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观特性
集安板栗果肉浅黄色,致密细质、味香甜,坚果圆形,饱满,红褐色,油亮,涩皮薄易剥离,耐贮藏。可生食、炒食、煮食、磨粉,又可制成糕点、糖果等。
集安板栗的历史渊源及发展概况
据《集安市志》记载,集安板栗已有170余年栽培历史。以大路镇大阳岔村小古马岭栽培最早,栗种来源于辽宁省岫岩、凤城一带,引入后,就地繁殖,逐渐发展起来。1945年以前,古马岭、大阳岔、大路、杨木林、新兴、高地、正义、太平等11个自然村,共栽培板栗1.5万株,年产板栗2.5—3万公斤。1949年以后板栗有了迅速的发展。到1961年发展到7.5万株,年产量达3.75万公斤。1984年,全县建立90余处板栗基地,板栗面积170公顷,年产90吨。1989年发展到419.2公顷,产量80.5吨。1991年,种植面积657.5公顷,产量164.7吨。板栗种植集中在大路、凉水、榆林、麻线、青石等乡镇。
集安市板栗栽培在长期不断发展过程中,广大农民积累了丰富的栽培经验。自从2005年3月集安市国家级板栗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项目启动以来,集安市坚持走农业标准化之路,推进农业产业化与国际市场接轨。针对广大农民对农业标准化认识水平不高,技术准备不够充分等情况,市委、市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推进过程中,积极推进板栗标准化示范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