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十三中学是西城区一所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高中部位于什刹海西侧柳荫街27号,初中部位于鼓楼西大街148号。从1929年至今,学校历经苍桑变幻,坐落在王府中的十三中高中部,完好地保护着约3400平方米的古建筑:庄重的大门,深深的庭院,参天的古树,葱茏的花木,曲折环绕的长廊,威严肃穆的石狮,坐北朝南分东、中、西三路的数进院落及建筑群,雕梁画栋的正殿、配殿,古朴典雅的配房、罩房,风韵各异的戏楼、花园、花厅、垂花门、假山、太湖石、水榭、假山……王府原貌犹存,风采如故,与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高科技的设施设备交相辉映,构成首都教育的一道独特风景。
学校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近2万平方米。设有物理实验室5个,化学实验室4个,生物实验室3个,生物标本室1个,组培室1个,美术教室2个,音乐教室1个,多媒体语音教室2个,计算机房2个,微格教室1个,汽车模拟驾驶教室1个,天文观测台一座。还有900平方米的地下健身房,200米塑胶环行跑道,藏书近10万册的图书馆。学校有高中教学班 24个,初中教学班12个,在校学生1500多人。除国家课程外,学校开设有几十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开发了一些符合学生实际、具有十三中特色的校本课程,如第二外语(意大利语、日语、俄语、韩语)、形体课、模拟联合国等。
十三中不仅环境优美,而且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师资雄厚,教学成果突出,高考成绩稳定在市、区较高水平,多次进入北京市前十名行列,每年都有优秀的毕业生考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学校秉承辅仁附中“公诚勤朴”的校训精神,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成长服务”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毕业学生满意,在校学生家长放心,社会各界认可”的办学目标,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为“行为习惯规范、思想品德高尚,学习基础扎实、思维品质优秀,审美情趣高雅、心理身体健康,兴趣爱好广泛、特长初步形成,具备终身学习能力、拥有快乐人生态度的人”。
民国14年(1925年),载涛将贝勒府以16万美金长期租给罗马教廷开办公教大学(即后来的辅仁大学)以维持生计。公教大学初期先设大学预科,始称“辅仁社”。
民国16年(1927年),经北洋政府批准试办大学本科,正式定名为“私立北京辅仁大学”。
民国18年(1929年),呈请国民政府教育部正式立案,更名为“私立北平辅仁大学”, 原主持校务的教育家陈垣先生正式出任校长。同年辅仁大学为了培植学校的良好基础,决定停办预科,改为三三制附属中学。高中部随大学部设在李广桥西街10号(即今柳荫街 27 号校址)涛贝勒府,初中部暂设在定阜街3号,校名定为“私立北平辅仁大学附属中学”,教育家、辅仁大学校长陈垣先生兼任附中校长。
民国19年(1930年),辅仁大学迁入府邸南部新建的教学楼,将原府邸北部校舍全作为辅仁附中(包括初、高中)所用。之后不久,辅仁大学另选址筹建附属女子中学高中部,故将原附中改设为附中男校,更名为“私立北平辅仁大学附属男子中学”。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了辅仁大学及其附中,辅仁男附中更名为“国立辅仁大学附属男子中学”。
1951年,辅仁大学与北京师范大学合并,辅仁男附中改由北京市教育局领导,被命名为“北京市第十三中学”。
1995年,全部采用486微机的计算机教室“北京十三中金长城实验室”落成,是国内一家面向基础教育和社会教育两个领域的实验室。
2005年,被评为北京市示范性普通高中。
2012年,学校被批准开设“科技综合素质实验班”。
2017年,学校与台湾省内坜高级中学签订结对学校交流合作协议。
(以上数据来源官网,数据截止至2019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