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国子监是中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而孔庙则是皇家祭孔之地,两者相伴,形成“左庙右学”。新中国成立后,国子监里开设为首都图书馆,首都博物馆则在孔庙内建立。随着首都图书馆与首都博物馆社会影响的提高,需要有良好硬件设施的现代化场馆来满足服务功能,北京市政府经过慎重研究,决定将二馆陆续迁出,于是“空”出了国子监与孔庙。孔庙与国子监修葺一新,合并成一个博物馆,重新对外开放。
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具有700多年的历史,在北京是绝无仅有的。从原先的图书馆与博物馆转化为专门的博物馆,北京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将担负起收藏、展示以及研究的重要责任。在保持了国子监与孔庙原有面貌的前提下,博物馆还增加了诸如科举演变过程等主题展馆,备受游客欢迎。
大成殿月台前右方,有一株苍劲高耸的柏树名曰“触奸柏”。相传明代奸相严嵩曾代嘉靖皇帝祭孔,他平时专横跋扈、欺压百姓、残害忠良、作恶多端。当他路经该树下,狂风骤起,柏树枝摇动,吹掉他的乌纱帽,使其仓皇逃走。后人认为柏树有知,能辨忠奸,称此树为“触奸柏”或“辨奸柏”。据说,这株古柏为元代国子监祭酒(校长)许衡所植,至今已700多年,仍枝繁叶茂,挺拔苍劲。
大成门内两侧有石鼓十枚,为清乾隆年间仿照先秦石鼓刻制而成。原物在唐代陕西歧山出土,因其形状似鼓故称“石鼓”。鼓上文字内容为游猎古诗,称为“猎碣”。石鼓被称“国中之宝”,乾隆皇帝因“惜其岁久漫漶,所存不及半……”故而重新刻制。原物早年辗转徙迁,曾置放在孔庙,现今存放于故宫博物院。乾隆石鼓之文字,为今人习石鼓文书法的重要范本。
崇圣祠座落在孔庙第三进院,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年),是祭祀孔子五代先祖的家庙。殿顶采用绿色琉璃瓦,它与大成殿之间有崇圣门相隔,独成一体,绿瓦映古柏,更显幽深清宁。现崇圣祠用于展演《大成礼乐》乐舞。
“十三经刻石”亦称“乾隆石经”。十三经是儒家的13部经典著作。即《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尔雅》、《孝经》、《孟子》。孔庙的十三经刻石共有189座,原存放于国子监东西六堂,1956年修缮国子监时移至孔庙与国子监之间的夹道内。十三经是研究儒学的珍贵史料。中国虽有“熹平石经”、“开成石经”,但都有不同缺陷,唯乾隆石经有独特之处。
辟雍殿是中国现存的古代“学堂”,是古代皇帝临雍讲学的场所。辟雍殿矗立在国子监的中心位置,平面呈正方形,深广各17.7米,每边三间面阔,三三得九,意为九州,均为大红色木质门窗。四角重檐攒尖顶,覆黄琉璃瓦。四面辟门,四周环以回廊和水池,池周为汉白玉雕护拦。池水四壁有喷水龙头,璧池的水是在外院的东西各挖一眼水井,井上盖有亭子,称为“井亭”。水井挖有暗沟,分别通往里院的东、西三堂后引入的璧池。池上架有四周石桥,通向辟雍四门,构成周代“辟雍泮水”之制,以喻天地方圆,传流教化之意。
乾隆石鼓
乾隆石鼓清乾隆年制。石鼓共十枚,乃清乾隆时期据周石鼓当时所遗数百字重加辑纂刻成。每枚石鼓作一章,共十章,生动地描述了周秦王侯围猎的整个过程。除十石鼓外,另存清乾隆石鼓序碑及清书法家张照书韩愈《石鼓歌》碑。
青铜器文物共有四类,分别为乐器类,食器类、酒气类、祭器类,多为大清年间制造。
乾隆二十六年碧玉描金龙纹特磬
乾隆二十六年碧玉描金龙纹特磬清乾隆年制。碧玉质,音清亮,体型硕大。前镌乾隆御制铭文132字,后镌“特磬第十·南吕”及琢器年款共33字,字体为描金篆书。前后绘饰描金二龙戏珠纹,顶部有穿孔利于绳挂。
石青芝麻纱地绣鸂鶒纹补服
石青芝麻纱地绣鸂鶒纹补服补服为文七品夏季官府,圆领,对襟式,石青色芝麻纱地。前后各饰一平金五彩珊瑚绣鸂鶒、红日祥云、海水江崖等纹饰方补,边框为蝙蝠团寿纹。
(旺季5月—10月,17:00停止售票):08:30—18:00
(淡季11月—4月,16:30停止售票):08:30—17:00
公交:
乘坐北京公交116、684、13、117路在雍和宫站下车;乘坐北京公交113、108、104、124路在方家胡同站下车。
地铁:
乘坐北京地铁2号线、5号线在雍和宫站下车。
2008年,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被命名为东城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12年9月,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被命名为北京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