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特色
陈云纪念馆是在“陈云故居”和原“青浦革命历史陈列馆”的基础上改扩建而成的,总占地面积52亩,为一块较为规则的梯形地块,建设内容包括纪念馆主体建筑和附属设施两部分,纪念馆主体建筑占地39亩,由主体部分及辅助设施两部分构成,为地下一层,地上二层,总建筑面积5500平方米,其中地上部分3500平方米,地下部分2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前为广场,广场正中设陈云同志铜像(将于2005年建成),广场两侧设长廊和水池。主体建筑周围种植苍松、翠柏,后方设青石铺地的小广场,陈云故居毗邻主体建筑。基地后方是风貌依旧的市河,市河两岸保留着具有江南小桥流水特色的建筑群。
主体建筑采用中轴严格对称布局的手法来表现崇高的纪念主题,屋顶吸取民居建筑的曲线坡层面高低错落加以组合,形象庄重而朴实,且富于变化,层次分明,并与环境协调,立面以色调朴实沉稳的国产石料为主,装饰屋面,屋檐采用琉璃瓦装饰,整个建筑造型设计继承传统,但又并非简单地复古、既具有现代感,又融入地方历史文化的深刻内涵,达到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用建筑语言反映出陈云个性。历史地再现了陈云诞生和青少年时期的成长环境,充分体现陈云一生平易近人,朴实高洁的精神风貌。故居与民宅融为一体,体现了江南水乡小镇独具韵味的特色。[2]
纪念馆简介
纪念馆突出展示了陈云同志在我党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陈云同志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他为中国人民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七十多年,功勋卓著,永载史册。
展览与藏品
陈云手迹
这是陈云85岁时书写给于若木的手迹。现收藏于陈云纪念馆。该手迹写在长64厘米,宽34厘米白色的宣纸上,手迹保存完好。陈云同志从80岁开始练习书法,在家里的日程安排得比较满。每天上午总能看见他站立桌前,气定神闲、手腕悬空用毛笔练着大字,一直到90岁,始终坚持练习书法,尽管年事已高,但他练得特别认真、特别刻苦。每次练习的时间,一开始是半小时左右,后来因为年纪大了,站立时间不宜太长,于是根据医生的建议,缩短为20分钟左右,最后减到了10分钟。不管时间长短,陈云只要拿起笔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了练字当中。他还非常谦虚,不时请来家人和身边工作人员加以评判,要大家指出不足之处来,以便继续改进提高。
这是他锻炼意志、强身壮体、战胜病魔最有效的途径。
轮椅
陈云一直坚持不坐轮椅,他说:“这轮椅车只要坐上去就下不来了。”直到陈云85岁以后,他才由于身体原因不得不坐上轮椅。陈云第一次坐轮椅是在1990年。这一年冬天,陈云照例要到上海休养。因为身体原因,专家们建议:来去上海上下飞机时必须坐轮椅,以节省体力。临去上海的前一天,陈云坚持要到地下室的楼梯上走一走,看看自己是否可以不用坐轮椅。试走的结果,陈云上楼梯后心率较快。回到房间,他觉得很累,只好服从安排,同意坐轮椅上下飞机。
这辆轮椅是由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倪志福赠送给陈云的,它可以自由调节椅背和踏板的角度,在椅背和踏板处于正常坐姿的情况下,长约155厘米、宽约71厘米、高约118厘米。轮椅椅身为不锈钢结构,椅背、坐垫为海绵弹簧结构,轮椅扶手两侧的圆轮用以调节椅背、踏板的角度。陈云平时就躺在上面检查牙齿。
这辆轮椅是在陈云卧室的储藏室发现,于2007年1月初运抵陈云纪念馆。
听诊器
陈云同志晚年健康情况欠佳,老人家习惯家乡的生活。在医疗小组的建议下,陈云于1990年至1994年每年春节前后来沪休养。期间,华东医院组织医疗小组负责陈云同志的医疗保健。并选派孙寿娟医生常驻陈云同志住处,观察他的病情。这副听诊器是孙医生与北京来的保健医生每周一次为陈云听诊检查时用过的。当陈云同志患呼吸道感染时,医生则每天通过它来了解陈云的心、肺情况,直至肺部炎症得到控制、康复。
在医疗期间,陈云同志非常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医护人员对他十分敬重,感情很深。至今还保存着他曾经用过的一些医疗器具。为纪念陈云同志诞辰100周年,孙寿娟医生将她珍藏的这副听诊器捐赠给了我馆。
琵琶、曲谱
陈云一生酷爱评弹。1959年夏天,他开始学习琵琶弹奏,自费请上海人民评弹团的周云瑞、朱介生当老师。周云瑞不仅指导陈云练习指法,还编写了曲谱供陈云练习。陈云为找准指位,特地将简谱反写在琵琶上对着镜子练习。这是陈云使用过的琵琶和曲谱。
“红旗”牌轿车
这是1978年始,陈云同志从事国务活动所乘坐的“红旗”牌轿车。该车由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1978年出厂。车身为黑色,型号为CA770,生产序号为0639。
2004年3月,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供纪念馆展出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