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简介
故居座落在村东被称作“高家崖”的一条小沟中,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以砖砌窑洞为主,有窑房70余间,被称为“高家大院”。
人物生平
高君宇(1896-1925)名尚德,字锡三,号君宇,1896年10月22日(清光绪二十二年九月十六日)出生于山西静乐县峰岭底村(现属娄烦县)。高君宇同志的一生虽然是短暂的,但他却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为山西党、团组织的建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彭真同志说过:高君宇是山西共产主义运动的启蒙者;讲山西共产党的历史,要从高君宇讲起。1916年,高君宇从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在五四运动的熏陶下,高君宇逐渐由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转变。他是李大钊的学生和得力助手之一,他们在北大成立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
1920年成立了“北京共产党小组”。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高君宇是全国57名党员之一。1921年5月,高君宇受李大钊指派,回到山西,在太原省立一中建立了“太原社会主义青年团”,成员有王振翼、贺昌、李毓棠等。924年春夏之交,高君宇再次受李大钊派遣,回山西建立党的组织,推进山西国共合作。此时太原的共产党员有李毓棠、傅懋恭(彭真)、侯士敏、张叔平、纪廷梓、潘恩溥、张育麟等。经北京区委批准,在太原省立一中秘密组建了中共太原支部。
馆舍布局
大院始建于清末咸丰年间高君宇曾祖时,除住宅外,还有药店、油坊、粉坊、酿酒等作坊和菜园、小花园。整个大院又分为东上院、东下院、中院、西院和西园子五座院落,占地面积约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400平方米。东上院和东下院以长工住宅和作坊为主。中院分上下二层,下层东西两侧原有厢房,
北向有一排整洁的五孔窑洞,东侧第一孔内设砖砌楼梯可达二层平台。其余四孔原为管家、伙计们的住宅和帐房、药店等贸易场所。二层平台上,东西有厢房,正房四孔窑洞前有木构卷棚式的出檐,是当时君宇父母亲和兄妹们的住房。君宇诞生在从西往东的第四窑洞内。另外还有西园子、菜园和小花园。
馆舍现状
高家大院历经百年的沧桑变化,已经失去了原貌,所有房窑大部分已砖凋瓦裂,有的已经坍塌损毁。1995年,为迎接高君宇诞生100周年,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正式立项修复高君宇故居。修复开放的“高君宇故居”是原“高家大院”的中院。占地面积16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800平方米。院门上悬挂着由彭真同志题写的“高君宇故居纪念馆”木质牌匾。
馆存文物
国家文化部赠送的站立铜像矗立在下院中央,薄一波同志的题词是“革命先驱”;许德珩同志的题词是:“革命先驱,青年楷模。”, 其中有三孔窑内全部悬挂着介绍高君宇生平事迹和进行革命活动的照片镜框和文物展柜。照片共100余幅,展柜共20余个。 上院四孔窑洞的前廊卷棚焕然一新,金碧辉煌。每孔窑前分别挂着高君宇父母亲、大哥高俊德、三弟高全德居室和高君宇婚后居室的小牌匾。 窖内陈列着高家当年的家具、灶具、用品等文物及复制品共112件。窑内还分别悬挂着高君宇父亲高配天、母亲赵娥则、妹妹高志娴、大哥高俊德的照片以及三弟高全德全家、四弟高宣德全家和高君宇继子高培存全家的照片。
展览模式
展览共分为十一个部分:(一)英雄自古出少年;(二)五四运动的健将;(三)神州大地播火手;(四)中共早期领导人;(五)工人运动的领袖;(六)国共合作呕心血;(七)山西党团创建者;(八)情系周邓当“红娘”;(九)彗星迅忽英年逝;(十)洁玉爱情万古传;(十一)故乡人民的业绩。
历史意义
高君宇故居纪念馆已成为对广大群众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娄烦县党校所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