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品介绍
双城市玉米栽培历史较久,据《双城县志》记载,可追溯到1815年。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清廷谕准吉林将军富俊屯垦,在双城子建城设治,其后两年移垦耕耘,就已有小面积玉米的种植。从民国、伪满直到新中国成立,双城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到现在双城玉米年种植面积稳定在280万亩。双城玉米种植的历史较久,有文字记载的可以追溯到民国之前(双城县志)。双城玉米的历史就是一部光荣的历史和双城经济发展的历史。一位“四野”时期的老兵郎重生回忆,双城玉米做出的干粮--大饼子曾经作为四野战士的口粮为解放全中国立下了功劳。在双城“红色旅游景点”--“四野前线指挥部”纪念馆有一张照片,伙食房的墙上挂着的就有一串老玉米吊子。由于玉米相较其它作物的高产性,建国后双城玉米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现在已由最早的 万亩增加到 万亩。玉米生产对双城粮食生产和双城社会经济的发展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双城市居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年有效活动积温2700℃-- 2900℃,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582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12.2千卡,无霜期125-135天,年降雨量410—520毫米,主要集中在7、8、9月份,70%以上的降水在农作物生长期。市内大型加工企业废气、废水、排放量均不超标,基地内无任何污染源,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三类标准。全省最高的有效积温和生育期内适宜的降水,非常适合高产的C4作物玉米的生长,双城玉米为一年一熟春玉米。双城位于松嫩平原腹地,境内地势平坦,土壤类型主要以黑土、黑钙土、草甸土为主,其中黑土面积占58%,土壤比较肥沃,土壤有机质平均为2.74%,非常适合玉米等大田作物生长。双城耕地总面积为224996.4 公顷,玉米常年播种面积达186666公顷左右,占耕地总面积的74%。玉米是双城的主栽粮食作物,同时双城也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县(市)。双城也于2005年至2010年先后两次向国家申请创建两个国家级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并通过国家检查组的验收,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级双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
1、土地资源。 双城市耕地总面积224996.4 公顷,其中灌溉水田面积5742.68公顷,旱田218258.56公顷,菜田995.16公顷。牧草地17632.85公顷,其中天然草地17362公顷,人工草地270.85公顷。未利用土地总面积46000.46公顷,其中荒草地3149.98公顷,盐碱地75.2公顷,沼泽地466.98公顷,沙地118.05公顷,其它未利用土地743.25公顷。
2、水利资源。 双城市三面靠水,松花江位于北部,流经四个乡镇,流程全长 65公里,拉林河围绕南、西边境,流经七个乡镇,沿我市流程全长135公里。双城市水资源由两部分组成,地表水和地下水。地表水资源一部分为境内地面径流量,另一部分为过境的江河水。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全市可开采的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83亿立方米,年开采量为0.3亿立方米,占可开采量的16.4%。
3、畜牧资源。 双城市也是全国畜牧业生产先进县,畜牧资源丰富。2010年,养殖29万头奶牛、50万头肉牛,109万头生猪、3000万只家禽。以玉米为主的粮食产业为畜牧生产过腹转化增值提供了大量的饲料原料。
三.地域范围
双城玉米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为北纬45°08 ′-45°43′,东经125°41′-126°42′之间之间,主要是双城境内双城镇、幸福乡、东官镇、周家镇、新兴乡、五家镇、公正乡、农丰镇、永胜乡、临江乡、水泉乡、杏山镇、团结乡、万隆乡、乐群乡、同心乡、希勤乡、韩甸镇、金城乡、兰棱镇、朝阳乡、单城镇、联兴乡、青岭乡等24个乡镇,地域保护范围面积为219333公顷,地域内玉米生产面积为186666公顷,总产量为1680000吨。
四.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1、产品特性:双城玉米品种多为高淀粉、高赖氨酸品种,品质优良,是优良的粮饲兼用玉米。可生产出来的玉米面、玉米碴子、玉米面条等产品,营养丰富口感好,让人回味难忘。
2、外在感官特征:以郑单958和澳玉1号为主栽的双城玉米果穗呈柱状或圆锥状,籽粒排列整齐,成熟度好,无秃尖、无虫蛀、无霉变、无损伤,籽粒为黄色,中齿、饱满,百粒重大、容重高,商品品质优良。
3、内在品质指标:双城玉米营养丰富,淀粉和赖氨酸含量高,品质优良,是优质的粮饲兼用型玉米,籽粒含粗蛋白﹥9.5%、粗淀粉﹥70.0%、粗脂肪﹥3.9%,赖氨酸﹥0.29%,氨基酸总含量﹥9.5%。粗蛋白含量比一般玉米平均值高1.34%。
4、安全要求:双城玉米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玉米生产技术操作规程》进行生产和管理,产地环境符合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条件,农药使用符合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肥料使用符合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严格遵守《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有关规定。
五.特定生产方式
双城市是典型的平原农业大县(市),是全国闻名的产粮大县(市),是农业部和省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点。双城市在农业生产中充分发挥平原大市农业生产上机械化水平程度高的优势,使农机田间作业率达95%以上。在大力推广普及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同时,重点在技术的综合配套和集成使用上下功夫,探索总结出了以机械耕作、播前坐水、种子催芽、配方施肥、增施农肥、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密植高产的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并采取“统一整地、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等“五统一”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单产,确保总产,增强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包括:一是通透密植栽培。将70厘米的标准垄并成140厘米大垄,垄上双行种植,行距40厘米,垄距100厘米,人为创造边行优势,种植密度增加40%;配套应用深松整地、测土施肥、增墒播种等技术措施。二是保护地通透密植栽培。在通透密植栽培技术的基础上,配套保护地措施,可增加积温200-300度,使农作物生长期延长10-15天,有效解决高产晚熟品种不能短期成熟问题,亩产实现吨粮。三是小垄密植栽培。在70厘米标准垄的基础上,按照“增加1斤种子,增产百斤粮食”的目标,精选收敛、半收敛型优良品种,合理增加种植密度,使亩保苗由原来的3300株提高到4000株。
六.包装标识相关规定
双城玉米生产基地的生产经营者或加工企业,在产品或包装上使用已获登记的双城玉米标志,须向登记证书持有人提出申请,并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同时,生产经营的农产品要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经营能力。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的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加贴标志要统一采用产品名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公共标识相结合的标识标注方法。建立包装标志印刷审核备案制度和标志使用管理制度,加强标志使用监督检查,严厉查处仿造、冒用、超范围使用标志等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健全标志监管长效机制。