指向敌方阵地,桶身与地面呈45度角,在桶的底部装填黑火药或低威力炸药作为抛射药,中间用一块圆形厚木板绑上炸药包并加入延期雷管,点燃导火索后,火药的推射力将炸药包抛入对方阵地后落地起爆,射程可达200米,能把周围10多米的地堡、鹿砦炸毁,震死敌军。国民党军把它叫作“特大威力炮”和“原子炮”。
是中野9纵26旅76团炊事员自制的保暖箱。淮海战役中,军各部队炊事人员积极开展了“三热”活动,将热饭、热菜、热水及时送上火线。这种保温桶是他们用自己棉衣里的棉花包上汽油桶做成的,体现出了战友间的兄弟情。
是解放区妇女的部分做鞋用具:油灯、剪刀、针锥、顶针、把骨和拔线锤等。妇女们拿出衣服、被褥,甚至做嫁衣的布,聚拢在油灯下,飞针走线,日夜缝制。一双双军鞋饱含解放区人民的深情厚谊送往前方。据统计,仅胶东区掖县妇女半个月就赶做了22万双军鞋,鲁中南区妇女第一期做鞋100万双。
淮海战役纪念馆陈列展示利用图片、实物、场景复原、浮雕、蜡像及声光电多媒体技术突出表现了淮海战役规模宏大、战场辽阔、战斗激烈、人民支前规模空前等特点。
09:00-17:00(16:15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淮海战役全景画:每周二至周日上午10:10分,下午15:10分各播放一场。
徐州市内乘坐徐州公交11路、徐州公交19路、徐州公交20路、徐州公交23路、徐州公交35路、徐州公交51路、徐州公交56路、徐州公交65路、徐州公交601路、徐州公交604路、徐州公交806路、徐州公交游1路、徐州公交游2路等均可到达。
1959年,国务院决定兴建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和淮海战役纪念馆。
1960年,淮海战役纪念馆奠基。
1965年11月6日,淮海战役纪念馆建成开放。
2003年5月,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正式批准,淮海战役纪念馆进行扩建工程。
2007年7月,淮海战役纪念馆新馆建成开放。
1986年10月15日,淮海战役纪念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1995年1月,淮海战役纪念馆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公布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7年7月,淮海战役纪念馆被中共中央宣传部公布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17年11月,淮海战役纪念馆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公布为全国文明单位。
2018年1月,淮海战役纪念馆成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