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介绍
五大连池面粉产于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原德都县)。1929年,小麦播种面积为5100垧1945年解放后,小麦面积为10262垧。1988-1995年,县内小麦主栽品种新克旱9号参加省丰收计划达标竞赛,曾连续11年获全省一、二等奖,也曾获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一等奖。1996年,五大连池市承担省级“春小麦大面积高产综合技术研究与示范”(时间为3年),。2004年市被农业部批准为全国23个粮食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和农作物种子质量监督检测分中心的项目批复单位之一。有效地调整五大连池市农业种植业结构,改变种植单一,产品质量差,市场滞销的局面,减少了大豆重迎茬面积,培肥地力,坚持了可持续发展方针,节本增效,稳量提质,建立了农业生态区,为发展绿色食品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五大连池面粉保护区属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的交接地带,境内多系低山丘陵、漫川漫岗。境内耕地以黑土、暗棕土、草甸土为主要类型,土壤腐殖质层较厚,有机质含量高,微量元素丰富,土质肥沃,质地疏松,非常适合小麦的生长生产。保护区内河流纵横,湖、泡、沟、泉、(库(水库)星罗棋布,水资源比较丰富。流域内没有任何污染源,天然水体水质良好。矿泉水资源非常丰富,主要是天然冷矿泉水资源和淡泉水资源,地下水矿物质含量丰富,无工业污染,为优质小麦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地处中高纬度,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候。春季干旱少雨、风大、升温快、墒情好,有利于小麦播种;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小麦生长;秋季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小麦干物质积累;冬季雪大,冬季漫长寒冷,不利于小麦病虫害越冬。
三.地域范围
五大连池面粉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黑河市南部,地处小兴安岭与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东邻逊克,西与克山、讷河毗邻,南连北安、克东,北与孙吴接壤,西北与嫩江市隔河(科洛河)相望。包括五大连池市龙镇、和平镇、建设乡、太平乡、双泉镇、团结乡、朝阳乡、兴安乡、莲花山乡、兴隆乡、新发镇和五大连池镇(五大连池风景区)。地域保护范围618700公顷,生产面积33333公顷,产量9万吨。地理坐标东起东经127°37′-125°42′;南起北纬48°16′- 49°12′。东西长142公里,南北宽104公里。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外在感官特征:五大连池小麦采用硬质强筋春小麦品种,在国家级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生产,籽粒红色,光泽鲜亮,饱满均匀。五大连池矿泉面粉色白,面香浓郁。
2、内在品质指标:五大连池面粉蛋白质含量大于10%,面粉湿面筋含量大于25%,沉降值大于25毫升,吸水率大于56%,最大拉伸阻力小于200,面团稳定时间小于3分钟。锌含量大于7mg。
3、安全要求:五大连池小麦生产过程严格按照绿色食品标准执行,农药使用严格执行NY/T393-2000标准,肥料使用严格执行NY/T394-2000标准,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规定科学使用农业投入品。正在逐步建立小麦安全追溯体系,保证小麦安全的可追溯性。
五.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环境条件。 符合NY/T391一2000绿色食品生产环境质量标准。
2、品种范围。 按当地生态类型和市场需求,因地制宜选择成熟期适宜、优质、抗逆性强且高产的优良品种。目前主栽品种为“克旱16”、“龙幅麦20” 、“龙麦16号”、“龙麦30”等优良品种。
3、生产过程管理。对生产中使用的农药、肥料进行严格质量规范,杜绝有毒有害投入品及物品的使用,确保小麦生产安全,同时在生产中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对农户的农产品化学品使用进行规范。结合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和绿色食品基地的建设,对生产基地的环境、投入品使用、市场准入、质量科技服务等各项工作以制度的形式进行规范,制定五大连池面粉产品检验标准,并严格执行。
4、产品收获:在蜡熟末期进行机械收割,适时抢收;应选择无污染的晒场,晒干扬净,颗粒归仓。如品种不同,应做到单收、单拉运、单晒、单贮、单售,保证符合绿色食品所规定的标准。
5、生产记录:对生产地点,土壤耕作茬口,所使用农机具,所施用肥料名称、施肥方式、施肥时间、施肥量,施用农药名称、施药方式和施药时间,铲趟管理次数,收获、仓储、销售等项目的生产内容进行详细记录,生产记录保留二年。
6、生产加工:小麦→ 清理(筛选,去石,磁选等)→ 水分调节(包括润麦,配麦)→研磨(磨粉机,松粉机,清粉机)→ 筛理(平筛,高方筛)→成品包装。
六.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五大连池面粉生产基地的生产经营者或加工企业(合作社),在产品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的五大连池矿泉面粉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同时,生产经营的五大连池矿泉面粉要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生产经营者或加工企业(合作社)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经营能力。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的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加贴标志要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建立包装标志印刷审核备案制度和标志使用管理制度,加强标志使用监督检查,严厉查处仿造、冒用、超范围使用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标志监管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