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复博物馆(北京)
观复博物馆设有陶瓷馆、家具馆、工艺馆、门窗馆和油画馆,常年举办各类展览。布展侧重开放形式,强调人与历史的沟通,突出传统文化的亲和力。
陶瓷馆
陶瓷馆展出的瓷器,为唐、宋、辽、金、元、明、清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器物。宋代,我国的制瓷业进入繁荣时期,在艺术水平上迅速达到了高峰,汝窑、钧窑、官窑、哥窑、定窑等五大名窑瓷器以釉色取胜,价值连城。磁州窑等民间窑场的瓷器各具特色,注重实用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众多窑场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
辽代、金代的瓷器粗犷自然,既具有汉族的艺术特点,也具有北方民族的豪迈气息。元代,随着海外贸易的需要,制瓷工艺和装饰艺术更加成熟,为明清制瓷工艺的高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明代时,随着社会的稳定和城市经济的繁荣,瓷器的需求量大增,景德镇所烧造瓷器的品种繁多,成就显著,成为了全国的制瓷中心。清代,康、雍、乾三代的作品最为出色,工艺精巧、造型别致、品种繁多,达到了制瓷历史的颠峰。
陶瓷馆不定期举办陶瓷类特展,如《瓷之色——中国古代颜色釉瓷器展》、《瓷之纹——中国古代纹样瓷器展》等。
家具馆
中国古代家具的发展源远流长,明清是我国古代家具制造的鼎盛时期。明式家具自宋以来逐渐形成,实用而美观,至明末清初达到炉火纯青的顶峰。它以洗练的造型,合理的结构,在向后人表现着前人的智慧。许多文人墨客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清式家具在宫廷家具的直接影响下,迅速风靡城市,清宫造办处集结了天下能工巧匠,皇帝甚至直接干预家具的生产。在清前期总体繁华艳丽的大背景下,清式家具逐渐摆脱了明朝传统制式,以新的面貌进入社会。
观复博物馆家具馆分6个展厅,陈列了明、清珍贵家具共100多件,有造型洗练、线条流畅、比例匀称明式家具;有装饰华美、做工精细、富于变化的清式家具。展厅按照家具的材质划分,设红木家具展厅、紫檀家具展厅、黄花梨家具展厅、鸡翅木家具展厅,并设有古代书房“渠清书屋”的实景陈列。
观复博物馆的中国古代家具展览,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古家具类文物的专项陈列,兼具权威性、专业性与观赏性。
家具馆由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冠名赞助。
油画馆
油画原本是西方人的专美,国人的认知刚刚起步。莘莘学子们漂洋过海,览尽西方辉煌的艺术,步履维艰却坚实有力。以西画之手法表现国人的美学取向,浓墨重彩中已初见端倪。
油画展厅展示现当代中国知名画家陈逸飞、杨飞云、陈衍宁、刘文进、罗中立等的作品,及10多件现代雕塑品。
油画馆常年展览中国现当代油画家、雕塑家的重要作品,不定期调整展览主题。
工艺馆
中国封建社会有着两千年的辉煌历史,比欧洲封建社会长了一千年。除去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一基本条件,手工业发达是其重要原因。手工业不单满足了百姓的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还要满足他们无尽的精神需求。历代工艺,集天下能工巧匠之大成,皆以精绝为乐事。
古人发现,这种情趣的培养在于长久的积累。一块圆润的玉石,穿孔以系,佩带于身,精神力量随之而来。文人与工匠深感责任重大,构思愈发开阔,工艺愈发慎重。久而久之,操刀不辍的工匠们,使工艺成为生活中的艺术。
唐宋元明清,金属工艺也花样翻新。金银铜铁,不论贵贱,经工匠捶揲錾镂,亦为生活添彩。修饰是美学的手段。以耐腐物质保护和修饰易腐材料是国人的一大发明。从七千年前的良渚文化的木胎漆碗到清乾隆时期的铜胎珐琅器,漫长的历史在喋喋不休地向后人诉说文明的进步。
工艺馆内常年展览铜胎掐丝珐琅器、铜胎画珐琅器、金属造像、铜器、漆器、玉器、木器、百宝嵌等历代工艺珍品,并设有“松溪草堂”的实景陈列。
工艺馆不定期举办工艺类特展,如《百盒 千和 万合——中国古代盒具展》、《玉之器——中国古代玉器展》等。
门窗馆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以汉文化为主的中国古代建筑,是唯一以木质结构为主的建筑体系。比较其他以砖石为主的建筑体系,木结构建筑具有取材方便、加工容易、空间分割随意、装饰手法丰富等许多优点。
中国古代建筑成就在秦汉、唐宋、明清出现过三次高潮,但仅就门窗而言,明清时期成就最高。它简约与繁缛共生,华丽与朴素并存,不仅保证了木结构建筑外观协调统一,还保证了室内装饰的丰富和随意。
中国古代门窗作为建筑中最重要的组成能部分,功能性和装饰性相辅相成。千百年来,它为古人创造生活方便的同时,还承载了大量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 门窗馆常年展览中国明清两代长江、黄河流域民居的古代门窗、隔扇、围栏等建筑构件。全开放式的展览形式,移步换景的展览构思,使参观者恍如步入一座座古代建筑。
观复博物馆的中国古代门窗展为国内屈指可数的独特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