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位于鄂托克前旗城川镇城川中学校园内,占地面积60余亩。该旧址也是1945年2月伊盟工委的所在地。1941年9月,0中央西北局受中央委托,为广泛发动各民族的抗日运动,在延安大砭沟成立了民族学院。1944年4月由于工作需要,由延安迁到接近少数民族地区的定边,称三边公学。1945年2月,原0城川工委改为0伊盟工委,民族学院也迁至城川,改称为城川民族学院。解放后,在党中央的关怀下,在北京成立了中央民族学院(后改为中央民族大学),城川延安民族学院也就是中央民族学院的前身。城川延安民院做为党的民族政策试验田和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摇篮,为党和国家输送了大批合格的从事民族工作的高级领导干部,为伊克昭盟的解放乃至内蒙古全境的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2002年9月,鄂托克前旗党委宣传部、文明办、文管所在旧址建延安民族城川纪念馆1座,占地面积400平方米,馆内有“延安民院革命史陈列展”,陈列图片500余幅,文物70余件,是鄂尔多斯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之一。
1941年9月18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在陕北公学民族部的基础上,把中央党校民族班、中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民族问题研究室、抗日军政大学、中国女子大学、鲁迅艺术文学院等院校的少数民族学员集中起来,在延安大砭沟创办了一所专门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高等院校——延安民族学院。1945年3月,延安民族学院迁址到内蒙古城川办学。1949年7月城川民族学院全体师生在伊盟工委的领导下到达伊克昭盟自治政务委员会所在地札萨克旗(现在的伊金霍洛旗),全体人员分配工作结束办学。1950年抽调一批在延安民族学院工作过的同志进行了中央民族学院筹备工作。1951年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民族学院的办学和民族干部的使用历程中倾注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习仲勋、乌兰夫的心血。民族学院办学期间,开展了一系列民族理论研究和民族统战工作,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民族干部,成为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摇篮。特别是以乌兰夫、刘春、王铎、关起义、李森、克力更、刘景平、乌兰等为代表的民族学院师生,为党的民族政策的形成、实施、完善和内蒙古的成立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2年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正式落成,2013年又对纪念馆进行了改扩建,2015年6月正式建成投用,同年6月12日,成功举办了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采集暨火炬传递起跑仪式。2016年再次对纪念馆实施了展陈设计改造提升工程,2017年6月延安民院城川纪念馆改扩建工程完工投用,纪念馆总占地面积7200m2,建筑面积4300m2。
2015年,延安民族学院城川纪念馆被鄂尔多斯市委组织部列为鄂尔多斯市革命传统教育现场教学点、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同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命名为自治区“首批国防教育基地”;2016年,被内蒙古自治区党校和内蒙古行政学院命名为党性教育现场教学基地。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